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儿童教育专家为广大家长提供的教子宝典,从宝宝的真实内心、身心发展特质、人际关系表现、心智、性格与心理、“怪癖”、教养难题等方面,对宝宝成长过程中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进行解析,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宝宝。
本书语言温馨亲切,案例生动有趣,方案具体实用,让家长在短时间内读懂宝宝的心,准确把握宝宝的心理,给予宝宝最贴切、最实际的心理援助,帮助宝宝身心健康成长,还宝宝一个愉快幸福的童年。
家长们翻开本书,不光可以了解0~1岁宝宝的内心世界,同时还能从心理学视角发掘深层次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读懂宝宝的心,才能羸得宝宝的心,才能与宝宝有效沟通,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幼儿家长必看的0~3岁幼儿心理学指导书。
把握0-3岁幼儿性格养成关键期, 用心去倾听宝宝的内心世界,做宝宝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才能让宝宝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作者简介
张卫东,1953年出生,妇产科主任医师。全国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官,河北省卫生系统高级评委。近年来共发表论文近百篇,参与多部著作撰写。其作品:《父母不可不知的118个育儿细节》。 目录
part1父母影响宝宝的一生
说话的语气——父母的语气影响宝宝一生/11
气质的培养——宝宝的气质可以选择/15
人际智能——从小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19
性格培养——父母的态度影响很大/23
注重细节——细节对宝宝心理影响重大/27
坚持母乳喂养——让宝宝体会浓浓的母爱/32
父亲的爱——宝宝心智健康的守护神/36
part2留意千变万化的面部表情
瘪嘴就掉眼泪——宝宝怎么那么爱哭/41
嘟嘴皱眉——宝宝过得好委屈呀/45
满脸笑容——宝宝真的好开心/49
脸变得真快——初生宝宝的百变表情/54
玩弄舌头、吐泡泡——宝宝在自娱自乐/58
张着小嘴笑——宝宝健康、聪慧的表现/62
part3了解宝宝奇妙的肢体语言
“手舞足蹈”——宝宝的“舞蹈”在说话/67
小脚丫大智慧——宝宝的脚丫会思考/71
丰富的手势——宝宝也会妙趣手语/76
小眼睛亮晶晶——宝宝的眼神有秘密/81
捏着小拳头——宝宝需要开拳了/86
挥动手臂——宝宝肢体表达更方便/90
part4破译宝宝的性格密码/94
不听妈妈的话——宝宝也有小心思/95
酷酷的宝宝——宝宝怎么突然不理人了/99
吃饭不专心——宝宝进食的潜规则/103
玩手玩脚玩耳朵——宝宝的潜意识/108
自我保护——宝宝进入“认生期”了/113
宝宝太黏人——宝宝进入分离焦虑期/117
睡觉时的笑——宝宝是在做梦吗/121
表情严肃——宝宝也许是缺铁/125
part5接受宝宝的情绪反应
家里的“夜哭郎”——宝宝可能是缺钙了/131
喜怒哀乐——要及时回应宝宝的情绪/135
摇头或挠耳——宝宝可能患了中耳炎/139
长期流涎——宝宝可能患口腔溃疡/143
受创伤了——妈妈保护好宝宝吧/147
爱上他不爱你——宝宝愿意跟满足自己的人/151
坐立不安——宝宝是也许有多动症/156
嫉妒心理——宝宝正常的情绪反应/160
part6读懂宝宝感知世界的行为
每天都有新动作——宝宝的运动能力在发展/165
睡觉踢被子——宝宝的本领真大/170
啃吃手指头——宝宝怎么那么爱吃手/175
大哭大闹——宝宝是在寻求父母的帮助/179
小嘴咬人——宝宝在发泄情绪呢/184
part7读懂宝宝探索世界的行为
我不想走路——宝宝要妈妈抱抱/189
安睡到天亮——从宝宝睡眠习惯看健康/194
拉拉扯扯——宝宝总喜欢拽头发/198
乱撞头脑——宝宝在宣泄情感/202
乱扔东西——宝宝独特的学习方式/207
闹觉——这可能不是宝宝的错/211
妈妈好疼呀——宝宝吃奶总会咬乳头/216
匍匐前进——爬行的宝宝会更聪明/220
翻山越岭——爬高是宝宝的天性/224
part8宝宝如何与世界交流
宝宝总是啼哭——掌握宝宝丰富的哭声/229
哭闹过度——妈妈要有足够的耐心/233
咿呀咿呀——怎样正确与宝宝交流/237
学说话——宝宝最初的智力活动/241
高音与低音——音调里隐藏着小秘密/245
“啊、啊”地尖叫——宝宝在练习发声呢/249
不喜欢洗澡——宝宝开始不听话了/253
我会跟着做——宝宝开始模仿学习/258
part9读懂宝宝的生活需求
吃奶不专心——宝宝总是吃吃停停/263
吃辅食了——尝试添加宝宝的食物/267
萌生第一颗牙——宝宝艰辛的准备/271
想要翻身——妈妈快帮帮宝宝吧/275
溢奶和吐奶——宝宝是不是吃得过饱/279
增减衣服——怎么知道宝宝的冷热/283
宝宝宝常打哈欠——可能是缺氧了/288
哼哼唧唧——宝宝总睡觉不消停/292 序言
“哇——哇——哇——”,宝宝响亮的哭声打破了寂静,他脱离温暖的母体,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看着自己可爱的宝宝,妈妈忘记了生宝宝时的镇痛,她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一刻,全家都沉浸在宝宝出生的喜悦当中。然而,喜悦过后,父母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陪伴宝宝成长,让宝宝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
宝宝就是父母合写的一本书。这本书很奇妙,很有趣,有很多内容需要去解读,去理解。如果父母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肯定难以读懂这本内容丰富多彩的书。宝宝就像一轮充满诗意的太阳,在他的光辉照耀下,父母会感到无比地幸福,同时也会手忙脚乱。但只要父母拥有足够的细心、耐心,再加上足够的爱心,就能与宝宝建立亲密的感情。
父母是宝宝真正的启蒙老师,宝宝的性格、气质、智力等都会受家庭的影响。那么,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培养宝宝,让宝宝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就成为了父母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接触宝宝最多的人,也是和宝宝交流沟通最多的人,宝宝学到的知识、技能,以及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基本上都受到父母的影响。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宝宝模仿的对象。宝宝的气质、性格、心智等,都需要父母精益求精,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让宝宝形成健全的人格。
父母在面对妙不可言的小生命时,会有一种莫名的幸福和感动,但同时无数妈妈也会犯难,因为宝宝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宝宝总是哭闹,是饥饿了?尿尿了?还是受到惊吓了呢?宝宝又哭闹了,是困了?累了?还是烦闷了?宝宝的行为让很多妈妈无所适从。不过,无论宝宝哭闹、微笑还是尖叫,这一切都是在向妈妈诉说着什么,是宝宝在表达自己的需求。宝宝的这种语言,我们将其称之为“婴语”,在宝宝学会用完整的声音语言表达之前,父母必须掌握好这门新的语言,它包括身体语言、心理语言和行为语言。“婴语”是宝宝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语言,读懂“婴语”是父母了解宝宝身心状态的桥梁。
初生的宝宝不会用语言表达,但是父母可以通过表情粗略了解宝宝的需求。如宝宝咧嘴笑,表示兴奋和喜悦;宝宝瘪嘴,表示生气和受委屈了;宝宝撅着小嘴,可能尿尿了;宝宝吐舌头、吐泡泡,自娱自乐,那是宝宝在说“别管我,我自己玩得很开心!”;宝宝咬牙切齿,顿时变成“红脸关公”,那是宝宝大便了;喂奶时,宝宝眼神散漫,一副懒洋洋的样子,那是宝宝吃饱了,想要休息了。为此,父母要学会破译这些丰富的表情“密码”,才能更好地满足宝宝的生理和心理诉求。
宝宝出生不久后,会展现各种肢体动作和表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肢体动作和表情会越加丰富,那是因为宝宝的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这时妈妈会发现,宝宝没有以前那么听话了。其实很多动作都是宝宝的潜意识,妈妈要读懂宝宝的心理活动,以便破解宝宝的性格奥秘,及早发现宝宝不好的性格,并且及时纠正。
不满1周岁的宝宝,除了表情语言,就是肢体语言了。肢体语言除了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其实也是在向父母传递心里的想法。比如宝宝睡觉不安稳时,会迷迷糊糊地揉眼睛,揉鼻子,这时宝宝虽然没有睁开眼睛,但是心中想要得到妈妈的抚摸,以获得安全感;宝宝独自玩耍时,会吐着泡泡,吐着舌头,这表示宝宝正玩得开心,不想要妈妈打扰;随着宝宝年龄增加,宝宝会把手指放入口中吮吸,可能是他们饥饿了。随着身体的逐渐发育,宝宝的控制意识不断增强,会有意识地挥动手臂,手指能自由伸展,并能灵活地抓住小物体。有时候,宝宝会眯着眼睛,而且还会向妈妈抛媚眼呢!其实,宝宝的很多肢体动作都是在发出需求的信息,妈妈应该从他们的肢体动作上寻找答案,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任何事物对宝宝而言都是新鲜的,宝宝始终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每天都在感知和探索着这个未知的世界。宝宝一天天长大,每天都在进步,也都在学习和掌握新的动作。宝宝出生8周左右,原本握成拳头的小手会逐渐打开,有意识地抓身边的物体,等成长到将近1周岁时,宝宝会尝试着往高处攀爬了,而且逐渐学会一拐一拐地走路,探索和控制外界事物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感知和探索世界是小宝宝的天性,此时,父母应当给宝宝一定的自由空间,应该引导宝宝,激发宝宝的运动力和创造力,使宝宝不断学习和进步。
养育孩子是父母毕生的使命,尤其是在宝宝1周岁前,他们的头脑发育最迅速,学习能力也最为强大,也就是说,宝宝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宝宝妙趣横生的无声语言可能囊括着丰富的信息,隐藏着无尽的秘密。妈妈需要认真聆听宝宝的内心世界,与宝宝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读懂宝宝的喜、怒、哀、乐,并精心呵护还可爱的脆弱的小生命。
我们总结及养育宝宝的先进经验,希望妈妈们把养育小宝宝的事情变得简单,简单,再简单,不再觉得抚养宝宝是件很难的事情,相反地,而是一种快乐的体验。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也会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自身的特质。所以,妈妈们在从书中借鉴成功经验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宝宝自身的特点,用心去倾听宝宝的内心世界,让宝宝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郝言言、苏文涛、薛英祥、薛翠萍、唐传汉、唐文俊、王春晓、史霞、马牧晨、邵莹、石柳、李青、赵艳、唐正兵、张绿竹。
文摘
版权页:
妈妈在哺喂的时候,千万别急躁,尽量为宝宝提供足够的爱抚,如轻轻地抚摸宝宝的头部、面颊等,并轻轻地叫名字。
如果宝宝是人工喂养,要注意挑选合适的奶嘴,不要过大或过小,这样宝宝才能更好地吸食,转移宝宝吸手指的注意力。
宝宝睡醒以后,不要让他长时间待在在小床上。因为如果没有人在身旁,他会感到很无聊,于是会把手放进口中吸吮。
在宝宝吸吮手指头时,可以叫他玩动手游戏,让双手忙碌起来,以转移其注意力,这样就能避免宝宝吸吮手指头了。
父母多陪陪宝宝。父母应该多搂抱、多陪伴自己的宝宝,弄清宝宝的各种要求,尽可能满足他的需要。在睡觉前可以为宝宝讲些轻松愉快的故事,或者轻唱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宝宝愉快地入睡,并让他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幸福感。
伙伴多多,活动多多。父母可以让宝宝多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鼓励他广交朋友,多接触外面的新鲜世界;为宝宝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尽量不让他一个人闲着,这样他就想不起来吃手了。
可以为宝宝准备些吃的东西。发现宝宝吃手指头时,可以给他一块磨牙饼干,让宝宝慢慢地啃啃,也可以让其含住奶嘴或磨牙棒,不让他吮吸手指。
为宝宝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氛围。父母最好为宝宝制造一个温暖、舒适、宽松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让宝宝快乐成长。
ISBN |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张卫东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