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第2版) [平装]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第二版)》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针对青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编写而成,《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第二版)》共十二章,分别是导论、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大学生的爱情与成长、大学生的性心理与保健、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改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调节、大学生的挫折与应对、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大学生的适应与发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调适。每章的一至三节属于心理素质教育理论,第四节属于心理素质训练。旨在使读者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素质状况并配合训练提高心理能力。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第二版)》可以作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必(选)修课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普通大众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第2版)》对教材中的局部结构进行了调整和内容更新。对案例部分的更新,把那些已经过时,或者不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换上能反映时代特征、符合学生实际、更具典型性的案例;对文中的内容进行校订,个别地方以知识栏的方式增加了新内容。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心理与心理素质 第二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心理测试与训练 思考与练习 推荐阅读 第二章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第二节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特点 第三节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塑造 第四节心理测试与训练 思考与练习 推荐阅读 第三章大学生的爱情与成长 第一节爱情概述 第二节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 第三节学会在爱情中成长 思考与练习 推荐阅读 第四节心理测试与训练 思考与练习 推荐阅读 第四章大学生的性心理与保健 第一节性的概述 第二节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与特征 第三节坦然面对性 第四节心理测试与训练 思考与练习 推荐阅读 第五章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改进 第一节大学生学习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 第三节探索大学的学习途径与方法 第四节心理测试与训练 思考与练习 推荐阅读 第六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第三节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 第四节心理测试与训练 思考与练习 推荐阅读 第七章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调节 第一节情绪概述 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的特点和常见问题 第三节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调节 第四节心理测试与训练 第八章大学生的挫折与应对 第一节挫折与挫折反应 第二节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 第四节心理测试与训练 思考与练习 推荐阅读 第九章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 第一节个性概述 第二节大学生个性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大学生个性优化的策略与方法 第四节心理测试与训练 思考与练习 推荐阅读 第十章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第一节职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节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节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 第四节心理测试与训练 思考与练习 推荐阅读 第十一章大学生的适应与发展 第一节适应与发展概述 第二节大学生适应中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 第三节大学生的发展问题 第四节心理测试与训练 思考与练习 推荐阅读 第十二章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调适 第一节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第二节大学生网络心理及其分析 第三节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障碍及调适 第四节心理测试与心理训练 思考与讨论 推荐阅读 主要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四)个人自我和社会目我 个人自我和社会自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个人自我又称私我意识,是指我们觉察到的自我中不被别人所了解的方面,如我们的想法、情感、态度、愿望、梦想等,它属于个人隐私的一部分。这些内容只有我们自己清楚,我们很少向他人提及,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不例外。例如,我们写日记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日记的内容往往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 社会自我又称公我意识,它是指个体对自我的一种外表觉察。换句话说,公我意识是指个体觉察到的别人所评价的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平时人们常说,大学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要做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行为,指的就是大学生要注意自己的社会自我。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与结构 (一)自我意识的作用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人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既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 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如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会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的积极效果。 最后,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的心理过程表现在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即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是人了解自我时所进行的心理活动,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也是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基础。自我评价就是在自我感觉、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以理想自我检查现实自我,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回答的是“我是怎样一个人”,“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的问题。
ISBN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向群英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