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成长导引 [平装] 978756099250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本书是一本关于大学生心理成长与辅导的读本。本书论述了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所要面对的各种复杂问题以及应对问题的策略,旨在帮助大学生自主解决心理困惑,排解生活难题,让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正确与人交往,学会心理求助,避免走弯路。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广大青年读者自主阅读。
编辑推荐
它是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所要面对的各种复杂问题以及应对问题的策略,它能帮助大学生们少走弯路。
作者简介
每段段首空两个汉字格,请在word文档排好格式后粘入表格。
目录
入门篇健康常识ABC 第一章健康“心”理念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健康 第二节心理健康的层次与评定标准 第三节大学生与心理健康 第二章自我面面观 第一节从源起看自我 第二节自我的作用 第三节自我接纳 第三章情绪话绵长 第一节情绪知多少 第二节情绪的作用 第三节情绪的管理 第四章压力掂轻重 第一节压力从何来 第二节压力过度问题 第三节应对压力 第五章人格勤塑造 第一节人格你我他 第二节常见人格问题 第三节积极培养健全人格 第六章能力需锻炼 第一节能力多面观 第二节能力的发展 第三节能力的锻炼 自助篇学会自我调适 第七章在生活变迁中学会适应发展 第一节心理适应与发展 第二节大学生适应与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第三节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心理成因 第四节提高适应能力的策略 第八章在人生的阶梯上建立自信 第一节建构合理的自我形象 第二节确立适中的生活目标 第三节学会积极的自我评价 第九章在人情世故中练达交往能力 第一节交往与心理 第二节人际交往障碍的分析与处理 第三节改善人际交往的方法 第十章在物欲冲突中明白爱情真谛 第一节爱与被爱 第二节大学生爱情难题 第三节把握爱情尺度 第十一章在羞涩向往中坦诚性的话题 第一节谈性不必色变 第二节大学生常见性心理困惑 第三节维护性心理健康 第十二章在人生坎坷中学会生涯规划 第一节生涯规划早行动 第二节学会抉择助规划 第三节求职应聘练技巧 互助篇让你我手牵手 第十三章朋友互助开心颜 第一节千头万绪谈朋辈心理辅导 第二节千呼万唤话朋辈心理辅导员 第三节千姿百态显朋辈互助活动 第十四章学会倾听传爱心 第一节倾听就是治疗 第二节愿意倾听的态度 第三节HEART式倾听的基本技巧 第十五章团体辅导共成长 第一节团体辅导概述 第二节成长性团体辅导 第三节高校成长性团体辅导实例 第十六章察言观行报危情 第一节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 第二节常见精神病性障碍的识别 第三节自杀倾向的识别与朋辈干预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序 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对人才要求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逐渐显现。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给广大青年学子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笼罩在“天之骄子”的光环下,在求职路上一次次碰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迷茫、抑郁和无奈,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专业应对。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未来发展和职业目标自我确定的重要时期。无论从横向与同龄其他青年群体相比较,还是从纵向与中学生相比较,大学生都是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实现中学与大学的衔接,对于学生整个大学期间乃至终生都非常重要。进入大学后,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容易陷入所谓“心理失衡期”。这是因为,大学新生刚刚远离自己的父母,怀着理想与渴望,踏上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自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从而直接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者,应对新生的心理进行分析,采取适当的措施,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健康成长状态。心理健康也是大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保证,具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才有利于日后的长远发展。已有的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如果存在发展上的缺陷,可能使以后长期存在情绪、行为和学业上的问题。因此,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对于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序 ·· 大学生心理成长导引 ·由湖北省心理学会和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大学心理辅导研究中心主任徐学俊教授主编的《大学生心理成长导引》,是作者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的成果。该书内容翔实、观点新颖、资料丰富。内容包括入门篇、自助篇、互助篇。书中阐述了心理健康的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层次与评定标准、自我的作用、情绪的特点和管理、如何应对压力、如何培养健全人格、改善人际交往的方法、如何学会爱与被爱、如何进行生涯规划、求职应聘的技巧等。书中对团体心理辅导作了概述并提供了成长性团体辅导实例,介绍了常见心理障碍、精神性疾病以及自杀倾向的识别与预警等内容。这在目前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中尚不多见,读来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该书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书中案例生动、具体,活动设计有很强的借鉴性。该书既可以作为学校心理健康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教材,亦可作为教师、学生及有一定阅读能力的青少年读者的案头书,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周宗奎 2009年5月于华中师大
文摘
版权页: 单相思的心理调适包括几个方面。首先,要划清爱情与好感的界限。对一个外貌、品行等条件很突出的异性产生好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爱情和好感绝不相同,一个人可以对很多人产生好感,但爱情是唯一和慎重的。爱情因刻骨铭心的强烈情感体验而弥足珍贵,好感却如正餐外的甜点,并不能真正打动心扉。如果不能很好地区分爱情和好感,贸然射出丘比特之箭,只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其次,不能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情人眼里出西施”是常有的事,单相思往往把对方想得过高,把自己看得太低,形成错觉。大学生要客观观察和多方面了解对方,获得爱情的真实信息。第三,用理智控制自己,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上。爱情是以互爱为基础的,一厢情愿的爱情不会有结果。与其虚耗青春,不如用理智控制自己,把精力用到学习和工作上。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爱情受挫而在其他方面取得巨大成绩。在事业上寻找乐趣,也是排遣爱情烦恼、转移注意力的好办法。 视野 茨威格在他的名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记录了一则悲剧式的单相思故事。故事主人翁著名小说家R接到了一封女人的来信,她向他诉说了十三岁时就开始的对他的爱情。信是这样写的:我亲爱的,那一天,那一刻,我整个地、永远地爱上你的那一天,那一刻,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从那刻起,从我感到了那柔和的、脉脉含情的目光以后,我就属于你了……你使我整个生活变了样。原先我在学校里学习并不太认真,成绩也是中等,现在突然成了第一名,我读了上千本书……因为我知道,你是喜欢书的……我以近乎顽固的劲头坚持不懈地练起钢琴来……因为我想,你是喜欢音乐的。 这个十三岁的女孩因为一个很普通的机会忽然堕入了情网,死心塌地要把自己的一切全部献给小说家R。这种感情无疑是很真诚的,但也是非理性的。我们已经从那女子的信中获知,如果引导得好,这种力量能使单相思者的行为发生大变化,如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为单相思是犯了什么大罪,或一口咬定单相思定然会使人堕落,是不正确的。
ISBN9787560992501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学俊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