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元研究系列丛书: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心理学研究 [平装] 978751612818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教育技术学元研究系列丛书: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心理学研究》从心理学的微观视角,采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网络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全书首先总结了青少年网络生活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选取了青少年网络生活中的四个主要行为,即网络自我调节学习,网络交友中的自我表露,观看网络动漫和接触网络电子游戏等,分别深入地探讨了青少年的各个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青少年发展的不同影响。
编辑推荐
《教育技术学元研究系列丛书: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心理学研究》考虑到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相关学科,适合用作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专业参考书,同时也适合用做一线教师和青少年家长的网络教育参考书。
作者简介
范丽恒,1977年生,河南西平人,应用心理学博士,河南大学副教授,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教师期望效应研究》专著一部,译著《质性研究访谈》一部,参编教材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青少年网络生活现状 第一节青少年网络使用概况 第二节青少年网络生活现状 第三节本书的整体研究设计 第二章网络环境下的自我调节学习 第一节文献综述 第二节问题提出和总体研究设计 第三节超文本环境中自我调节学习特征的研究 第四节超文本学习环境中差生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干预研究 第五节结论与展望 第三章网络交友的自我表露 第一节文献综述 第二节总体研究设计 第三节大学生与网友自我表露的现状调查 第四节大学生与网友自我表露问卷的编制与特点研究 第五节大学生对网友的自我表露与自我意识、孤独感的关系 第六节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四章 网络动漫的特点及其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第四节总体研究设计 第五节动漫暴力内容分析 第六节动漫中的暴力内容对初中生攻击性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第七节动漫重度收视者与非动漫收视者两类被试内隐和外显攻击性的实验研究 第八节研究启示 第九节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五章暴力网络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第四节暴力电子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短期效应研究 第五节暴力电子游戏接触程度对被试内隐和外显攻击性的影响 第六节研究启示 第七节研究结论与展望 附录 附录2—1 循环系统相关概念配对任务试卷(样例) 附录2—2 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编码表(样例) 附录2—3循环系统相关知识开放式试卷编码表(样例) 附录2—4主试操作要求 附录2—5 自我调节学习宏观过程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散点图 附录2—6 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日记(样例) 附录3 大学生与网友自我表露问卷的项目区分度 附录4动漫暴力内容分析编码表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力色情漫画、色情影片以及动画,因此日本的政治家龟井静香希望能禁止这些令人不快的内容,她表示“这些完全没有文学或教育性的动漫,仅是为了呈现残酷的暴力镜头而拍摄制作,成年人应该为此负责”,这次的事件让成年人重新思考关于这类动漫的某些政策,以及他们是否仅因这些影片能够赚钱就允许它们的存在。 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有5亿青少年,其中5—25岁的青少年是动漫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消费动漫游戏产品的习惯和经历。在广东对“你喜欢动漫吗”的大型调查中,有84.9%的青少年喜欢或者较喜欢。近一半的人接触动漫的时间是5—10年,而接触动漫10年以上的也有10.3%。(邓智平,2007)今天在中国,动漫已不止在孩子中流行,在青少年中喜爱动漫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日本动漫之流行已达到了“火爆”的程度。据最近一次调查,我国大陆每年由14—30岁个体所完成的动漫相关消费总额已超过13亿元人民币,与洗发水的消费大致相当。大街小巷,出售、出租动漫制品的商店、书报亭随处可见,其热销程度不亚于任何一种时尚流行商品(何英,2005)。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郭虹为研究中国动画的传播现状而对北京、上海两地10—22岁的个体进行市场调查显示上海受访者“经常看”和“有时看”动画的合计达到93.3%,北京的大学受访者中有70%有观看行为,高中、初中组中有80%,小学组中有90%。两地受访者平均每周观看动画2.72次,平均每次29.5分钟。对动画片的兴趣,上海表示兴趣不大的只有极少数,有63%的人表示兴趣很大或者比较大,北京的数据是59%。由此可见,动漫是如今我国青少年频繁接触且非常感兴趣的内容(郭虹,2003)。 动漫暴力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动漫又是青少年如此重要的文化消费产品,动漫暴力的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还不够重视。纵观以往研究,我们发现之前对媒体暴力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影、电视对人的负面影响上,近几年来有关暴力电游的负面影响研究开始增多,而有关暴力歌曲的影响研究刚刚起步。在国内,目前大部分心理学研究者对动漫暴力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提到动漫就觉得是小孩子的玩意儿,其中的暴力内容不值一提,这一点从相关研究的匮乏可见一斑。
ISBN978751612818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范丽恒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