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概论 [平装] 750606569X,978750606569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丛书由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担纲选目,既可再现民国大学学术繁荣之盛景,又可为今日之大学学科建设服务。《心理卫生概论》能对广大青年学子拓展知识视野,培养独立人格有所裨益。《心理卫生概论》能对诸多大学的学科建设、教育理念及学术精神有所启发。
编辑推荐
《心理卫生概论》的目的,是供大学课本之用,但亦可作为师范学校及普通家庭的参考书。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泛论心理卫生的基本原则以及破坏人格的几种主要势力;下编却讲到心理卫生在各方面的应用。作者章颐年,我国早期的著名心理学者。其心理学学术活动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综合性学术团体运行不利所带来的缺憾,对于推动局部地区心理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它们的存在也成为当时我国心理学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简介
章颐年,生卒年不详,浙江余杭人,我国早期的著名心理学者。他曾于美国密执安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执教于暨南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在大夏大学任教期间,创建大夏大学心理学会,主编《心理季刊》,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从而赢得中外学界的认可和赞誉。其心理学学术活动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综合性学术团体运行不利所带来的缺憾,对于推动局部地区心理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它们的存在也成为当时我国心理学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录
序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心理卫生之意义及其重要 第二章心理卫生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章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四章健全的人格 第五章破坏人格的势力——怕惧 第六章破坏人格的势力——失败 第七章破坏人格的势力——冲突 第二编 各论 第八章心理卫生与医学 第九章心理卫生与父母 第十章 心理卫生与教育 第十一章心理卫生与法律 第十二章 心理卫生与实业 附 录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缘起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简章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一个常态的人,总愿意和别人一致,不愿独异。六指只眼的人,往往自惭形秽,深感不安。面上有红斑或是他种缺陷的,自己也常认为是一种莫大的遗憾。他们常被人讥笑,被人怜悯,但从不被人羡慕。所以“像别人”是心理健康的第一个标准。倘如一个人的思想、举动、言语、好恶、态度、服装等,都和人不同,显然地他的心理是不很健康的。譬如现在大家都剪发了,有人还固执地留着辫子,这人的心理是不健全的。小孩子大半都爱活动,跑跳吵闹,不肯安静,但有一个却终日独坐一隅,默默无言,这人的心理也是不健全的。国土被别国侵占去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大家都痛心疾首,认为非常耻辱,有人却嬉笑自若,无动于衷,这人至少在心理上也是不健全的。至于头发应不应该剪?小孩子跑跳吵闹对不对?国土失去,痛心疾首有无用处?这些都是另一问题。心理学对于行为的价值,是不加以估计的。凡是大家都如此,而有一人例外,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评判,这人多少不能算为常态。 但是失常也有两种:一种是病态的失常,一种是完整的失常。前者自然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示;后者却不一定是心理上不健康的,例如孙中山、爱逖生、牛顿、亚理士多德等人,或则有功国家,或则有功人类,或则留下了不朽的理论和名著:他们都做了常人所不能做的事体,但是他们有着坚毅不拔的精神,集中努力的勇气。他们的行为是一致的;他们的人格是完整的。这种完整的失常,不但丝毫不带有病态,也许还可以说是极其健康。所以心理卫生的目的,一方面固然在改造病态的失常者,使他们的行为能符合常模;但另一方面,却并不压抑这些完整的失常者,勉强每个人都趋于一致。
ISBN750606569X,9787506065696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章颐年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