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知道我不是个男人,渐渐地我明白我很可能也不是个女人。问题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要求我们非男即女的世界里。”凯特?伯恩斯坦如是说。在本书中,伯恩斯坦引领读者踏上一段穿越性别与身份之边界的美妙旅程,风光绮丽,妙趣横生,充满洞见。一方面,本书是对伯恩斯坦从一个异性恋男人到一个同性恋女人、从一个IBM推销员到一位戏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之转变历程的叙述。但这一传奇经历同时也是一场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追根究底,追问我们的男女观念,追问文化的性别迷思,追问对那些打破性别樊篱者的惩罚,追问那些盲从性别成规者所付出的代价。
作者以幽默、坦诚而极富文采的笔触,讲述了一个跨性别女人的故事,她从未停止对我们文化的核心假设的质疑。无论当她详述自己变性手术的点滴细节,还是当她揭露流行文化中暗藏的性别玄机,伯恩斯坦都优雅却深刻地将读者推向了性别版图上最遥远的边界。
编辑推荐
跨性别研究的西方经典著作;同语隆重推荐(1)作者是美国先锋性别理论家与实践家
(2)这部作品是与《蓝调石墙T》齐名的跨性别著作,在西方有着广泛影响。这次是第一次推出完整中译本。
(3)本书在英文原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作者特意为这本书在中国出版写作的“致中国读者”,增补了一些珍贵图片。
(4)崔子恩、方刚、柯倩婷看完书稿后都亲撰了推荐语。
名人推荐
一群群花脸花衣花鞋花袜花花性别花花性征花花性欲的人类,在小小的地球上歌舞华年,荡满一城城的红尘。
——崔子恩 著名酷儿作家、电影人
我们在种种标签、禁锢、身份、制度下已经生存得太久,许多时候迷失了自己。《性别是条毛毛虫》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开启心灵、解放自我的机会。
——方刚 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
《性别是条毛毛虫》是一本感性的书,一本勇敢的书,一本特别酷的书。作者凯特?伯恩斯坦是美国跨性别运动的先锋,她把肉身的变化、身份的调整、风格的操演、心灵的律动、争权的波折、理论的思考、戏剧创作与演出的激情都融入这本小书,让我们看到一个不羁、抗争而又充满创造力的人生故事。
——柯倩婷 中山大学女性主义与性别研究学者 媒体推荐
在这个关于性别的政治常常表现为敌意的时代,伯恩斯坦却温和地引领读者走过她那毫无怨怼的心灵迷宫。她亲切、真诚、透彻,有时也像八月的堪萨斯一样朴实。
——《纽约时报》
凯特质疑我们社会对非黑即白的世界观的执着,质疑弯/直、男/女必居其一的规定。她将这简明而极富革命性的思想表达得如此平易,这本身就是一项惊人的成就。
——《旧金山湾区时报》
性别的转变是最鲜为人知的人类经验之一,我们理应在此加强自我教育。面对这个近乎沉重的话题,伯恩斯坦却有着撩人的幽默。她信手拈来的玩笑与扣人心弦的演出让这个本就引人入胜的主题更显喜闻乐见。
——《旧金山哨兵报》
为了帮助我们超越“变性就是修正错误身体”的流行概念,伯恩斯坦没有写作一本传统而直白的自传。相反,她的这本书是一种意识流式的散文,启发读者自己去思考。
——《波士顿凤凰报》
在当今最悬而未决的智识探讨中,伯恩斯坦掷地有声。饱含真情实感,毫无政治上的搔首弄姿,勇于呈现自身的脆弱,这一切都让其作品无比动人。
——加拿大《环球邮报》
作者简介
凯特?伯恩斯坦(Kate Bornstein)是一位先锋跨性别作家、表演艺术家、剧作家和演说家,在女性和性别研究领域著有多部获奖作品。性别议题之外她还关注自杀预防。2006年她出版新书《你好,残酷的世界:给青少年和其他边缘人群的101条自杀替代建议》,并在全球范围内呼吁对边缘青少年的支持。伯恩斯坦和她16年的伴侣、性教育家芭芭拉?凯瑞拉斯(Barbara Carrellas)现居纽约,她们家中还有三只猫、两条狗和一只乌龟。 目录
致中国读者
第一章 重点优先
《1》跨性别风格:一些时尚建议
第二章 分门别类
《2》艰难之处
《3》幕间:具体细节
《4》格物致知
《5》幕间:女同问题
《6》别再苦苦搜寻!规则手册就在这里!
第三章 争取权力
《7》哪个逃犯?或者,谁是那个蒙面人?
《8》性别的恐怖,性别的愤怒
《9》小丑出场
《10》死神不贴身,讲话不当真
第四章 质疑性别
《11》第一个提问,或者,那些滑稽的凝视
《12》其他的提问
第五章 开创第三空间
《13》变性女同剧作道破天机!
《14》酷儿生活 / 酷儿戏剧
第六章 双幕剧
《15》隐藏:一种性别
第七章 点睛之笔
《16》七年之痒(一报还一报)
致谢
序言
亲爱的读者:
你正在用中文阅读我写作的第一本书,这让我非常激动。我对中国文化充满了感恩,要是没有它,没有“道”的智慧与悲喜,没有“阴”“阳”作为一个人完整而平衡的内在和谐,就不会有这本书的诞生。而且,中国文化始终如一地视矛盾为真理,这为我开启了一扇门,让我能够接纳自己“不男不女”的矛盾存在。只有这样,我才能够写出这本书,才能够让我的生命充满转变的潜力。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你我都要感谢爱晚,作为本书的译者,ta相信中国读者也能从中受益,并用积极的工作让中文版成为可能。谢谢你,爱晚。
在任何的翻译作品中,语言总是一个谜题。我感谢新星出版社的译者和编辑同我一道在中文里面寻找恰当的词汇,以表达“性别”的复杂概念,避免套用“男女”的成规。很多时候,我们都采用了现有的中文词汇,来描述那些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改变自己性别的人们。请将这些词汇看成一座桥梁,愿它们能带你发现你自己的性别真理。
当年我写作这本书的时候,语言曾是巨大的困扰。人们知道有变性人(transsexual)。但很少有人谈论一个现象,即不管ta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性别,有些人可能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为了包容这样的人(我自己也在其中),我借用了“跨性别”(transgender)一词。但在当今的很多圈子里,“跨性别”不过是“变性人”的另外一个说法;于是在美国,“跨”(trans),这个简明而包容的新词应运而生。你会在这本书里碰到陌生的词汇。请你拿起笔把它们划掉。重新写上一个你更喜欢的词。当这个词不再能说服你的时候,请你再次以旧换新。性别是鲜活而变幻的,就像一条河流;让性别凝固、让河流静止的做法不会给任何人带去好处。
你所发现的语言可能对别人也有帮助,所以请你与别人分享吧。用你自己的性别语言创作博客、诗歌、戏剧和电影。和那些也在寻找ta们自己的性别语言的人们交流,和ta们讨论语言对于追求性别自由和性别流动的价值。你的语言可能让别人心生愠怒。别人的语言可能让你大笑开怀。这一切正是乐趣所在。
现在,要是你在这本书里读到的任何东西让你觉得自己是坏的、错的、渺小的、赢弱的,那么请记住,这是因为我说错了。这本书原来不是为你的文化而作,要是我在任何地方冒犯了你,请接受我的歉意,但也请你继续阅读下去,须知,你的性别认同和你表达自己性别的方式只有在你自己认可它们的时候,才是正确的。
最后,我希望让你知道,我是在六十五岁的年纪对你写下这些话。我很老了。等你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很可能还活着。但要是我已经死了,在我们探索性别的共同旅程当中被你称作前辈,将是我的荣幸。我向你保证,不论生死,我都将尽己所能,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命运,遵循命运去生活。
满怀爱与敬意
凯特·伯恩斯坦
二○一三年八月 后记
在此感谢那些伴我一路前行至此的人们。
我要对我的母亲,米尔德里德·伯恩斯坦,表达挚爱和感激,谢谢她给予我的无限宽容。从母亲身上我学到了如何在他人的攻击面前镇定自若,如何在逆境之中保持笑颜,以及最要紧的,如何在必须拒绝的时候果断拒绝。
哪怕在最艰难的时候,你也没有放弃爱我。谢谢你,妈妈。
非常感谢乔治·梅森大学的露丝·帕斯卡内尔,是她最早鼓励我写作本书,帮助我克服刚动笔时的恐惧与不安,试读本书粗糙不堪的初稿,并和我共度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些时光。
感谢我的朋友艾丽丝·赞德,她让我明白一个人毕生的事业只在自我的乐趣与世人的求索相遇之时展开。她还教给我在餐馆里如何使用坤包等“媚”力十足的举止。
感谢霍莉·休斯,正是你的作品鼓舞我投身写作,你的天才与勇气令我叹服。
感谢“撕烂的裤子”剧团的成员们——罗伊丝·韦弗、佩吉·肖和黛博拉·马戈林——她们让我看到敢曝表演也可以饱含真情。
谢意与厚爱还要献给丹尼尔·曼金,我在《湾区报道者》的编辑,我作家路上的伯乐;也献给诺琳·巴恩斯,没有她就没有《隐藏:一种性别》在稿纸上及舞台上的诞生;还有艾米·斯科德,是她一直鼓励我保持自己的文风。
致桑迪·斯通、卡罗琳·科西、莱斯利·芬宁伯格、雷妮·理查兹、理奇·安·威尔钦斯、弗吉尼亚·普林斯、珍·莫里斯和卡内利·科恩:由衷感谢你们为荆棘重重的性别王国开疆拓土。
感谢吉姆·巴恩希尔和唐·威尔梅斯在我就读布朗大学时指导我学习戏剧技巧。你们永不动摇的信念是我一生的财富。
感谢苏姗妮·巴铎克斯,让我明白政治也能富于幽默。
感谢隆达·布莱尔,劝说我首次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表性别与表演的论文。
感谢以下这些戏剧演员、制片人和制作者为《隐藏:一种性别》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为本书的创作提供的协助:卡伦·罗森菲尔德、丽贝卡·卡普兰、约翰·凯拉奇、伊莲诺·萨维奇、托马斯·马尔雷蒂、丽萨·罗菲尔、蒂姆·琼斯、斯凯·吉尔伯特、格温·巴特尔曼、马克·罗素、苏珊·芬格、里克·兰金、迈克尔·卡恩斯、蒂姆·米勒、乔丹·佩莫、温迪·洽普基斯、盖布丽埃尔、布鲁斯·李、德尔·雷伊、豪伊·巴戈多纳兹、简·希尔、朗·恩穆克、唐纳德·芒特韦尔、维基·沃尔夫、克里斯·拉什敦、斯蒂芬妮·魏斯曼、劳拉·布朗、玛丽娜·绍普、玛吉·恩克伯格、威尔·威尔金斯以及凯瑟琳·布兰德。
感谢为电脑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尤其感谢香蕉鱼软件公司的史蒂夫·扎格曼以及卡罗尔·奥本海默,他们开发的“思维模式”软件大大方便了我写作本书时所做的笔记。还要感谢灵感软件公司的莫娜·赫夫戈特以及洽克·纳德尔,他们的“灵感”软件在我为本书拟定框架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还要感谢高等教育大会戏剧协会的“戏剧中的女性”项目,它让我看到在戏剧中有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朋友们:琳达·唐纳德、妮可·格里莫、英格丽·威尔海特、斯图亚特·威尔森、丽萨·法默、艾丽斯·兰兹伯格、凯伊·林恩·拉什克、凯特琳·苏利文、辛西娅·波洛格纳、洛德·塔里特、弗洛·坎波尼尔、洛伦·卡梅伦、伊莎贝拉·拉兹纳以及林恩·阿布隆迪,感谢你们忍受我不分昼夜的电话骚扰和长达数月的不闻不问。
感谢我在星际舰队的同僚们,尤其是“USS共和”号上勇敢的船员们,在我因筹备本书而缺席时替我执勤。
感谢克里斯·诺维克为我预定了瑞德·朵拉的朗诵会,当时我朗诵的文本后来成为了本书的尾声。
感谢《隐藏:一种性别》的首演制作团队:诺琳·巴恩斯、雪莉·安德森、罗瑞·多维、鲍比·泰勒、里克·加林豪斯、吉尔·波则纳以及德鲁·托德。特别感谢犀牛剧院的肯·迪克森和道格·霍斯克罗对该剧的委托创作和大力支持。
感谢令人惊叹的洛丽·E.萨伊德,她推动了《隐藏:一种性别》走出旧金山、巡演大北美的旅程。
感谢多娜·安·麦克亚当斯,我最喜爱的摄影家——你的作品让我如此动容,能够当你的模特让我无比荣幸。
感谢贾斯廷·邦德,你赋予了荷库琳生命,还教给了我那么多关于男性世界的知识。感谢希德妮·厄斯金,你生动地演绎了赫曼,还提出了这么多深思熟虑的见解。感谢凯恩·伍兹,感谢你在该剧巡演路上所付出的辛劳。
因为你的支持与耐心,因为你给予的时间和空间,以及最重要的,因为你带来的魔法,我把挚爱和感激献给戴维·哈里森——当我们邂逅并相爱之时,你还是凯瑟琳,而我一边写作本书,你一边成为了戴维,看来我得为下一本书留出空间啦!
还有,感谢格威迪思发出的呼噜声。 文摘
无论如何,只要我们相信性倾向的分类仅仅是由性别决定的——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那么我们就是在探寻真实的性偏好的过程中自欺欺人。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相信性别的分类仅仅是男与女的二元构造,那么我们就是在探寻真实的性别身份的过程中自欺欺人。现在,就让我们暂时把性行为放到一边,回过头来谈谈性别吧。
当年我变性的时候,我正在费城的IBM子公司上班。当时最令我为难的问题是“要上哪一个厕所”。虽然办公室里的其他人全不介意,但办公楼的管理员却为此抓狂。他大概认定我不管上男厕女厕,都必定引起恐慌。所以最后的解决办法是,虽然我在这座大楼的11层上班,但我需要到7层去上厕所。7层原本在维修,后来由于资金短缺就干脆停工,没人在那上班,地上到处是杂物和积水。但这层的最里面却还有个能用的厕所,他们就决定让我上那儿去。这个厕所年久失修,灯光昏暗,让人发怵。为了维持性别二元且截然二分的幻景,我们就是这样煞费苦心,这难道不让人惊异吗?大部分性别逃犯都有过关于厕所的可怕回忆。这都是玛乔利?加伯所说的“小便隔离制度”的一部分。
我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来写我的故事。我的角度就是一个曾经的男人的角度,一个经历过三段婚姻的丈夫,一个父亲,一个远洋游艇上的大副,一个牧师,一个精力过人的IBM推销员,一个穿着皮尔?卡丹三件套西服的男人、一个接受过割礼和犹太教成人礼的东岸雅痞青年。没有几个女人能从我这样的角度来写作。我的角度也是一个曾经的政治正确者的角度,一个想要当T的女同性恋,一个电话性爱女主播,一个巧舌如簧的电话推销员,一个爱情的奴隶、艺术的荡妇、异教徒塔罗牌玩家,没准儿很快还会成为一个在熏香烟雾里拿着水晶球算命的祖母,总之,不是一个男人,也并不总是一个女人,但却是一个速成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几个男人能从我这样的角度来写作。
ISBN | 9787513313308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作者 | 凯特?伯恩斯坦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