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系统反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精装]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本专著共分为15章。主要内容包括:数学预备知识与混沌基本概念、离散时间系统的反控制-Chen-Lai算法、离散时间系统的反控制-Wang-Chen算法、离散时间系统的反控制-Wang-Chen算法、单峰和多峰映射、离散正弦多峰映射、线性取模运算多峰映射、混沌控制与同步、一类离散时间混沌系统的构造、同步及应用、高维广义猫映射及其在图像加密中的应用、复杂网格多翅膀超混沌系统的平移、镜向反转和旋转变换构造方法、基于混沌系统切换控制方法生成复合混沌吸引子、具有鞍焦型同宿轨道和异宿轨道的三维混沌系统、连续时间系统反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切换系统的反控制等内容。
编辑推荐
《动力系统反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可作为控制科学与工程、电路与系统或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数学预备知识与混沌的基本概念 1.1矩阵分析基础 1.1.1对称矩阵 1.1.2正交矩阵 1.1.3矩阵的相似变换 1.1.4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1.5三阶矩阵的特征方程系数与特征根的关系 1.1.6特征值的性质 1.1.7矩阵的对角占优 1.1.8实内积空间 1.1.9复内积空间 1.1.10向量范数 1.1.11矩阵范数 1.1.12圆盘定理 1.2模函数运算与模函数的求导问题 1.2.1模函数运算 1.2.2模函数的求导问题 1.3几个用于离散系统混沌存在性证明的引理 1.4回归排斥子和Marotto定理 1.4.1离散时间动力系统反控制的一般形式 1.4.2回归排斥子的定义和Marotto定理的阐述 1.5回归排斥子、同宿轨道和同宿点三者之间的关系 1.5.1利用同宿轨道方法判断回归排斥子的存在性 1.5.2回归排斥子与同宿点的关系 1.5.3正向迭代和逆向迭代的作图方法 1.6Devaney混沌定义 1.7混沌的主要特征与判据 第2章离散时间系统反控制的Chen—Lai算法及其电路实现 2.1预备知识 2.1.1矩阵范数及其求法 2.1.2对称矩阵和正定矩阵 2.1.3离散与连续时间混沌系统的李指数问题 2.2Chen—Lai算法描述 2.3Chen—Lai算法 2.4混沌验证:正的李指数 2.5Chen—Lai算法混沌存在性的证明 2.5.1一维线性定常系统情形 2.5.2n维线性定常系统情形 2.5.3n维线性时变系统情形 2.5.4一维非线性定常系统情形 2.5.5n维非线性定常系统情形 2.6Chen—Lai算法的两个典型实例介绍及其编程方法 2.6.1计算李指数时应注意到的问题 2.6.2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取模运算 2.6.3非线性系统的取模运算 2.7Chen—Lai算法与抛物线映射拓扑等价问题的讨论 2.8抛物线映射与帐篷映射拓扑等价问题的讨论 2.9Chen—Lai算法的推广形式 2.9.1模函数为正弦函数的一维线性定常系统情形 2.9.2模函数为正弦函数的n维线性定常系统情形 2.9.3模函数为锯齿波函数的一维线性定常系统情形 2.9.4模函数为锯齿波函数的n维线性定常系统情形 2.9.5两个实例 2.10有限区域条件下离散时间系统的反控制与电路实现 2.10.1有限区域条件下模函数为正弦函数的一维离散时间系统反控制 2.10.2有限区域条件下模函数为正弦函数的n维离散时间系统反控制 2.10.3有限区域条件下模函数为锯齿波函数的n维离散时间系统反控制 2.10.4电路设计与实现结果 2.11Chen—Lai算法总结 第3章离散时间系统反控制的Wang—Chen算法 3.1问题的描述 3.2锯齿波函数 3.3一维非线性系统情形 3.4一维线性系统情形 3.5n维非线性系统情形 3.6n维线性系统情形 3.7控制器为正弦函数的情况 第4章单峰和多峰映射 4.1基于同宿轨道的回归排斥子存在性判别方法 4.1.1原函数和逆函数相对应的排斥不动点和吸引不动点 4.1.2回归排斥子存在性判别方法 4.2抛物线单峰映射 4.3抛物线映射的电路实现 4.4帐篷单峰映射 4.5离散正弦单峰映射 4.6离散正弦映射的电路实现 4.7单峰映射的一个实例 4.8锯齿波单峰和多峰映射 第5章离散正弦多峰映射 5.1一维离散正弦单峰映射 5.2一维离散正弦多峰映射 5.3n维离散正弦映射及其标准形式 5.4n维离散正弦多峰映射 5.5回归排斥子数量与李指数及混沌行为的关系 第6章线性取模运算多峰映射 6.1一维线性取模运算多峰映射 6.2n维线性取模运算映射及其标准形式 6.3n维线性取模运算多峰映射中的多回归排斥子 6.4回归排斥子数量与李指数及混沌行为的关系 第7章混沌控制与同步 7.1混沌控制与同步的基本概念 7.2反馈方法控制混沌——OGY控制 7.2.1OGY控制的基本思想 7.2.2抛物线映射的OGY控制 7.2.3用OGY方法实现对不稳定不动点的镇定 7.2.4用OGY方法实现对周期轨道的镇定 7.3Henon映射的OGY控制 7.3.1计算第1个平衡点对应的es、hTs、eu、hTu的数学表达式 7.3.2计算第2个平衡点对应的es、hTs、eu、hTu的数学表达式 7.3.3Henon映射不稳定不动点OGY控制的程序及仿真结果 7.4 Henon映射的电路实现 7.5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反馈和极点配置 7.5.1状态反馈控制的系统结构与数学描述 7.5.2连续系统中闭环极点的配置 7.5.3离散系统中闭环极点的配置 7.6OGY方法的改进形式 7.7连续变量反馈控制混沌 7.8时间延迟反馈控制混沌 7.9非反馈信号控制混沌 7.9.1用周期信号的频率控制非自治系统中的混沌 7.9.2用周期信号的相位控制非自治系统中的混沌 7.9.3周期信号频率和相位控制非自治系统中混沌的一般规律 7.9.4用周期信号控制自治系统中的混沌 7.10混沌同步 7.10.1同结构系统的驱动——响应式混沌同步 7.10.2同结构系统的反馈驱动混沌同步 7.10.3广义混沌同步 第8章离散时间系统的单变量反控制、同步及其在混沌序列密码中的应用 8.1离散时间系统的单变量反控制 8.2两个实例 8.3离散时间系统单变量反控制的同步 8.4基于离散时间混沌序列密码的图像加密和解密 8.5混沌序列密码图像加密和解密的设计与硬件实现 8.5.1ARM9开发平台简介 8.5.2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8.5.3混沌序列密码数字图像加解密系统设计 8.5.4硬件实现结果 8.6离散时间混沌序列密码图像加密和解密的程序 第9章高维广义超混沌猫映射及其在分组图像加密中的应用 9.1引言 9.2n维广义超混沌猫映射及变换矩阵的构造 9.3n维广义猫映射的混沌存在性 9.4密钥空间大小的计算 9.5基于n维广义超混沌猫映射的数字图像加密算法 9.6数值实验与安全性能分析 9.6.1数值实验分析与结果 9.6.2密钥空间分析 9.6.3密钥雪崩效应分析 …… 第10章连续时间系统与切换系统反控制方法概述 第11章连续时间线性系统的反控制 第12章连续时间非线性系统的反控制 第13章三维切换系统的反控制 第14章四维切换系统的反控制 第15章具有指标1鞍焦平衡点和相同特征平面的切换系统反控制 第16章具有鞍焦型同宿轨道的混沌系统 第17章基于切换流形的复合型混沌系统 第18章基于平移、镜像反转和旋转变换构造网格多翅膀超混沌系统 第19章分段Lorenz自治系统中网格多翅膀混沌吸引子的切换控制生成方法 第20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分组图像加密和解密程序及密钥雪崩效应程序 附录B两个不同特征平面的三维线性系统切换控制 附录C具有相同特征平面的三维线性系统切换控制 附录D镜像对称变换的基本原理 附录E旋转变换公式推导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ISBN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禹思敏
尺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