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外科临床诊疗工作中,围术期管理十分重要,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王义生、王岩、赵定麟、袁文编写了《骨科围术期管理(脊柱卷)》分为12章,主要阐述脊柱外科损伤与疾病的手术技巧和围术期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事项。每一章节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管理三部分,介绍了围术期管理的原则,包括各种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麻醉、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术后处理与并发症防治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骨科围术期管理(脊柱卷)》内容丰富、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实用性强。适用于骨科专业医师的临床实践需要,尤其可作为指导年轻骨科医师的重要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
王义生、王岩、赵定麟、袁文编写了《骨科围术期管理(脊柱卷)》,分为12章,主要阐述脊柱外科损伤与疾病的手术技巧和围术期处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事项。每一章节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管理三部分,介绍了围术期管理的原则,包括各种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麻醉、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防治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尤其注重阐述了周密计划、术前准备、如何避免失误的手术要点、术中术后防治各种可能的并发症。这些内容来自于一大批国内著名骨科专家编著者,他们参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工作中的宝贵经验撰写而成。本书内容颇为丰富,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实用性强。希望对广大骨科医师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尤其希望年轻医师读后有所收益。 作者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前任主任。现任郑州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河南省股骨头坏死诊治中心主任,河南省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兼关节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颈椎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与骨坏死学组副主任委员,CSOS、SICOT、APAS、SAS、ICSS等国际学会理事,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委员会河南省分会理事长,河南省脊柱脊髓损伤学会会长,河南省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等26家期刊编委或常务编委,《Journal of Arthroplasty(中文版)》副主编。
1999—2002年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疗中心骨科研修。从事骨科工作37年,研究方向为股骨头坏死、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1982年在国内首创骨内高压症研究,1997年率先成功制作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证明酒精中毒是骨坏死的一个确定病因。
目前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6名。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33篇,其中SCI收录22篇。参与著书18部。获科技成果奖16项。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卫生科技领军人才、“十一五”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荣获两届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骨科主任。现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太关节外科学会(APAS)主席,美国脊柱外科杂志《Spine》副主编,美国关节外科杂志《Journal of Arthroplasty》合作主编,国际脊柱侧弯SRS学会Active Fellow,美国髋关节外科(American Hip Society)荣誉会员,SICOT,EFFORT Corresponding Member,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客座教授。《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国骨伤》杂志副主编。
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项,201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评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全国青联授予的“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作为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的学科带头人,专科方向主要以人工关节置换、颈椎病及脊柱侧凸矫形的治疗为重点,是国内完成上述手术最多的医生之一,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部分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完成多项国家“863”重大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重大专项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3篇。培养硕士10人,博士35人,博士后6人,专科医师350多名,其中很多人已成为各地医院的技术骨干。申请12项国家发明专利(含两项PCT国际专利),其中10项已获发明专利授权。作为中央保健组成员,曾多次圆满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及治疗任务。赴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第一线,两次荣立一等功,2010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2012年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目录
第1章脊柱损伤
第1节上颈椎损伤
一、枕寰关节损伤
二、寰椎骨折(Jefferson骨折)
三、单纯性寰枢椎脱位
四、伴齿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
五、伴齿突骨折的寰枢椎后脱位
六、绞刑架骨折(Hangman骨折)
七、上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
第2节下颈椎损伤
一、颈椎骨折
二、颈椎脱位
三、颈椎骨折并脱位
四、颈椎单侧及双侧小关节脱位(小关节交锁)
五、颈椎椎板骨折
六、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
七、无放射学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
第3节颈胸交界段损伤
一、经胸骨入路脊髓减压内固定融合术
二、后路颈胸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
第4节胸腰椎损伤
一、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二、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或骨折并脱位
第5节跳跃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后路内固定术
第6节椎体压缩骨折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
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第2章脊柱疾患
第1节颈椎疾患
一、颈椎病
二、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三、颈椎不稳症
四、颈椎管狭窄症
五、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六、颈椎黄韧带骨化症
第2节胸椎疾患
一、胸椎管狭窄症
二、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三、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四、胸椎间盘突出症
第3节腰椎疾患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腰椎管狭窄症
四、下腰椎不稳症
五、腰椎滑脱
第3章脊柱侧凸
第1节特发性脊柱侧凸
一、婴儿型、少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
二、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凸
第2节成人脊柱侧凸
一、前路固定融合术
二、后路固定融合术
三、前后路联合融合术
第3节严重脊柱侧凸
一、前路手术
二、后路手术
三、严重后凸型脊柱侧凸矫正术
第4节先天性脊柱侧凸
一、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术
二、前后路联合入路半椎体切除矫形术
三、脊柱截骨矫形融合术
第5节特殊疾患脊柱侧凸
一、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矫形术
二、马方综合征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三、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矫形术
四、脊柱侧凸伴发chiari畸形矫形术
五、成骨不全性脊柱侧凸矫形术
第6节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神经监护
一、诱发电位在术中监护中的意义
二、术中影响诱发电位的因素
三、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四、运动诱发电位
五、术中肌电图
六、常见注意事项
第7节脊柱侧凸的非融合技术
一、生长阀固定技术
二、胸廓扩大成形术
第4章脊柱后凸
第1节先天性脊柱后凸
第2节脊柱后凸(青年性驼背)
一、后路矫形融合术
二、前路松解后路矫形融合术
第3节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一、Smith-peterson截骨矫形融合术
二、后路经椎体截骨矫形融合术
三、颈椎截骨术
第4节结核性后凸
一、前路减压矫形内固定融合术
二、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融合术
三、前后路联合矫形内固定融合术
第5节严重脊柱后凸
第5章脊柱畸形
第1节颈部畸形
一、寰枢关节先天畸形性脱位的前路手术
二、颈肋畸形切除朱
三、先天肌源性斜颈
四、寰椎沟环畸形切除术
第2节腰骶部畸形
一、脊膜膨出修补术
二、移形脊椎切骨减压术
三、移形脊椎融合术
四、半椎体畸形
第3节脊髓拴系综合征终丝切断术
第6章脊柱化脓性感染
第1节原发性脊柱化脓性感染
一、椎旁脓肿引流术
二、椎板切除硬膜外脓肿引流术
三、窦道切除病灶清除术
第2节脊柱手术后化脓性感染病灶清除术
第7章脊柱结核
第1节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
一、上颈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术
二、下颈椎椎体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术
三、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四、胸腰段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
五、下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腰3~5)
六、腰骶段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
七、骶椎和尾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第2节脊柱结核并发截瘫的手术治疗
一、后路脊髓减压术
二、前方或前外侧脊髓减压术
第3节脊柱结核前路融合内固定术
第4节脊柱结核后路融合内固定术
第5节前路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
第8章脊柱肿瘤
第1节上颈椎肿瘤切除术
一、经口咽入路上颈椎肿瘤切除重建术
二、经颈前咽后入路上颈椎肿瘤切除重建术
三、枕颈后入路上颈椎肿瘤切除重建术
四、前后联合入路上颈椎肿瘤切除重建术
第2节下颈椎肿瘤切除术
第3节颈胸交界段肿瘤切除术
一、经胸骨入路肿瘤切除术
二、经锁骨入路肿瘤切除术
第4节胸椎肿瘤切除术(胸3~12)
第5节胸腰段肿瘤切除术(胸11~腰2)
第6节腰椎肿瘤切除术(腰3~5)
第7节骶骨肿瘤切除术
一、骶骨肿瘤切除术
二、人工骶骨置换术
第8节后路大块全脊椎切除术
第9节椎管内肿瘤切除术
一、椎管内硬膜外肿瘤切除术
二、硬膜内脊髓外肿瘤切除术
第9章痉挛性脑瘫及脊髓前角灰质炎后遗症的外科治疗
第1节痉挛性脑瘫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第2节脊髓前角灰质炎后遗症的外科治疗
一、股四头肌瘫
二、肌腱、筋膜切断及延长术
三、关节固定术
第10章脊柱内窥镜微创技术
第1节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术
第2节胸腔镜下胸椎间盘切除术
第3节腰椎间盘镜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术
一、内窥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
二、内窥镜下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
第4节腰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第5节腰椎间盘镜下腰椎管狭窄减压术
第11章脊柱非融合技术
第1节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第2节人工腰椎髓核置换术
第3节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
第4节腰椎棘突间非融合内固定技术
一、静态系统的腰椎棘突间非融合内固定技术
二、应用动态系统的腰椎棘突间非融合内固定技术
第5节经椎弓根固定的非融合内固定技术
第12章脊柱翻修术
第1节颈椎翻修术
一、上颈椎术后翻修术
二、颈椎创伤前路术后翻修术
三、颈椎病前路术后翻修术
四、下颈椎后路术后翻修术
五、下颈椎肿瘤术后翻修术
第2节胸椎及胸腰段翻修术
一、胸椎及胸腰段前路术后翻修术(胸1~腰2)
二、胸椎及胸腰段后路术后翻修术(胸1~腰2)
第3节腰椎翻修术(腰3~5)
一、腰椎创伤术后翻修术
二、腰椎退行性疾患术后翻修术
三、腰椎畸形(滑脱症)术后翻修术
第4节脊柱侧凸矫形术后翻修术
参考文献
后记
ISBN | |
---|---|
出版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义生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