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国学宝库(12DVD)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内容简介
《幼儿国学宝库》收录了《弟子规》、《论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古诗精选》、《历史典故》等经典国学!《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百家姓》史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让孩子更加了解中华人民古国的历史,懂得“家”的含义。 《千字文》承上启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千字文》是国学经典启蒙的第一本书,由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韵文,熔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知识于一炉,语言优美,脉络清晰,是最好的童蒙识字教材。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一部妇孺皆知的中国古典哲学巅峰之作。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晌,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弟子规》共有1080个字,讲了108个规矩。记者发现,《〈弟子规〉新解》并未对原文内容进行删节,而是在其中渗入了现代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用鲁天龙的话说:“希望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学习,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规范。 《唐诗》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第一碟 论语 01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0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03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04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0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06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07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08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09 子曰:“君子不器。” 10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11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 子曰:“过犹不及。” 13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14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5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弟子规 01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敎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02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03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04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05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06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07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08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09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10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11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过能改 归于无 倘揜饰 增一辜 12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13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14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15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16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第二碟 中华教子圣经 三字经1 01 人之初 02 昔孟母 03 养不教 04 玉不琢 05 香九龄 06 首孝弟 07 三才者 08 曰春夏 09 曰水火 10 曰黄道 11 曰江河 12 曰士农 13 地所生 14 稻粱菽 15 曰喜怒 16 酸苦甘 17 匏土革 18 高曾祖 19 父子恩 20 此十义 21 礼乐射 22 有古文 23 凡训蒙 24 论语者 25 作中庸 26 四书熟 27 有连山 28 我周公 29 曰国风 30 三传者 31 五子者 第三碟 中华教子圣经 三字经2 01 自羲农 02 夏有禹 03 汤伐夏 04 周辙东 05 嬴秦氏 06 光武兴 07 宋齐继 08 迨至隋 09 二十传 10 炎宋兴 11 舆图广 12 迨成祖 13 清世祖 14 道咸间 15 革命兴 16 史虽繁 17 读史书 18 昔仲尼 19 披蒲编 20 如囊萤 21 苏老泉 22 若梁灏 23 莹八岁 24 蔡文姬 25 唐刘晏 26 犬守夜 27 幼而学 28 人遗子 第四碟 中华教子圣经 百家姓1 01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02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03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04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05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06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07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08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09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第五碟 中华教子圣经 百家姓2 01 高夏蔡田 02 经房裘缪 03 包诸左石 04 荀羊於惠 05 井段富巫 06 全郗班仰 07 叶幸司韶 08 索咸籍赖 09 闻莘党翟 10 璩桑桂 11 温别庄晏 12 向古易慎 13 匡国文寇 14 师巩厍聂 15 曾毋沙乜 16 万俟司马 17 赫连皇甫 18 淳于单于 19 钟离宇文 20 亓官司寇 21 漆雕乐正 22 晋楚闫法 23 呼延归海 24 梁丘左丘 25 墨哈谯笪 第六碟 中华教子圣经 千字文 01 《千字文》起源 02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03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04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05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06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 07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08 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09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10 雁门紫塞 鸡田赤城 11 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 12 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 13 嫡后嗣续 祭祀烝尝 14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第七碟 精选唐诗故事集 春望 01 春望(杜甫) 02 长沙过贾宜宅(刘长卿) 03 嫦娥(李商隐) 04 泊秦淮(杜牧) 05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06 逢侠者(钱起) 07 息夫人(王维) 08 湘中(韩愈) 09 金谷园(杜牧) 10 山中寡妇(杜荀鹤) 11 蜀相(杜甫) 12 官仓鼠(曹邺) 13 登玄都阁(朱庆馀) 14 登鹳雀楼(王之涣) 15 望庐山瀑布(李白) 16 黄鹤楼(崔颢) 17 八阵图(杜甫) 18 峨眉山月歌(李白) 19 送人游岭南(戴叔伦) 20 燕昭王(陈子昂) 21 望天门山(李白) 22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23 望洞庭(刘禹锡) 24 登岳阳楼(杜甫) 第八碟 精选唐诗故事集 咏鹅 01 咏鹅(骆宾王) 02 题诗后(贾岛) 03 别董大(高适) 04 赠汪伦(李白) 0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06 登科后(孟郊) 07 绝句(杜甫) 08 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09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 10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 11 菊花(元稹) 12 清明(杜牧) 13 军城早秋(严武) 14 早发白帝城(李白) 15 焚书坑(章碣) 16 野望(王绩) 17 西施滩(崔道融) 18 乌衣巷(刘禹锡) 19 汴河怀古(皮日休) 20 何满子(张祜) 21 咏史(高适) 22 赤壁(杜牧) 23 马嵬坡(郑畋) 24 题菊花(黄巢) 第九碟 学古诗 01 赞画 02 望岳 03 野望 04 元日 05 登幽州台歌 06 清平调 07 望月怀远 08 秋夕 09 金缕衣 10 登岳阳楼 1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2 前出塞 13 送别 14 无题 15 花影 16 峨眉山月歌 17 宿建德江 18 喜见外弟又言别 19 春夕 20 菊花 21 秋思 22 终南望余雪 23 咏柳 24 寻隐者不遇 25 花非花 26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7 望夫石 28 芙蓉楼送辛渐 29 雁门太守行 30 寄人 31 赠少年 32 题乌江亭 33 旅夜书怀 34 望天门山 35 题临安邸 36 秋词 37 和张扑射塞下曲 38 使至塞上 39 登高 40 塞下曲 41 观书有感 42 破山寺后禅院 43 蜀相 44 菜莲曲 45 春望 46 离思 47 游山西村 48 登科后 49 台城 50 春草 51 春日 52 蜂 53 竹枝词 54 哥舒歌 55 山居秋暝 56 武侯庙 57 幼女词 58 独望 59 曲池荷 60 劝学诗 61 夜雨寄北 62 答人 63 一望二三里 64 月下独酌 65 江村即事 66 江畔独步寻花 第十碟 经典背后的故事A 01 车胤囊萤 02 蔡文姬幼通音律 03 赵姓的由来 04 王充迷书 05 黄香温席 06 羊羔跪乳 07 孝感动天 08 二子乘舟 09 节南山 10 酌 11 高山流水遇知音 12 仓颉造字 13 结草衔环 14 洛神的故事 15 《滕王阁序》的故事 16 伊尹助商 17 段太尉的故事 18 伏羲氏创八卦 19 苏轼与《赤壁赋》 20 沈括与《梦溪笔谈》 第十一碟 经典背后的故事B 01 武松醉打蒋门神 02 三英战吕布 03 火烧琵琶精 04 高老庄 05 狸猫换太子 06 王冕画荷 07 瞳人语 08 画皮 09 大人国 10 得失金刚经 11 祁奚荐贤 12 孔子与颜回 13 刚勇耿直的子路 14 奕秋 15 百金药方 16 释迦牟尼的故事 17 慈善的乌龟王 18 孔雀王的故事 19 木匠与画家 20 白香象的故事 第十二碟 华佗拜师 01 临危不乱的太子 02 煮斧头 03 华佗拜师 04 一休搬石头 05 侦探小说家遇盗 06 聪明的小兔子 07 海瑞审石头 08 徐文长取礼物 09 智难时迁 10 捉小偷 11 狼和马驹 12 聪明的孩子 13 鲁班制伞 14 米开朗基罗“修改”雕像 15 妙计娶公主 16 公羊吓走大黄狗 17 让小偷自首 18 添字得驴 19 岳飞沙盘学写字 20 智斗强盗 21 谁偷了毛驴
编辑推荐
《幼儿国学宝库》是当今少年儿童必修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中国之学,中华之魄,送给孩子最好的、最受欢迎的国学读物!
出版社湖北音像艺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