一尘不染:预防尘肺危害桌上读本 [平装] 712216636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一尘不染:预防尘肺危害桌上读本》是作者从事个体防尘、抗尘工作的经验总结,书中将生产性粉尘、尘肺病、煤矿行业粉尘危害、金属冶金行业粉尘危害、非煤矿物制品行业粉尘危害、有机粉尘危害、个体防尘装备、尘肺事故与预防、如何拯救尘肺、个体防尘产品招投标与诉辩问答、标准与产品、职业健康概念和术语等与“尘”有关的内容进行了详尽阐述。 作为粉尘相关行业标准起草人之一,作者希望通过《一尘不染:预防尘肺危害桌上读本》所讲述的内容,帮助与“尘”相关行业管理者和与“尘”朝夕相处的工作人员在充分了解“尘”的基础上将安全健康工作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着眼于劳动者的健康,更好地服务于煤矿、冶金、非煤矿物制品等行业的发展。
编辑推荐
《一尘不染:预防尘肺危害桌上读本》编辑推荐:1.“尘”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对我们的肺虎视眈眈。 2.“霾”也是一种“尘”,它的威力想必你已经领教过了。 3.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想帮助你的肺摆脱“尘”的困扰,首先要了解到底什么是“尘”。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往的尘肺事故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什么,现在的预防手段帮助我们屏蔽可能发生的伤害。 5.书中所讲所述只想帮你的肺实现“一尘不染”。
作者简介
吕爱民,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劳动防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理事,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北京健翔嘉业日用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目录
第一章生产性粉尘/1 第一节生产性粉尘的定义/2 一、粉尘/2 二、颗粒物/2 三、气溶胶/5 四、PM2??5/5 第二节生产性粉尘的来源/8 一、生产性粉尘按生产方式存在的表现/8 二、生产性粉尘按产业种类存在的内容/8 第三节生产性粉尘的分类/8 一、无机粉尘/9 二、有机粉尘/9 第四节生产性粉尘的特性/10 一、粉尘的化学成分/10 二、粉尘的浓度和接触时间/11 三、粉尘的分散度/12 四、粉尘的溶解度/13 五、粉尘的硬度/14 六、粉尘的表面活性/14 七、粉尘的荷电性/14 八、粉尘的几何特征/15 九、粉尘形状术语/16 十、粉尘的湿润性/16 十一、粉尘的爆炸性/17 十二、粉尘的团聚性/17 十三、粉尘的黏附性/18 十四、粉尘的密度/19 十五、粉尘的扩散性/20 第五节粉尘危害与粉体产品用途/21 一、粉尘的多种危害/21 二、呼吸性粉尘/22 三、不同粒径粉尘的危害/22 四、粉体产品用途/23 第二章尘肺病/27 第一节尘肺病的定义/28 第二节尘肺病的种类/28 一、矽肺/28 二、煤工尘肺/30 三、石墨尘肺/31 四、炭黑尘肺/33 五、石棉肺/34 六、滑石尘肺/35 七、水泥尘肺/36 八、云母尘肺/37 九、陶工尘肺/38 十、铝尘肺/39 十一、电焊工尘肺/40 十二、铸工尘肺/42 第三章煤矿行业粉尘危害/45 第一节煤矿粉尘的产生/47 第二节煤矿井下尘源形成与分布/48 一、采煤工作面尘源的形成与分布/49 二、掘进工作面粉尘的产生与分布/52 三、转载运输环节粉尘形成机理/54 四、锚喷环节粉尘产尘机理/56 第三节煤尘的粒度和粒度分布/57 一、投影径/57 二、几何当量径/58 三、物理当量径/59 四、粉尘平均粒径/60 五、粒径的频谱分析/61 六、粒径分布函数/62 第四节煤矿行业典型接尘工种/68 第四章金属冶炼行业粉尘危害/69 第一节焦化场所粉尘危害/70 一、焦炉逸散物(焦炉烟)/71 二、粉尘/74 三、高温/74 四、焦炉烟尘的来源、特点及危害/74 第二节烧结场所粉尘危害/78 一、生产工艺/78 二、生产活动/78 三、作业环境/80 四、粉尘/81 第三节炼铁场所粉尘危害/81 一、生产工艺/81 二、粉尘/82 第四节炼钢连铸场所粉尘危害/83 一、生产工艺/83 二、粉(烟)尘/84 第五节轧钢场所粉尘危害/85 第六节铅锌冶炼场所粉尘危害/88 第七节铝冶炼场所粉尘危害/91 第八节合金冶炼场所粉尘危害/94 第九节铜冶炼场所粉尘危害/96 第十节焊接烟尘危害/97 第十一节金属冶炼行业典型接尘工种/98 第五章非煤矿物及其制品行业粉尘危害/99 第一节非煤矿物基础知识/100 第二节非煤矿山粉尘危害/106 第三节建筑材料产业粉尘危害/107 一、水泥生产工艺流程/107 二、水泥生产中的主要职业危害识别/108 第四节耐火材料产业粉尘危害/109 一、生产工艺流程/109 二、耐火材料制造中的主要职业危害识别/109 第五节陶瓷产业粉尘危害/110 一、生产工艺流程/111 二、主要职业危害识别/112 第六节石棉产业粉尘危害/113 第七节滑石产业粉尘危害/114 第八节石英砂产业粉尘危害/115 第九节石料加工产业粉尘危害/116 第十节非煤矿物及其制品产业典型接尘工种/118 第六章有机粉尘危害/121 第一节植物粉尘危害/124 一、植物粉尘的特性/124 二、植物粉尘的危害/126 三、植物粉尘引起主要危害的分类/127 第二节动物粉尘危害/129 一、动物粉尘的特性/129 二、动物粉尘的危害/129 第三节皮革粉尘危害/130 第四节羽毛粉尘危害/130 第五节人工合成有机粉尘危害/131 第六节动植物制品行业典型接尘工种/132 第七章个体防尘装备/133 第一节防尘口罩/134 一、如何选用防尘口罩/134 二、防尘口罩过滤机理/143 三、防尘口罩选用应注意的问题/143 四、防尘口罩多长时间应当更换或废弃/144 五、对防尘口罩几个认识的误区/145 六、防尘口罩分类/146 七、防尘口罩性能/146 八、如何使用防尘口罩/149 第二节阻尘鼻腔护洁液/150 第三节1+1个体防尘新技术/151 一、项目主要研究内容/152 二、项目主要技术水平/152 三、产品对预防尘肺病的贡献/155 四、1+1产品适用范围/156 五、1+1<1吗?/157 第八章尘肺事故与预防/159 第一节人机工程学的产生与发展/160 一、人机工程学基本概念/160 二、人机工程学的产生与发展/161 第二节人的作业效能与作业疲劳/162 第三节人作业时氧耗动态/164 一、氧债及其补偿/164 二、静态作业能耗/165 三、氧耗量的测定与计算/166 第四节劳动强度分级/166 一、根据相对代谢率指标的分级/167 二、根据能耗量指标的分级/168 三、根据劳动强度指数的分级/168 四、根据氧耗、心率等指标的分级/169 第五节工人实际接尘时间与肺通气量/169 第六节尘肺事故成因分析/170 一、尘肺事故因果逻辑关系/171 二、尘肺事故原因综合分析/172 三、人的不安全行为/173 四、企业管理缺失/173 五、政府监管不力/174 第七节尘肺事故模型/174 一、尘肺事故人的行为因素模型/174 二、尘肺事故管理失误模型/174 三、尘肺事故发生顺序模型/176 第八节尘肺事故预防/177 第九节适应者生存/178 第九章拿什么拯救尘肺/181 第一节绥靖纵尘/182 第二节依法治尘/189 第三节以德治尘/190 第十章个体防尘产品招投标与诉辩问答/193 第一节招投标采购/194 第二节签订合同/196 第三节供货与结算/197 第四节产品诉辩问答/198 第十一章标准与产品/201 第一节标准和标准化/202 一、标准standard/202 二、标准化standardization/204 三、职业健康标准分类/204 第二节标准分级/206 第三节标准的适用性和目的性/207 第四节产品标准的术语和定义/208 第五节产品标准的附录/209 第六节产品标准的得与失/210 第十二章职业健康概念和术语/217 第一节职业健康概念/218 第二节职业健康术语/218 不是多余的话/232附录/233 参考文献/237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第一节 人机工程学的产生与发展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正确处理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最优组合的工程技术科学。人机工程学既是一种设计思想和理论,又是一种有效的系统综合设计和评价技术。对于后者,面向工程应用的研究已经成为工业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安全、健康、工作、生活和休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生产、个体防护、机械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办公和日常生活等领域,都需要人机工程学理论和方法。人机工程学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安全生产的新技术动力。 一、人机工程学基本概念 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又称为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等。人机工程学是多门传统学科综合的交叉学科,所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应用的领域极其广泛;又因为它是一门新兴学科,因而对其所下的定义有多种,而且随着该学科的发展,其定义也在不断变化。目前,比较全面、明确的定义有以下两个。 (1)2000年8月,国际人机工程学学会(IEA,International ErgonomicsAssociation)所下的定义是: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与系统中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应用相关理论、原理、数据和方法来设计以达到优化人类和系统效能的学科。人机工程学专家旨在设计和优化任务、作业、产品、环境和系统,使之满足人们的需要、能力和限度。该定义强调将人类的需求和能力置于设计技术体系的核心位置,为产品、系统和环境的设计提供与人类相关的科学数据,追求实现人类和技术两者完美和谐融合的目标。
ISBN7122166368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吕爱民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