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高级听力教程 [精装] 730104092X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本书是为已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生编写的汉语听力教材。分课文与生词和练习两部分。生词和练习部分。供听录音时对照使用,教师可指导学生与课文部分核对,检验听懂程度,课文部分同时供教师备课使用。 本书共24课,每6课为一单元,每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为单元练习,每课包括生词、练习、课文、注释四部人。生词只收《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丁级以外词汇。练习题目的设计着眼于对某些词汇、句子、语段的理我妥及某些言外之义的理解。课文除一部分自编、改写报刊文章外,还有一部分选自电视访谈节目,旨在训练学生听懂一般人自然的、不同风格的口语。 本书录音带由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
编辑推荐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学习汉语。汉语的学习也需要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而四项技能之中,对听力的练习与要求无疑是很高的。而作为一本教材,这本书无疑能给初学者以极大的帮助。
媒体推荐
前言 《汉语高级听力教程》是为已具有中级汉语水平(HSK考试达到七、八级)的外国学生编写的汉语听力教材。使用完本教材的学生除了能提高日常社会交际中听的能力以外,对听懂某些相关专题的谈话及HSK高级考试应对亦会有所帮助。 本书有文字材料和录音磁带。全书24课,每六课为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为单元练习。每一课包括生词、练习、课文、注释四部分。 一、生词 生词以词为主,亦包括词组。生词只收入《词汇等级大纲》中的丁级及丁级以外词汇,甲、乙、丙级均不收入。除个别词汇用英、日语翻译外,均以汉语释义。注音时“一”、“不”读音依“初、中级听力教程”标变调。 二、练习 练习题目的设计着眼于对某些词汇、句子、语段的理解及某些言外之义的理解。另外,本书练习题的题量一般都比较大,为的是给教师留有充分的自由取舍的余地。 三、课文 课文的内容,一部分是编写、改写而成的,一部分选自电视节目。为区别于“新闻听力课”,非自编课文一般选自谈话、采访节目。每一课设有一篇主课文和两段副课文。 编选课文时我们尽量考虑满足学生以下三方面的需求:第一,听懂较为规范的汉语;第二,听懂一般人自然的、不同风格的口语;第三,准备参加HsK考试。当然,筛选课文时对教材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的考虑更是毋庸置疑的了。 需要说明的是,自然谈话中口误及某些不够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它反映的也是口语交际中的实际情况。在以实景录音为内容的课文中,遇有口误、赘语等情况,我们加了“()”,阅读课文时,跳过“()”中的部分,就是通顺的汉语。 四、注释 注释力图简单、明确,例句追求典型性。 至于课堂操作中练习题的取舍及做练习时录音听几遍,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傅由老师的热诚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编者 1999.8
目录
第一课 中医和西医 副课文 第二课 看什么好 副课文 第三课 拉链 副课文 第四课 为孩子的明天起诉 副课文 第五课 关于隐私 副课文 单元练习一 第六课 网络新时尚 副课文 第七课 昆虫 副课文 第八课 华表、爪牙及其他 副课文 第九课 地球博士 副课文 第八课 无题 副课文 单元联系二 第八课 生命的渴望 副课文 ……
文摘
书摘 第四课为孩子的明天起诉 ①五月的一天,四川省某镇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像过年看大戏一样赶往镇初级中学,为的是亲眼目睹法官审案。 ②不到8点半,设在该校教室的临时审判庭被顶风冒雨而来的乡亲们挤得满满的,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是学校老师犯了法,即将接受审判呢,其实是学校状告几名学生家长违反《义务教育法》。 ③突然,一位妇女走了进来,边往教室前边挤,边骂骂咧咧。经过一个男人身边时,她被拉住了,那男人问:“周嫂,你怎么了?”这一问,那女人便气不打一处来:“我怎么了?还不是被人‘诬告’了。”“哪个告你什么了,”镇中学校长告我们那口子违反《义务教育法》。孩子又不是他家的,我要不要孩子读书关他学校啥事了?我倒要看看到底哪个不对!” ④九点整,审判开始。 周嫂的女儿差这一学期就初中毕业了,她的父亲却以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困难为由叫女儿不读了。当班主任老师2月1日上门家访时,周说:“我长期生病,每月都要吃药,哪里有钱读书?”班主任老师说:“学校每年都给特困生减免学费,你女儿交不起学费可以申请免费。”并进一步劝说:“为了子女的将来,再没钱也应该送孩子上学。现在你们家长都喊她不读了,她成绩不好,当然不反对。将来她要是后悔没读到书,就很可能埋怨你们大人……”好说歹说,周终于想通了,答应送女儿来读书,但至今其女也没返校。据邻居讲,其女早在3月初就到外地打工去了。 ⑤法庭上,作为证人的班主任老师详细地回忆了他家访时的有关情况,周嫂无言以对。在场的人既对周所说的家庭困难表示同情,又被班主任老师的一番话所感动。 ⑥审判长宣判:被告周某在判决生效后20日内送女儿回学校读书;罚款(如送子女入学,家庭困难,可以申请免除罚款)。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周表示没有意见。 ⑦另外两位孩子的家长辩称:孩子不读书是因为脑瓜笨,他硬是读不进去,作家长的也没办法。原告代理律师认为:被告是其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应对被监护人的德、智、体等方面进行教育,而被告违反。致使被监护人辍学,因此应承担相当的责任。 ③事后校长痛心地说:我们也是迫于无奈才走上法庭的。要知道,谁也无权剥夺学龄孩子上学的权利。学龄孩子接受国家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孩子的明天负责。 (根据赵晓梦同名文章改编) 练习 一.听一、二、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天乡亲们都来干什么? 2.法官审案和过年看戏有什么联系?课文中原话是怎么说的? 3.平日的教室今天要干什么用? 4.这天天气怎么样? 5.学校老师犯了什么法?关于这一内容课文中原 话是怎么说的? 6.今天的官司是谁和谁打?为了什么? 7.周嫂进来的时候什么样子?她为什么这样? 二.根据一、二、三段内容选词填空: 1.在一个——的日子,乡亲们赶往镇中学,想亲眼看一看法官审案。 (顶风冒雨风雨交加) 2.开庭这天,——的乡亲都来了。 (方圆左近周围八个乡) 3.“……孩子又不是他家的,我要不要孩子读书关他学校啥事了?我倒要看看到底哪个不对。”周 嫂——地说。 (理直气壮义愤填膺义正辞严) 三.听四、五、六段,选择正确答案: 1.谁不愿意周嫂的女儿读书? a周嫂b.周嫂的丈夫 c.孩子自己d.周和丈夫 2.以下哪个理由不是周嫂和她丈夫提出来的辍学 理由? a.学习不好b.没钱 C:孩子得挣钱d.母亲有病、经济困难 3.以下哪个意思不是出自班主任老师的口? a.经济困难可以减免学费 b.你们将来后悔就晚了 c.孩子将来也许会怨你们 d.送孩子读书是为她的明天着想 4.什么原因使周嫂在法庭上无言以对 a:证人得证词b.乡亲们的同情 c.法官的判决d.女儿已去外地打工 四.再听第六段,详细叙述: 对周嫂女儿一事,审判长的宣判包括哪些内容? 五.听第七段,回答下列问题: 1.另外两个孩子辍学的理由是什么?家长认为自 己有没有责任? 2.原告代理律师同意不同意两位家长的意见?为 什么? 3.原告代理律师认为家长“应承担相当的责任”是 什么意思? 六.听第八段,判断正误: 1.校长说他们要是没理就不打这场官司了。(×) 2.谁也不能不让学龄孩子读书。( 对号) ……
ISBN730104092X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幺书君
尺寸32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