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三国演义(套装共2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成熟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伟大的长篇历史小说。《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三国演义(套装共2册)》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集中描写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及其兴衰过程,展现出一幅起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百年历史风云画卷。
编辑推荐
《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三国演义(套装共2册)》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三国演义(套装共2册)》的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罗贯中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 名人推荐
“骐骥有良种,宝马待英雄。长驱疾如电,真堪托死生。”三国风云,男儿热血!
——江南(《漫客·小说绘》畅销作家,代表作《龙族》、《上海堡垒》)
智慧没有固定的模式,他人愈忙愈乱,而大智之人遇事能应付自如,以逸待劳。他人束手无策,而大智之人则游刃有余。智慧可以使难事变易,大事化小。
——米二(《知音漫客》畅销漫画家,代表作《九九八十一》、《猎物者》(漫画版)) 媒体推荐
“骐骥有良种,宝马待英雄。长驱疾如电,真堪托死生。”三国风云,男儿热血!
——江南(《漫客·小说绘》畅销作家,代表作《龙族》、《上海堡垒》)
智慧没有固定的模式,他人愈忙愈乱,而大智之人遇事能应付自如。以逸待劳。他人束手无策,而大智之人则游刃有余。智慧可以使难事变易,大事化小。
——米二(《知音漫客》畅销漫画家,代表作《九九八十一》、《猎物者》(漫画版)) 作者简介
作者:(明代)罗贯中 目录
《三国演义(上册)》目录:
序
实用知识
第一回汉末天下乱
第二回豺狼进洛阳
第三回会盟举义旗
第四回诸侯烽烟起
第五回巧使连环计
第六回陶谦让徐州
第七回两雄战濮阳
第八回乱世贼为王
第九回政归曹孟德
第十回辕门射画戟
第十一回断头白门楼
第十二回血溅衣带诏
第十三回土山约三事
第十四回兄弟聚古城
第十五回袁绍败官渡
第十六回千里击乌桓
第十七回徐庶进曹营
第十八回三请诸葛亮
第十九回军师初用兵
第二十回激战长坂坡
第二十一回雄辩震群儒
第二十二回江东群英会
第二十三回黄盖苦肉计
第二十四回败走华容道
第二十五回三气周公瑾
《三国演义(下册)》目录:
第二十六回马超战潼关
第二十七回张松献地图
第二十八回截江救阿斗
第二十九回魂归落凤坡
第三十回刘备领益州
第三十一回关羽单刀会
第三十二回老将建奇功
第三十三回子龙一身胆
第三十四回放水淹七军
第三十五回兵败走麦城
第三十六回曹丕登帝位
第三十七回复仇伐东吴
第三十八回托孤白帝城
第三十九回五月渡泸水
第四十回擒纵南蛮王
第四十一回智收姜伯约
第四十二回诸葛空城计
第四十三回袭取陈仓城
第四十四回木牛流马计
第四十五回未捷身先死
第四十六回司马赚曹爽
第四十七回姜维战邓艾
第四十八回三国渐式微
第四十九回二士入蜀中
第五十回三分成一统
去芜存菁读《三国》
读懂诸葛亮 序言
第一才子书
《三国演义》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称得上是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其实,自公元一八四年黄巾起义起,到公元二八。年东吴孙皓降晋的九十六年间的这段历史时期,在整个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只能算是短短的一瞬。然而,这段不足百年的三国鼎立的局面,那刀光剑影.、权谋纷争、忠贤奸愚、风云变幻的史实,如此家喻户晓,以致比之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人们都更能津津乐道一些。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这部《三国演义》在近五百年来的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三国演义》是一部好书,是一部值得认真一读的好书。
翻开《三国演义》,政治家读它的权谋,军事家读它的韬略,士农工商被它的传奇故事所吸引,妇孺老幼则为它起伏跌宕的情节而惊服。以史为鉴,《三国演义》俨然一部政治斗争的教科书;饭后茶余,《三国演义》又是消遣的佳品、聊天的谈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千秋赏鉴,品评不已,总之,每个读者,都能在这部书中,找寻到自己能够感知的热点。所以,这部书几百年来盛行不衰,一代又一代的人捧读把玩,爱不释手。如今,甚至漂洋过海,成为世界性的《三国演义》,这充分说明它长青永存的艺术魅力。
我们知道,历史小说终究是小说,而不是历史。然而,作为历史小说的顶峰之作,至今谁也无法逾越的这部《三国演义》,问世以来的几百年间,却能够使正史黯然失色,我们不能不惊叹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它对于三国时期的若干历史事件的评价、若干历史人物的判断,竟能起到超越正史的力量。曹操的一张白脸,应该说是《三国演义》给他涂上的。关羽成为尊神,受香火供奉,更是《三国演义》推崇的结果。文学的潜移默化的功能,表现之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中,莫过于这部不朽之作了。
因此,《三国演义》不但是具有观赏、娱乐、消遣价值的书,还是具有文学、思想、历史价值的书,更是一部帮助我们去认识生活、辨知社会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书。
《三国演义》是千百年来说话人、艺人和文人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从晋朝陈寿著《三国志》、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起,三国的这段历史,便开始经口头文学的说书和杂剧串演,逐渐流传开来。北宋时,甚至有了“说三分”的专门讲三国故事的说话人。金院本、元杂剧,也经常搬演三国故事。一直到元朝至治年间刊刻的《三国志平话》,到元末明初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到明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都是在历代话本的基础上陆续整理成书的。应该说,这部小说是在集体创作的长期过程中渐趋一致、逐步完成的。到了清朝初年,毛纶、毛宗岗父子重新修订《三国演义》,才定型成为现在广泛流行的一本标准本子。
所以,《三国演义》是一部熔铸了不同朝代、不同人物、不同文化和不同思想的众家创作成果的小说,这是它的长处。但是,历代作者也难免要受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和通俗艺人自身艺术素质的局限。于是,这部书的’瑕瑜并存、菁芜同在,便是它的不足之处了。而且口头文学中的冗杂紊乱,枝蔓横生,重复叙述,陈词滥调的弊端,更是比比皆是。至于宣扬封建道德,鼓吹鬼神迷信,则是尤其应该剔除的糟粕。
因此,缩编这部精本《三国演义》,使读者用不多的时间,可以窥其全貌,知其精华,便是我心怀已久的意愿。
特别在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中j每分每秒都是十分宝贵的。作为现代化的一个全面的人,既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当然更应该是全人类文明积累的享有者。把握文化,追求知识,了解中外古今的文学名著,对于启迪人生,净化灵魂,开阔视野,丰富精神世界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已成了现代人不可须臾或缺的事情。
有鉴于此,将这部被称做“第一才子书”的《三国演义》,缩编成不长的精本,奉献给二十一世纪的那些具有时间紧迫感的年轻读者们,也许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删繁就简,去芜存菁,是一件复杂细致、斟酌推敲的难事,虽尽力为之,也难免失当之处,谨祈读者指正。
牵国文 文摘
版权页:
次日,两阵圆处,孙策把枪挑太史慈的小戟于阵前,令军士大叫日:“太史慈若不是走得快,已被刺死了!”太史慈亦将孙策兜鍪挑于阵前,也令军士大叫日:“孙策头已在此!”两军呐喊,这边夸胜,那边道强。太史慈出马,要与孙策决个胜负。程普日:“不须主公劳力,某自擒之。”出得阵前,太史慈日:“你非我之敌手,只教孙策出马来!”两马相交,战到三十合,刘繇鸣金收兵。太史慈日:“我正要捉拿敌将,何故收兵?”刘繇日:“人报周瑜领军袭取曲阿,有庐江松滋人陈武,字子烈,接应周瑜入去,吾家基业已失,不可久留。”太史慈跟着刘繇退军,孙策不赶,收住人马。长史张昭日:“彼军无恋战之心,今夜正好劫营。”当夜兵分五路,长驱大进。太史慈独力难当,引数十骑连夜奔泾县去了。
孙策又得陈武为辅,其人面黄睛赤,形容古怪。策甚敬爱之,拜为校尉,使做先锋。忽有人报刘繇会合笮融去取牛渚,孙策大怒,自提大军径奔牛渚。刘繇出马迎敌,孙策日:“吾今到此,你如何不降?”刘繇身后一人挺枪出马,乃部将于糜也;与策战不三合,被策生擒过去,拨马回阵。繇将樊能,见捉了于糜,挺枪来赶。那枪刚搠到策后心,策阵上军士大叫:“背后有人暗算!”策回头,忽见樊能马到,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策到门旗下,将于糜丢下,已被挟死。一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呼策为“小霸王”。当日,刘繇兵大败,人马大半降策。刘繇走豫章投刘表去了。策入秣陵,安辑居民,移兵至泾县来捉太史慈。瑜令三面攻县,只留东门放走。离城三十里,各伏一军,太史慈到那里,人困马乏,必然被擒。当夜孙策命陈武短衣持刀,首先爬上城放火。太史慈见城上火起,上马投东门走,背后孙策引军赶来。赶至三十里,却不赶了。芦苇之中,喊声忽起。慈待急走,两下里绊马索齐来,将马绊翻了,生擒太史慈,解投大寨。
ISBN | 9787514503302 |
---|---|
出版社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作者 | 罗贯中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