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视角与行动丛书:学校里的认知治疗·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平装] 978750199388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视角与行动丛书:学校里的认知治疗·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描述和列举了认知心理治疗的理论思想和策略的使用方法,《学校里的认知治疗: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独特价值在于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理论介绍,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帮助读者学会运用这套理论指导自己在学校咨询工作中的程序性思维的实践。《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视角与行动丛书:学校里的认知治疗·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是专门针对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而著,呈现了大量学校咨询案例,帮助读者成为一名高效的学校咨询师。
编辑推荐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视角与行动丛书:学校里的认知治疗·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荐
学生心理辅导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临床实践工作。它不仅需要心理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专业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临床实践。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素养和精湛的咨询经验为我们构架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我们提供了兼具专业性和艺术性的临床心理辅导工作指南。 ——上海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吴增强 这是一套不同于其他讲述心理咨询技术的书——书中的个案和咨询过程都发生在中小学校园里;每本书中都有丰富的个案实例分析,不仅呈现了咨询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技术”,还有“为什么用这个技术”的诸多反思。它可以充分地帮助学校心理咨询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反思中成长。 ——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杨红梅
作者简介
作者:(美)帕森斯 译者:杨红梅、康元艺 Richard D.Parsons,博士,宾夕法尼亚州西部WestChester大学咨询与教育心理学系教授。Parsons博士在大学从教32年,主讲多门心理咨询师预备教育课程。在大学从教以前,Parsons博士作为一名学校心理咨询师在中心城区的一所高中工作了9年。Parsons博士获得了许多的奖章与荣誉,包括宾夕法尼亚州年度最佳心理咨询师奖。 Parsons博士著写或与人合著过逾80项专业文章与书籍。他最近写作出版的书籍包括:《给学校心理咨询师的有证可循的有效咨询策略》(CounselingStrategies That Work!Evidenced-Based for SchoolCounselors,2006),《作为顾问的学校心理咨询师》(The School Counselor asConsultant,2004), 《作为反思型实践者和行动研究者的教师》(Teacher as ReflectivePractitioner and Action Researcher,2001),《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Psychology,2001),《专业工作伦理学》(The Ethics of ProfessionalPractice,2000),《心理咨询策略与干预技巧》(Counseling Strategies and InterventionTechniques,1994),《助人技巧》(The Skills ofHelping,1995)。除此之外,Parsons博士还著写或者与人合著了三本在心理与教育咨询领域影响巨大的著作:《学校中的心理健康咨询》(MentalHealth Consultation in the Schools,1993),《提升咨询技能》(DevelopingConsultation Skills,1985),《技术精湛的咨询师》(The SkilledConsultant,1995)。 Parsons博士作为私人执业人员在整个三州地区(Tri-statearea)为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服务组织提供咨询服务。Parsons博士在华盛顿还作为独立大学联合会(Council ofIndependent Colleges)的政府顾问,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课程开发、学生支持服务、教育改革与教育评价方面的援助。
目录
译者序: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期待 丛书简介: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 用认知取向引导反思 第一章 作为反思型实践者的学校心理咨询师 寻找意义的学校咨询师 咨询师用反思引导实践决策 引导反思的定位框架 认知理论:一种有价值的定位框架 小结 第二章 认知理论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和操作性假设 针对学龄儿童的认知治疗 小结 第二部分 认知取向咨询的目标和技巧 第三章 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想法—感受联结 认知是感受和行动的中介 难以接受的想法 促进对认知的重要作用的理解 从理论到应用 自动化想法 图式和基本信念 发展适合低龄学生的认知策略 接下来做什么 小结 第四章 识别认知扭曲 一个需要感受性的过程 不合理信念 认知扭曲 确认个人认知扭曲 与低龄学生进行的咨询工作 小结 第五章 重新建构功能失调的思维 “只思考好的想法” 寻找证据 微型实验 尝试使用“假如”的思维 从一项咨询技术发展成一种生活方式 低龄学生咨询注意事项 接下来做什么 小结 与低龄儿童工作的补充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认知取向专家的视角 第六章 学校心理咨询师在实践中的反思与对实践的反思 案例一:普丽西拉 案例二:纳塔莉 最后的思考 第七章 运用程序性思维进行实践 兰德尔:六年级小霸王 后记:这只是个开始,而非结束 资源:学校心理咨询师伦理标准
文摘
版权页: 儿童和青少年常常会认为,受到生活中大多数重要人物的喜爱是很重要的事情。遵循这样的操作性假设,这些孩子可能会竭尽全力,只为获得渴求的认同。可悲的是,如果将此作为基本的核心信念,学生可能会做出很多对自己有伤害的行为,包括吸毒、酗酒、滥交,甚至是故意把学习成绩考得很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融入”和被接纳。而且,如果这些行为没有很快得到认可的话,持有类似操作性假设的学生们很容易情绪低落,认为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是因为自己没有价值。 持有“要被所有人认可”这种信念的学生,他们常常会觉得,要被他人接纳,自己要很有能力,足够完美。当然,持这种信念的学生会发现他们在接受评价时会感到和表现得非常焦虑。同样,如果学生持有这种核心信念——一个人必须很有能力、足够完美,才能获得认可和接纳——那么他们可能会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花费很多不必要的精力;或者相反,他们会因为害怕无法取得完美的结果而退出任务,事实上,他们是有能力完成这些任务的。 从“我想要”到“我必须拥有” 第二种不合理信念指的是学生固执地希望获得某些事物。拥有这种不合理核心信念的学生,不是因为喜欢才希望获得某些物品或者参加某项活动;而是认为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是绝对必须要做到的事,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虽然听上去有些夸张,但持有这些信念的学生认为事实就是这样,没有满足这些“需要”就将有毁灭性的后果。 这些学生认为“必须”如我所愿;而一旦愿望落空,他们就会表现出愤怒、恐惧、敌对和嫉妒的情绪。也许学校心理咨询师能理解一个由于无法正常呼吸而出现惊恐状态的人,但却很难认可一个因为没被选为校园剧表演组长而表现出相同惊恐症状的学生。一些学生会因为想去商场却遭到拒绝,或者没能考出“应该”获得的分数而做出一些过激行为。他们认为这绝不仅仅是失望,而是非常可怕的、无法忍受的和灾难性的结果。这些学生会因为坚信受到了非常不公正的待遇而表现出难以控制的愤怒,或者会因为相信他或她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被否认了而感到非常恐惧。
ISBN9787501993888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帕森斯 (Richard D.Parsons)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