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礼仪与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多次深入基层,蹲点调研,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扎实、细致、艰苦地研究工作,基本找准目前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和方略。在论证方法上,采用先述古人风俗之源起,以作今日风俗之镜的方法,先从周代礼仪说起,以古鉴今,多有创新之处。《古代礼仪与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共十章节,内容包括古代礼仪与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概论、生辰、名字和寿诞习俗、居家礼仪、交际礼仪等。
编辑推荐
《古代礼仪与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古代礼仪与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概论
第一节民俗礼仪的概念、起源和形成
一、礼仪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民俗的起源与形成
三、礼仪制度的起源及主要作用
四、借鉴古人经验,启迪今人智慧
第二节周代的国人教育和君子风度的培育
一、周人的国人教育与宴会礼仪
二、周人的儒雅风范
第三节当代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直接影响物质文明提高
二、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素质的提高
第二章生辰、名字和寿诞习俗
第一节出生时辰和洗礼
一、时辰
二、洗礼
三、洗礼面和喜面酒
第二节生日和寿诞
一、生日
二、寿诞庆贺
第三节命名
一、命名原则
二、命名的礼仪规范
三、名字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抓周
一、抓周的含义
二、抓周习俗传承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居家礼仪
第一节居室
一、居室坐次
二、居室伦理
第二节安居
一、宅舍安全
二、防盗
三、防火
四、人身安全
第三节起居
一、敬顺
二、晨省、昏定
三、衣、食、住、行和节日
第四节尊长
一、亲子问:严而慈
二、兄弟间:友与恭
三、男女间:有别
四、夫妻间:义与顺
第五节庭扫
一、卫生与驱邪
二、庭扫礼仪
第四章交际礼仪
第一节交际的基本礼节
一、举止
二、称谓
第二节宴礼
一、邀客、陪客与男女有别
二、座位与座次
三、酬酢
第三节拜谒
一、百姓间的拜访
二、士、官拜访
第四节庆贺
一、贺寿
二、乔迁之喜
三、来子之喜
第五节乡礼
一、乡交往礼
二、乡饮酒礼
第五章婚姻礼俗
第一节古代婚姻概况
一、古代婚姻沿袭状况
二、古代典籍中有关婚礼的论述
三、古人现实中的婚姻态度
第二节近现代农村婚姻状况
一、清末民初及新中国建国前夕婚姻状况
二、当代婚姻礼俗
第六章终养、丧葬及祭杞
第一节养老
一、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当代农村养老现状
第二节丧葬
一、丧葬的起源、沿袭和各种习俗
二、薄葬之风
第二节近现代的丧葬礼
一、丧葬基本程序
二、各种葬品和祭且
第三节祭祀
一、祭祀之礼的源起
二、祭祀的主要对象
三、祭祀的主要节日
四、祭祀的意义
第七章生态文明保护与新村建设
第一节古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一、周人的自然情结
二、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与自然同处于大化流程之中
三、孟子的生态均衡和保护思想
第二节古人自然观对今人的启示
一、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
二、建立生态和谐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农村新居建设与规划
一、古人对居住环境的重视与选择
二、当代新农村重建民居和搬迁问题
第八章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一、农民彻底解决了温饱和安居
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三、医疗、养老条件的改善
四、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
第二节当前农村乡风文明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敬老传统美德丢失
二、婚丧嫁娶,攀比之风严重
三、贿选成风,
四、赌博和上网成瘾
五、宗教迷信和酗酒风泛滥
六、传销风时隐时现
七、轻率对待婚姻
八、低俗歌舞盛行
九、行业不正之风抬头
十、农村小学校址设置有待优化
第三节典型案例剖析
一、许昌县尚集镇东街村的孝媳妇
二、乡村养老的几种类型
三、赌博典型案例
四、迷信宗教,延误疾病治疗
第九章新农村乡风文明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略(上)
第一节周代以德治国的成功经验
一、周人教化殷民的经验和民风的转化
二、严明法纪,坚决扭转颓废、酗酒之风
第二节建设新农村良好乡风的具体措施
一、各级领导务必充分重视乡风文明建设
二、采取得力措施,培育良好的乡风习俗
第三节重视家庭教育,培育尊老爱幼社会风尚
一、教育子女懂孝悌,从家教做起
二、中国历史上教子有方的贤母
三、担负起父母的教育责任,做称职的父母
四、定期开展好儿媳、好公婆评选活动,营造和谐家庭
五、对不孝敬父母者,予以法制干预
第四节正确对待婚姻问题
一、模范遵守婚姻法,抵制不良风气侵袭
二、继承古代优良传统,培育高尚、祥和的婚姻风尚
第十章新农村乡风文明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略(下)
第一节农村基层干部民主选举制度实施方略
一、民主选举制度的管理
二、规范群众监督机制
三、干部教育和激励
第二节迷信之风和宗教信仰问题的处理
一、正确引导群众信仰问题
二、古代宗教问题处理经验借鉴
三、信仰与守法
第三节新村建设与村容整洁问题
一、生态文明与环境保由
二、将公厕建设排在议事日程 文摘
版权页:
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素质的提高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培育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乡风文明建设将有利于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农村经济宽裕,农民过上小康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乡风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个根本,通过多种方式,使科学文化整体素质较低的农民不断培育向上精神、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提高觉悟,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乡风文明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知识技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知识技能是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升观念的重要保证,通过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致富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
ISBN | 9787534836527 |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作者 | 刘玉娥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