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师培训用书:教师心理与健康》介绍了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增大,范围也不断扩展。就我国而言,一段时间以来,教育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面对急剧变化的教育发展形势和新的时代要求,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的不断更新及变化,教师必须尽快适应。而在这一适应过程中,教师就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才能应对变革,否则就将面临种种危机。为此,教师需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尤其是在提升自己的学历、能力及知识方面付出极大的精力和财力,由此,难免不产生心理的压力以及紧张焦虑的情绪。另外,社会和大众对教师有着不同于其他职业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从而使教师的压力感也不断增大。总之,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严肃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关注并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社会与教育共同的话题。
目录
第一章教师与心理健康1
一、心理健康与生活 1
心灵探索:心理健康有标准吗 1
心灵训练:保持心理健康的法宝 5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 6
心灵探索: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成因 7
心灵训练: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6
第二章教师与教师职业23
一、职业与职业规划 23
心灵探索:职业规划知多少 23
心灵训练:教师职业规划的步骤 25
心灵启示:职业规划的困境与出路 26
二、认同教师的职业角色 29
心灵探索:教师角色面面观 29
心灵训练:教师角色训练营 32
心灵启示:教师的角色困惑 34
三、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 35
心灵探索:教师学习能力知多少 35
心灵训练:学习习惯决定成败 37
心灵解码:学习风格测量 38
四、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 43
心灵探索:教师创新能力是什么 43
心灵训练:学会创新四部曲 45
五、学会做时间的主人 46
心灵探索:了解教师的时间管理 46
心灵训练:时间管理攻略 49
心灵解码:时间管理测量 51
第三章教师与情绪 53.
一,塑造教师的阳光心态 53
心灵探索:教师应具有的心态 53
心灵训练:如何拥有阳光心态 56
心灵解码:自我悦纳测试 58
二、课堂教学中情绪的引导 59
心灵探索:教师情绪对教学的影响 59
心灵训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61
心灵启示:教师期望的力量 63
三、教师不良情绪的自我控制 64
心灵探索: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 64
心灵训练:教师如何控制不良情绪 65
心灵启示:教师要以积极心态面对学生 68
第四章教师与人格 69
一、认识自己 69
心灵探索:聊一聊自我意识 69
心灵训练:教师了解自己的练习 71
二、气质对教学的促进 72
心灵探索:气质知多少 73
心灵训练:了解自己的气质 74
三、性格对教学的促进 77
心灵探索:我们所说的性格 77
心灵训练:教师良好性格的特征 79
四、做一个自我实现者 81
心灵探索:说一说自我实现 81
心灵训练:如何成为自我实现者 83
第五章教师与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的秘密 87
心灵探索:人际吸引的规律与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心灵训练:人际交往能力训练 94
心灵解码:人际关系心理测试 97
二、学会沟通让心靠近 99
心灵探索:沟通的力量与艺术 99
心灵训练: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102
心灵解码:个人沟通技能测量 105
三、师生沟通无障碍 106
心灵探索:师生沟通的艺术 107
心灵训练:师生良好沟通的技术 110
心灵解码:测测你与学生的沟通能力 111
第六章教师与休闲 113
一、休闲与生活质量 113
心灵探索:休闲与生活质量 113
心灵训练:休闲寓于生活 116
二、构建良好的生活方式 118
心灵探索:领悟健康生活方式 118
心灵训练:健康生活从我做起 122
三、我运动我快乐 124
心灵探索:教师休闲运动知多少 124
心灵训练:常见的休闲运动 127
第七章教师与幸福 130
一、幸福的魔力 130
心灵探索:解读积极心理学 130
心灵训练:幸福的心理攻略 134
二、幸福来敲门 135
心灵探索:幸福的真谛 135
心灵训练:幸福的法则 139
三、做幸福的教师 142
心灵探索: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 142
心灵训练:提升教师的幸福能力 147
第八章教师与心理危机 149
一、心理危机与教师发展 149
心灵探索:认识教师心理危机 149
心灵训练:心理危机早知道 151
心灵解码:心理危机应对能力自测 153
二、如何管理心理危机 154
心灵探索:认识心理危机管理 154
心灵训练:心理危机管理攻略 158
心灵解码:生活事件量表 161
三、我的压力我做主 164
心灵探索:认识压力的面孔 164
心灵训练:缓解压力的法宝 167
心灵解码:压力水平评估 169
四、按摩自己的心灵 171
心灵探索:心灵按摩大讲堂 171
心灵训练:教师心灵按摩操 172
心灵启示:试试萨提亚冥想 175 文摘
版权页:
2.树立终身学习观,增强自我更新能力
江泽民曾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积累;只有科研创新,才能有所突破。只有学会实践意义上的科研创新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学科专业功底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本体性知识和技能,是支撑教师职业的核心支柱;教师要有一缸水才能灌满学生一杯水。当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而且要能了解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并且能将本学科放在与邻近学科互动的大背景下考虑。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学科专业功底,而且需要人文类学识、科技类学识、工具类学识、艺术类学识、劳技类学识等。当前如何整合资源、挖掘潜能、综合搞好教育教学与拥有学科专业功底同样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从教育上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他人教育的阶段和自我教育的阶段。小学、中学、大学主要是他人(老师、父母)教育的阶段,步人社会之后,受教育的阶段结束,人必须独自面对所有的问题,进一步的成长主要是自我教育的结果。所以,当一个人走出校门之后,能否不断进步,就看他有没有这种自我更新的能力。有的人这种能力很强,有的人一般,有的人很弱,有的人几乎没有。自我成长能力强的人,遇到问题、挫折、失败善于反思自己,剖析自我,乐于找到主观上存在的问题并作出修正;自我成长能力弱的人,遇到问题、挫折、失败总是在自身之外寻找原因,在天时、地利、别人那里寻找原因,而不愿反省自己的失误。既然自己没有问题,自然不会寻求改变什么。所谓“自知之明”,就是知道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改变它,这种“聪明”的人,不会老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所以能够成长;反之,总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也就进步不了。
3.根据新课程要求,重新定位角色
变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开放的课堂教学。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辅以与教材有关的生活材料,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指导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社会。
ISBN | 9787303164295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姚本先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