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与防治对策》内容包括青岛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分布,青岛市职业病危害人群年龄、工龄、受教育程度分布等内容。《青岛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与防治对策》为青岛防治职业病的书。由高汝钦,朱俐冰编著。矫恒鹏为责任编辑。陈龙为《青岛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与防治对策》的封面设计。韩玉堂为《青岛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与防治对策》的终审。
编辑推荐
《青岛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与防治对策》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总论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青岛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分布
第三章青岛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分布
第四章青岛市职业病危害人群年龄、工龄、受教育程度分布
第五章青岛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情况
第六章青岛市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第七章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职业病防治监控和预警系统
第八章青岛市职业病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分论
第九章市南区和市北区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第十章四方区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结果及防治对策分析
第十一章李沧区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
第十二章崂山区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结果及防治对策分析
第十三章城阳区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结果及防治对策分析
第十四章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情况及防治对策分析
第十五章即墨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结果及防治对策分析
第十六章胶南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结果及防治对策分析
第十七章胶州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十八章平度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结果及防治对策分析
第十九章莱西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结果及防治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从前期处置的几起企业职工投诉、上访事件看,农民工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职业病人以尘肺为主。全区存在职业性危害因素企业330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23717人。职业病人以尘肺为主,全区已经确诊职业病人39人,其中确诊尘肺病人28人,占71.79%。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年龄主要集中在18~28岁的年龄段,工龄为5年以下的职工占接害总人数的66.97%。全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具有人数多、年龄轻、工龄短的特点,职业病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
3.全区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电焊烟尘、噪声和苯及苯的同系物为主。调查显示,全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电焊烟尘危害最重,噪声的危害具有普遍性;由于苯具有良好溶解性能,作为化工生产中的溶剂在工业生产中用途较广,区内接触有机溶剂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中以苯、甲苯、二甲苯的接触人数最多,这与该区企业的行业分布特点有关。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主要集中在集装箱制造、造船、建材等行业,其次是皮革箱包制造、工艺品珠宝加工、电子、机械等行业。
4.汽车维修行业检测率、体检率低。汽车维修企业中,长期接触苯等有机溶剂和电焊烟尘等有害因素,从60家汽车维修企业的调查结果发现,多年来均未进行卫生检测和健康查体。汽车维修行业检测率、体检率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法律意识和职业病防护意识淡薄,认识不到检测、体检的重要性;二是检测、体检机构少,不能满足需要;三是各相关部门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协调不力,没有做到齐抓共管。
5.基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能力不强。调查发现,基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受人员或技术的限制,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或职业禁忌症的针对性不强,许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的体检项目不完整,缺乏关键性的必检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机构也存在同类的问题。
(二)对策分析
1.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建立系统防治工作机制。职业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由政府协调,卫生部门负责指导,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具体服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
ISBN | 9787811255126 |
---|---|
出版社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高汝钦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