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物栽培 [平装] 978704027899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物栽培》根据各种作物的生产过程及相关知识分为8个单元。第一单元介绍作物栽培的基础知识。第二单元至第七单元介绍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甘薯、甘蔗、甜菜、马铃薯和木薯等作物播种前准备、播种技术、育苗与定植、田间管理及收获与贮藏整个生产过程,重点讲述高产、优质、高效益、低成本的生产技术。第八单元介绍全国重点推广的作物栽培新技术。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物栽培》按照“以学习成果为本位,以生产过程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目的”的原则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物栽培》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举办的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成人教育种植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农业科技工作者参考。
目录
单元一作物栽培简介 主题一作物及作物栽培的概念与特点 一、作物及作物栽培的概念 二、作物栽培的特点 主题二作物生产现状与展望 一、作物生产现状 二、作物栽培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主题三我国栽培作物的分类与分布 一、栽培作物的分类 二、我国作物的分布与区划 主题四 种植制度 一、作物布局 二、作物的种植方式 主题五立体种植技术 一、立体种植的概念 二、立体种植的基本原则 三、立体种植的主要技术 单元二 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 主题一作物的形态特征 一、禾谷类作物的形态特征 二、油料类作物的形态特征 三、其他作物的形态特征(棉花、薯类等) 主题二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作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二、作物的温光反应 主题三 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一、光照与作物生长发育 二、温度与作物生长发育 三、水分与作物生长发育 四、养分与作物生长发育 五、土壤与作物生长发育 主题四作物产量与品质 一、作物的产量 二、作物产品品质 三、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生产 单元三 播种前准备 主题一整地与施肥 一、整地技术 二、施肥技术 主题二选种技术 一、种子识别与精选的标准 二、种子清选与精选技术 主题三 主要作物种子处理 一、小麦种子处理 二、水稻种子处理 三、玉米种子处理 四、棉花种子处理 五、大豆种子处理 六、油菜种子处理 七、其他作物种子处理 单元四 播种技术 主题一 小麦播种技术 一、秋播小麦播种技术 二、春播小麦播种技术 主题二玉米播种技术 一、合理密植 二、确定播种期 三、主要播种技术 主题三 大豆播种技术 一、春大豆播种 二、夏大豆播种 主题四 花生播种技术 一、合理密植 二、确定播种期 三、播种质量要求 四、种植方式 主题五棉花直播技术 一、合理密植 二、主要播种技术 三、地膜棉花直播技术 主题六 其他作物播种技术 一、甜菜播种技术 二、马铃薯播种技术 三、甘蔗下种技术 四、木薯播种技术 单元五育苗与定植技术 主题一 水稻育秧与插秧技术 一、水稻育秧技术 二、工厂化育秧技术 三、水稻插秧技术 主题二棉花育苗与定植技术 一、棉花育苗技术 二、棉花移栽技术 主题三 油菜育苗与移栽技术 一、油菜育苗技术 二、油菜移栽技术 主题四 甘薯育苗与定植技术 一、甘薯育苗技术 二、甘薯扦插技术 主题五 甜菜育苗移栽技术 一、甜菜育苗技术 二、甜菜移栽技术 主题六 甘蔗育苗移栽技术 一、苗床育苗移栽技术 二、膜袋育苗移栽技术 单元六作物田间管理 主题一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一、苗期(出苗一越冬即冬前)管理 二、中期(返青—拔节即春季)管理 三、后期(抽穗—成熟即春后期)管理 主题二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一、返青分蘖期管理 二、拔节长穗期管理 三、抽穗结实期管理 主题三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一、苗期管理 二、穗期管理 三、花粒期管理 主题四 大豆田间管理技术 一、前期(幼苗期、分支期)管理 二、中期(开花结荚期)管理 三、后期(鼓粒成熟期)管理 主题五花生田间管理技术 一、前期管理 二、中期管理 三、后期管理 主题六油菜田间管理技术 一、前期管理 二、中期管理 三、后期管理 主题七棉花田间管理技术 一、苗期管理 二、蕾期管理 三、花铃期管理 四、吐絮期管理 主题八甘薯田间管理技术 一、前期管理 二、中期管理 三、后期管理 主题九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技术 一、马铃薯田间管理 二、甜菜田间管理 三、甘蔗田间管理 四、木薯田间管理 单元七 收获与贮藏 主题一 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 一、小麦测产 二、小麦适期收获 三、小麦安全贮藏 主题二 水稻收获与贮藏技术 一、水稻测产 二、水稻适期收获 三、水稻安全贮藏 主题三玉米收获与贮藏技术 一、玉米测产 二、玉米适期收获 三、玉米脱粒与安全贮藏 主题四 大豆收获与贮藏技术 一、大豆测产 二、大豆适期收获 三、大豆安全贮藏 主题五油菜收获与贮藏技术 一、油菜测产 二、油菜适期收获 三、油菜安全贮藏 主题六 棉花收获与贮藏技术 一、棉花测产 二、棉花适时分级收花 三、棉花种子贮藏 主题七 甘薯收获与贮藏技术 一、甘薯测产 二、甘薯适期收获 三、甘薯安全贮藏 主题八其他作物的收获与贮藏技术 一、花生收获与贮藏 二、马铃薯收获与贮藏 三、甜菜收获与贮藏 四、甘蔗收获与贮藏 单元八作物栽培新技术 主题一 保护性耕作技术 一、保护性耕作的类型及材料 二、鲜食玉米反季节栽培技术 三、马铃薯脱毒繁育技术 主题二轻简栽培技术 一、旱作物轻简栽培技术 二、水稻轻简栽培技术 主题三模式化栽培技术 一、叶龄模式栽培技术 二、群体质量栽培 主题四 生态栽培技术 一、稻田保护性栽培技术 二、稻鸭共育技术 三、作物节水技术 主题五智能栽培技术 一、3S技术 二、作物生长模拟系统 三、作物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 四、农业专家系统 五、精确农业 主要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药剂拌种 (1)防治地下害虫在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可以采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拌种。方法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 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 mL,兑水2—3 kg,拌麦种50 kg,拌匀后堆闷2~3 h,可以有效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2)防治病害 防治病害可用萎锈灵或粉锈宁拌种。,用有效成分为75%的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3%拌种,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散黑穗病,兼治种子或土壤中的小麦腥黑穗病和秆黑粉病。粉锈宁是一种高产、内吸性杀菌剂,对多种小麦病害有特效。用20%粉锈宁乳油按种子量的0.08%-0.1%拌种,可以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和秆黑粉病;按种子量的0.2%拌种,可以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按种子量的0.3%拌种,可以防治小麦全蚀病和根腐病等。 (3)病虫害兼治可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加粉锈宁拌种。在地下害虫和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以及黑穗病等混合发生区,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 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 mL),加20%粉锈宁乳油50 mL,兑水2—3 kg,拌麦种50 kg,拌匀后堆闷2—3 h后播种。 药剂拌种后应及时播种,不宜久放,以3—6 h为宜。墒情差时易产生药害,应增加小麦播种量10%—15%。 (二)浸种催芽 浸种可以防止病虫害,培育壮苗,还可以争取农时。生产中一般常采用变温浸种、恒温浸种、石灰水浸种、沼液浸种等方法。 1.变温浸种 先将麦种用冷水预浸4~6 h,捞出后用52—55℃度温水浸1—2 min,使种子温度达到50℃,再捞出放入56℃温水中,保持水温55℃,浸5 min取出,用凉水冷却后晾干播种。变温浸种对预防小麦散黑穗病效果很好,但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 2.恒温浸种 将麦种放入50-55℃热水中立即搅拌,使水温迅速降至45℃,在此温度下浸3h取出,冷却后晾干播种。该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赤霉病、颖枯病等。 3.石灰水浸种 先用50 kg水溶解0.5 kg优质生石灰,除去渣滓后浸入选好的麦种,使水面高出种子10-15 cm并保持静置,不能搅动水面;浸泡时间视气温而定,20℃时浸泡3—5 d,25℃时浸泡2—3 d,30℃时仅需要浸泡1 d;浸泡好的麦种不需用清水冲洗,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石灰水浸种对预防小麦散黑穗病、秆黑粉病、赤霉病、叶枯病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ISBN978704027899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玉凤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