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农业补贴政策起步很晚,尽管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种粮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为主要代表的补贴体系,但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农业补贴水平还较低,甚至在很多补贴项目上空白。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做法并顺应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李先德等于2008年申请了本课题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这项研究工作。在《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套装共2册)》完稿之前,也有一些同行发表了类似的研究成果。
编辑推荐
《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套装共2册)》编辑推荐:最近十多年,主要发达国家在调整补贴手段之后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农业补贴力度,但补贴依然使这些国家的农业经营者获得了巨大的市场竞争力。作者简介
李先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学科首批二级岗位杰出人才,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国际农业经济与贸易研究室王任,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1995年和2000年分别获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EHESS)经济学硕士(DEA)和博士学位。2000—2002年先后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法国国立农科院(INRA)工作。用中文、英文和法文公开发表论文70多篇,专著两部、主译著作一部。多次受邀担任国际高层学术论坛演讲嘉宾或主评人;就农业政策、粮食安全和贸易问题,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采访。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或成员。最近六年多次参加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委员会、商品问题委员会和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会议。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政策、农村发展和国际农产品贸易。目录
《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上)》目录:
上篇: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
第1章导言
一、农业补贴政策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农业补贴政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农业补贴和支持政策评价方法与指标
一、OECD农业政策评价体系的产生及演变
二、OECD对农业支持政策的分类
三、OECD农业支持政策评价体系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四、WTO农业政策评价体系简介
五、本章小结
第3章研究对象国的选取及其基本经济情况比较
一、研究对象国的选取
二、研究对象国的基本经济情况比较
三、本章小结
第4章农业政策目标与政策改革
一、农业政策目标比较
二、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历程
三、本章小结
第5章农业生产补贴与支持政策
一、OECD国家生产补贴与支持政策
二、“金砖国家”生产补贴与支持政策
三、本章小结
第6章农产品贸易政策比较
一、OECD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政策
二、“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政策
三、本章小结
第7章农业公共服务及其他补贴政策比较
一、OECD国家农业公共服务及其他补贴政策
二、“金砖国家”农业公共服务及其他补贴政策
三、本章小结
第8章农业支持水平与补贴结构比较
一、农业支持总水平比较
二、生产者支持比较
三、一般服务支持比较
四、对具体农产品的支持比较
五、市场保护和市场导向程度比较
六、本章小结
第9章农业补贴政策的选择与补贴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农业支持水平的理论模型
二、美国农业支持水平影响因素
三、欧盟农业支持水平影响因素
四、韩国农业支持水平影响因素
五、中国农业支持水平影响因素
六、其他国家农业支持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第10章政策启示与建议
一、俄罗斯农业基本概况
二、俄罗斯农业政策演变及改革背景
三、俄罗斯农业补贴和支持政策研究
……
《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下)》文摘
版权页:
插图:
1.价格和收入支持政策
1937年南非政府颁布了在南非农业经济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市场法案》,提出仅对商业农场给予支持的市场干预政策。在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时期,南非政府仅对白人占有的商业农场在农业生产方面、农产品价格等方面给予支持,因此南非的商业农场非常发达(南非商业农场的产值约占南非农业产值的80%)。
1968年南非政府对1937年的《市场法案》进行了修订;1996年南非政府颁布了《农产品市场法案》(1996年第47号法案),并且于1997年废除了1968年修订的《市场法案》。1996年的《市场法案》严格限制政府干预农产品市场的行为,同时要求每两年对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进行一次评审。与1968年的《市场法案》相比,1996年新市场法案提出的新内容包括: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增加农产品出口额、确保食品安全、支持小规模农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稳定农业生产者收入等内容。目前,南非政府主要针对黑人所有的小规模农场在农产品价格及收入方面给予支持,但是支持水平比较低。因此,目前南非的农产品市场基本是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例如:在南非没有实行民主选举之前,糖协会(SASA)一直拥有控制法定市场权力以及法定唯一糖出口商。虽然南非是糖产量大国(约占产量1/2的糖都用于出口),但是由于糖协会对国内市场具有定价权,南非市场的糖价一直远远高于国际市场。民主选举之后,南非政府废除了甘蔗配额,取消了糖协会的法定市场权力和法定唯一糖出口商资格。2000年南非主要的糖生产企业签署了《糖协议》,规定原糖仅由《糖协议》安排的渠道出口;另外,《糖协议》以配额的形式向糖生产企业分配国内糖市场的销售量。
2.土地改革
历史上,白人通过殖民、种族歧视和隔离,剥夺了南非黑人的土地;到1991年南非的土地或者划归白人所有,或者作为国有土地,结果是10%的白人占据了全国87%的土地,因此在进行土地改革之前,首先需要对强行剥夺的土地予以归还。1994年南非民主选举成功后,为弥补种族隔离政策时期因剥夺土地对黑人造成的损失。
ISBN |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李先德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