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与未来:中国黄金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平装] 978750475108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变革与未来:中国黄金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是“黄金大趋势书系”之一。这些专业性、针对性极强的文章,涵盖了一年来国内外黄金矿业、黄金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先进管理经验、影响金价变化因素、投资路径及风险评析等多方面内容,旨在为广大黄金业者提供一部可供借鉴的专业“秘籍”。
编辑推荐
《变革与未来:中国黄金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是一本汇编作品,中国黄金报社、中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近年来发表在《中国黄金报》上的优秀文章进行了筛选,并提炼出黄金行业的一个永远不变的话题——管理与成本,并分门别类地加以展示,让读者从新闻的角度去审视中国黄金产业的发展与变革。
名人推荐
“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要牢固树立绿色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争做绿色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守望者,努力开创资源型企业生态文明和社会责任建设的新局面。”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中金国际首席执行官 宋鑫 “管理企业一定要把理论与企业的客观实际进行良好的嫁接。这就是创新的思想——寻找一种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 ——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 陈景河 “黄金作为战略物资,事关国家金融安全,为推动中国黄金工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应当在政策层面上,给予黄金企业相关扶持。” ——招金集团董事长 路东尚
目录
第一章政策解读 新方向新高度新视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推动我国黄金行业未来发展的十大关键词 第二章高端访谈 国内部分 面向世界为中国黄金搭建广阔舞台——访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中金国际首席执行官宋鑫 招金换档过冬记——专访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路东尚 无国界的紫金——对话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陈景河 路东尚在第八届中国黄金与贵金属峰会上发表演讲——金市将进入剧烈振荡新周期 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海外并购机会更多一点 打造湖南黄金企业的“旗舰”——专访湖南黄金集团公司董事长黄启富 没有干不成的事业没有永远落后的企业——专访中国黄金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奇国外部分 “魔咒”如何解除——巴里克黄金公司CEO杰米·索卡尔斯基“支招”金企应对投资者 围绕价格建立发展战略——专访哈莫尼黄金公司首席执行官格雷厄姆·布里格斯 黄金正在变成一种短缺资源——专访金田黄金公司首席执行官尼克·霍朗德 开启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新模式——专访第一黄金(GoldOne)代理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查德威克 金川的非洲策——专访维西维斯铂金公司首席执行官高建科 以铜为基础多元化发展——专访赞比亚联合铜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穆克拉·穆允达 “跌穿底部”现象是独特的买人机会——专访Sentry投资公司经理乔恩·凯斯 中国矿企在非洲面临巨大机遇——专访非洲矿业大会高级副总裁乔纳森·穆尔 坦桑尼亚有充足资源待开采——专访坦桑尼亚能源与矿业部部长S.莫洪戈 机遇与挑战并存——专访坦桑尼亚能源与矿产部矿业咨询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卡西西拉 克服“恐惧论”与“无忧论”——专访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 多元化开发矿产资源——专访赞比亚矿业、能源及水资源开发部副部长里察德·穆素库瓦 十足信心改善营商环境——专访赞比亚开发署主任安德鲁·基浦维德(AndrewChipwende 第三章深度观察 新高峰展现强大生产力——2012年我国黄金产量结构分析 黄金矿企投资策略谋变 开拓新空间:黄金产业亟待升级 扩能改造:打造中国黄金升级版 金价持续低迷,挑战纷至沓来,中国黄金产业“钱”景何在——变革时代催生新布局 加力布局黄金全产业链 随着浅部资源匮乏,黄金企业采矿的眼光日趋“深邃”,但是深部开采亟须“深度安全” “三率”指标量化:金企面临大考 紫金:“绿色战略”转型 金价波动频繁金企应对有道 “进军”有色:金企开拓新天地 第四章管理创新 西藏甲玛:正在崛起的世界级大矿 建设北方最大的黄金矿山——内蒙古太平矿业有限公司探矿增储纪实 让降本增效成为主旋律——中十冶集团开展降本增效活动纪实 负重下的前行——中原黄金冶炼厂细化管理应对金价下跌纪实 质量效益管理迎来灿烂春天——河南金源公司开展“降本增效”活动侧记 吹响“集结号”打响“攻坚战”——金洲矿业5个月增收节支3000万元纪实 集中采购优势愈发凸显——中国金域黄金物资总公司降本增效纪实 “双轮驱动”提升增效空间——国大公司降本增效工作纪实 以“创新”促“创效”——金翅岭金矿降本增效工作纪实 科技引领显成效——河南金源公司降本增效纪实 抱得西瓜捡得芝麻——内蒙古苏尼特金曦公司开展“我为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献一计”活动纪实 为了742万元降本目标——湖南新龙矿业公司降本增效之路探析 走精细化低成本之路——太白公司管理提升与降本增效工作纪实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招金矿业河东金矿勤俭办矿小记 坚持的力量——辽宁排山楼公司“献一计”活动纪实 所有工作都要围绕效益——新都公司开展“我为‘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献一计”活动纪实 干毛巾是怎样拧出水的——湖北三鑫公司开展“我为降本增效献一计”活动纪实 用坚强和智慧创造奇迹——峪耳崖公司降本增效纪实 焦家打出降本增效“组合拳” 在金色信仰的旗帜下——山东中矿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素描 厚积薄发蓄势高飞——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纪实 润物细无声——灵宝黄金南山分公司花园式矿山建设侧记 万吨级现代化矿山新格局——三山岛立足新起点再造新优势发展纪实 30年青山绿水“描绘”路——辰州矿业矿山治理纪实 精品意识造就绿色家园——记新城金矿的绿色发展之路 降本增效念好“六字诀”——鑫达公司持续开展降本增效活动纪实 和谐共建促企地共赢——山东鑫泰公司建设企地和谐型企业纪实 从战略高度打造绿色企业集群——招金矿业绿色矿山发展纪实 生物氧化:黄金工业的光荣与梦想——辽宁天利公司10年创新发展历程回眸 金渠新战略:初显央企气魄 风雨砥砺志弥坚——秦岭公司降本增效工作侧记 第五章全球风云 一企业抉择 全球矿产金供应量下滑的背后 金价低迷黄金巨头欲卖“家产” 成本边缘的选择 矿业“寒冬”下的投资新径 英美资源欲以换帅解困 全球矿业巨头“换帅季” 矿业巨头换帅背后 股价3年跌72.97%重压难当:非洲巴里克换帅 减少或放弃25%高成本矿山:巴里克“瘦身健体” 巴里克“收权”:裁撤部分区域公司管理人员将区域公司管理权收归总部 巴里克“深陷泥潭”:推迟南美金矿项目图降本 新帅能带来多少光明 二并购分析 普华永道发布《2013年全球金价报告》:中国位列全球黄金并购交易三甲 普华永道:黄金股,触底反弹 普华永道报告称去年全球矿业并购量价齐跌:今年金铜资源并购仍将是热点 安永报告称金铜等仍是今年全球并购热门资产:非核心资产剥离驱动并购增加 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降本增效化解矿业信心危机 普华永道报告称全球矿业并购量额双跌:上半年矿业并购交易降温 金矿并购潮:抄底还是押宝 海外出手未雨绸缪 矿业并购降温“紧缩”将成主基调:金铜资源仍是投资热点 三投资路径 投资“窗口”再现:中国矿企走进非洲迎来机遇期 约堡这座城 “掘金”南非——白银有色集团投资非洲溯源 坦桑尼亚:尚待布局——中国企业赴坦资源开发探访 初醒之地坦桑尼亚 “寻脉”赞比亚矿业 铜矿之都温暖如斯 中国有色的“新生意”——探访中赞经济贸易合作区 丹比萨·莫约:大宗商品将大幅涨价 静待开发的海外矿业“价值洼地” 中国矿企投资海外缘何屡屡受挫 中银国际:中国企业海外收购黄金矿产将成热点 白马的澳洲生意——中国民营资本如何走进澳洲资源腹地 碧眼看中国:应以长远视角权衡金矿投资 智利的“中国梦” 埃尔拉多的“中国经” 后记
序言
用新闻记录历史。用历史把握未来。 当2013年即将翻过最后一页,当历史与未来即将转接的时候,我们不免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一年,对中国乃至全球的黄金产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2013年,在连续上涨了12年之后,国际金价呈现断崖式下挫,创下了32年以来的最大跌幅,让全球黄金产业遭受深度冲击。 2013年,“紧缩”成为黄金上游产业的主基调。普华永道及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表明,这一年,全球矿业行业的并购量和并购额双双下跌,仅上半年,全球共有649宗矿业并购交易,同比下降31%,交易额为229亿美元,同比下降70%。矿业并购市场最大的挑战是买家难寻。 2013年,金价大跌致使大型矿业公司遭遇信心危机。为了削减债务、增加现金流、改善资产负债表和提高股东收益,包括必和必拓、力拓、巴里克黄金公司在内的矿业巨头,纷纷剥离非核心资产,从买家转变成了卖家。 2013年,“换帅”成为国际矿业巨头寒冬里的第一选择。业绩下滑、经营亏损、自由现金流趋紧、股票上升动力不足……这一年,负面清单让国际矿业巨头的高管及股东们眉头紧皱、焦虑不安,“换帅”成为摆脱麻烦的优先选择。继巴里克之后,加拿大金罗斯黄金公司、纽蒙特矿业公司、纽克雷斯特矿业公司等国际矿业巨头,纷纷对其公司高管团队进行调整,以期让公司在“新帅”的带领下走出困境。 2013年,“管理提升”“降本增效”成为国内黄金矿山企业的主旋律。面对金价暴跌的严峻形势,黄金矿山企业不等不靠,积极采取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运管绩效、内部挖潜、降本增效、科技创新等全方位措施,力求让企业通过激发自身潜能、凝聚智慧、汇聚力量,以应对“矿业寒冬”。无论是在雪域高原,还是在千米井下,严峻的市场形势反而大大激发了中国黄金企业的巨大能量。 2013年,“空头”当道,“中国大妈”首秀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做空黄金”是一个超越经济的“政治事件”。华尔街大鳄们高举快落的做空屠刀,让国际金价一日之内下跌20%,。从此,各路角色纷纷登台。从巴菲特、索罗斯到罗杰斯、鲍尔森,从美联储到各国央行,从华尔街大佬到“中国大妈”……喧嚣与较量,这一年黄金市场可谓热闹非凡。 2013年,缩减“QE”靴子终于落地。12月18日,美联储会议发布声明称,将把每个月购买债券的规模从850亿美元削减至’750亿美元。在金融危机动摇全球经济根基的五年之后,美联储终于决定要开始逐步退出QE刺激政策。在2013年即将进人尾声之际,这个“灰色”信号成为未来黄金市场挥之不去的一层阴影。 2013年,“黄金无用论”的杂音又沉渣泛起。价格的“跌跌不休”,让黄金是否仍具有保值避险功能再次成为市场争论的焦点。其实,在全球信用货币体系建立的短短40年来,货币危机不断上演。几乎在每一次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期间,黄金都一再地、忠实地扮演着“最后的卫兵”的角色。 2013年,各国央行仍然是黄金重要的净买方。仅第三季度,全球央行共买人黄金93吨,已连续11个季度成为黄金的净买家。而在2012年,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为535吨,创下自1964年来的历史新高。 随着大国力量的彰显,在全球黄金市场低迷的2013年,中国无疑是最为耀眼夺目的一颗明星。 作为连续6年摘得全球产金国桂冠的中国,2013年仍会当仁不让地稳居第一的位置。 2013年,矿业并购低潮,中国却表现靓丽。在国际矿业行业并购陷入低谷的2013年,中国被寄予厚望,“走出去”海外资源开发的脚步不会就此停滞。中国公司在世界各地寻求黄金相关交易的兴趣日益增加,这一趋势仍将延续下去。 2013年,中国的黄金需求跃居世界第一已无悬念。西金东移成为大趋势。这一年,全球黄金的消费需求增长大部分来自东方市场。在新增的605吨的黄金需求中,90%来自中东和亚洲消费者。黄金正持续从西方流向东方。一个重要因素是,金价的持续下跌导致亚洲的黄金需求激增,并造成西方投资者大量减持黄金ETF持仓量,推动亚洲吸纳从西方市场流出的黄金。 …… 2013年,是否会成为我国黄金产业发展的分水岭,或难定论。但我们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看到了新机遇、新气象、新起点。 从体制机制、产业政策到市场定位,从一元化发展到多元化市场格局,从黄金国家战略布局到筑牢国家金融防波堤,从黄金的国际话语权到人民币国际化,都对全体中国黄金人赋予了新的光荣的历史使命。 这不仅关乎黄金行业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国家的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 中国黄金报社和中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抓住全国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机遇,进行了一年多的转型发展,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尤其是在“内容改革”方面,成果显著。现在,他们把2013年度刊登的精彩文章进行再整理,编辑出版“黄金大趋势书系”,这将全景式再现2013年国内外黄金产业和黄金市场的风云际会。值得留存和记忆。 是为序。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第二届全国黄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宋鑫 2014年元月1日
后记
持续了10多年的黄金牛市,在历经2013年的几多波折之后,显得愈发高深莫测。 作为中国黄金产业的观察者、思考者和推动者,《中国黄金报》自2012年进行“内容改革”以来,坚持以全球化的视角、前瞻的眼光、理性的分析,发出世界黄金的中国声音,为政府、广大企业、研究机构和投资者,梳理黄金产业大势,充当智囊,解读金价的奥秘。而这些诠释黄金产业发展变革之道的权威解读,就浓缩在该报的一篇篇新闻报道当中。 作为一套结集出版的文集,本书所选编的篇目,主要是刊发在2013年《中国黄金报》上的重要报道及专栏评论,分为《变革与未来:中国黄金行业的机遇与挑战》《谁在左右金价》两册。这些专业性、针对性极强的文章,涵盖了一年来国内外黄金矿业、黄金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先进管理经验、影响金价变化因素、投资路径及风险评析等多方面内容,旨在为广大黄金业者提供一部可供借鉴的专业“秘籍”。 本书由中国黄金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清飞任总策划,副总编辑荣思远任执行策划。 本书全部书稿及资料的搜集和编选工作,由中国黄金报社采编中心赵雷、刘斐、孔钊、许拓、李可、刘豫杰等员工通力合作完成。姜华负责了部分协调、组织、调度工作。在承担繁重的日常出刊工作之余,他们牺牲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这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在此对他们无私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本书的顺利出版得到了中国财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此次出版时间紧、经验不足,书中的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写组 2013年元月
文摘
版权页: 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海外并购机会更多一点 倪金合 “在国内,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市场在矿业兼并重组方面还不能发挥全部作用。由于矿业领域还存在‘诸侯经济’现象,地方政府可能不太愿意让其属地的矿山被其他企业兼并。”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说,“除非企业实在维系不下去了,地方政府也烦了。” 对于很多黄金矿山企业来说,过去的几年,由于黄金价格不断攀升,只要他们有足够大的规模,就可以赚到比较丰厚的利润。目前的金价下跌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根据紫金矿业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其净利润同比下降50.15%。“但紫金矿业的整体资产质量还是非常好的,紫金矿业矿山业务毛利率今年达到52%,前年为72%,去年下降到62%。但即使再减少20%,我认为我们仍有竞争力。”陈景河说。 对黄金矿山企业来说,陈景河认为,成本上升的势头很明显,在市场发生变化后,企业要苦练内功,把成本控制住,“这是矿山企业首先要做的。” 并购机会 对于目前矿业的发展形势,陈景河并不感到乐观。“总体来看,矿业对市场的反应比较慢,矿产品的价格下调还要有比较长的时间,短时间内不会有转折。” 就中国来看,目前我国矿产品消耗占全球40%左右,再增长的空间比较有限,需求速度会显著放慢。“另外,由于这几年矿产品很好卖,矿业公司赚了很多钱,新增加的产能非常大,对市场形成一种挤压。”陈景河说,“国际资本非常敏感,现在西方的探矿已基本停滞,很多钻井都停了。” 陈景河之所以紧紧盯着国外,在他看来还在于国内黄金资源的赋存有一定的特殊性,小矿多、大矿少。 另外,近几年国内黄金矿业公司的“超常规”发展,有过度开采的倾向,每个金矿的资源保有时间并不是很长。 紫金矿业显然不满足于在国内“小打小闹”。 “对于一个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的公司来说,我们希望并购一些大型项目。小项目会浪费很多精力和管理人才,项目大型化是紫金将来的发展目标。”陈景河说,“从全球视野来看,并不缺黄金资源,在目前市场背景不好的时候,有很多非常好的机会。但国内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事实上,紫金矿业近几年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与他们能紧紧把握住资源并购的机会紧密相关。陈景河说:“我们也就20多年的发展时间,而前10年都是在开采紫金山,没有‘走出去’。真正‘走出去’是从2001年开始,那时候矿产品和资源价格较低,我们并购了一批项目,实现了紫金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ISBN9787504751089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作者中国黄金报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