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研究 [平装] 978753332366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研究》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包括:《周易参同契》及其作者考略;《周易参同契》易学思想刍议;《周易参同契》外丹思想蠡测;《周易参同契》内丹思想阐微;《周易参同契》历史影响钩沉等。
编辑推荐
马宗军博士在认真解读原典和综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成大作《周易参同契研究》。在认可葛洪“其说如似解释《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事”的说法的同时,又接受了朱熹“此虽非为明《易》而设,然《易》中无所不有。苟其言自成一家,可推而通,则亦无害与《易》”的观点。故从易学和炼丹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周易参同契》。就易学言之,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以汉代象数易学为视角,对《参同契》所涉及的重大易学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辨析,系统地阐述了阴阳五行、纳甲、卦气、河洛等思想渊源、形成过程和数理内涵及其与炼丹的关系,其旨在于凸显汉代道教视域下的象数易学思想特点和思维形式。就丹道学言之,论述了外丹、内丹的形成、演变及其修炼的条件和过程,揭示了由外丹到内丹转换的原因。进而对《周易参同契》的易学思想和丹道思想作了比较客观的、历史的评价。更为可贵的是,作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对于《周易参同契》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三道由一”之“一”为“生生不息之道”,《周易参同契》是“太极图”、“无极图”的源头,内丹理论包括三要和性命双修等观点,发人深省。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论 一、目录学和文献学方面 二、外丹与科学史方面 三、内丹思想方面 第一章 《周易参同契》及其作者考略 一、《参同契》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二、《周易参同契》题解 三、《参同契》的思想来源 四、《参同契》文本与版本 第二章 《周易参同契》易学思想刍议 一、《参同契》的宇宙图式 二、《参同契》与“太极图” 三、《参同契》与“河图”、“洛书” 四、《参同契》与“阴阳五行” 五、《参同契》与汉代易学 第三章 《周易参同契》外丹思想蠡测 一、外丹演变 二、外丹理论基础 三、外丹烧炼的条件 四、还丹炼制的步骤 第四章 《周易参同契》内丹思想阐微 一、内丹演变 二、从外丹到内丹 三、内丹理论 四、“无极图”与内丹修炼 第五章 《周易参同契》历史影响钩沉 一、易学思想 二、外丹思想 三、内丹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又《后汉书·襄楷传》:“前者宫崇所献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其文易晓,参同经典。”此处不过是说神书内容不与儒家经典相通。 另外,朱子《周易参同契考异》云:“右《周易参同契》,魏伯阳所作。魏君,后汉人。篇题盖放纬书之目。”宋王应麟《玉海》卷三十五《艺文志》云:“《周易参同契》二卷,书目明金丹之诀,篇题盖仿纬书之目。”谶纬诸书的大题,大多是三言,一般认为是受《庄子》的影响。《庄子》内篇七篇题目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斟若画一。盖道家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可以包举一切。故其“寄言出意”,单不足以举则兼之,兼之不足一举则之三之。大题、小题,以三言为名,较之一言、二言,更为博大而周至。自是而后,相沿成风。马叙伦说《参同契》是伪书当然“疑古过勇”,但说《参同契》仿纬书而作,则是有案可稽的。 唐代的容字号无名氏注《周易参同契》开卷即云:“周者,乃常道也;易者,变改之义,言造大还丹,运火皆一周天,故曰周易者。 ……参者,杂也,杂其水土金三物也。同为一家,如符若契,契其一体,故曰《参同契》。”此本是用外丹解释《参同契》,所以将“周易”释为“周天火候”,将“参同契”解释为“掺杂水、土、金三物,同为一家,如符合契”,即药物的混融为一。 五代彭晓《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云: 《参同契》者,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诸丹经理通而契合也。 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亦云: 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义合也。 而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中有如下文字: 参,三也;同,相也;契,类也。谓此书借太易以言黄老之学,而又与炉火之事相类,三者之阴阳造化殆无异也。 《古本周易参同契集注》序载: 参者,参天地造化之体;同者,资同类生成之用;契者,合造化生成之功。
ISBN9787533323660
出版社齐鲁书社
作者马宗军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