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之思》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人类生命的哲学认识——人有三重生命: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作者围绕着人的三重生命展开思考,初步探讨了从三重生命认识产生的新的人文学科理论视域。该理论不仅是对之前有关生命哲学理论在内容上的整合和补充,更是对人的生命本质的一次深刻发现。三重生命论的创建解决了囿于一面的生命观所带来的理论难题,使我们对人的生命认识更为科学、彻底和全面,为关于人的种种理论建构和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模型。
编辑推荐
《生命之思》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目录
序一
序二
自序
第一章人的本质是生命
一、对“人”的研究困难重重
二、关于生命哲学
三、哲学史上几种重要的认识
四、人是生命
第二章人有生物生命
一、生命与生命体
二、人的生物生命来自进化
三、生命的本质
四、人的身体结构
五、人的生活内容和生存方式
第三章人有精神生命
一、精神与精神生命
二、人的精神生命是如何产生的?
三、精神生命与所谓“灵魂”
四、精神生命的时间和空间
五、精神生命的人类学意义
六、精神生命的本质
七、精神生命的产品
八、精神生命的性格类型
九、人的精神生活
十、精神生活不可剥夺
第四章人有社会生命
一、人的社会生命来自“他人”的记忆
二、人的社会生命的意义
三、社会生命的培育和强化
四、权力对于社会生命的特殊意义
五、人的社会生命与人类文明史
第五章三重生命的关系
一、三重生命有先后
二、三重生命的历时性和共时性
三、生命力
四、三重生命不平衡
五、生命的选择
六、三重生命的时间与空间
七、情感:生命与对象关系的体验
第六章人与人的生命关系
一、人的生物生命之间的关系
二、人的精神生命之间的关系
三、人的社会生命之间的关系
四、人与人关系的生命偏重决定时代特点
第七章生命的意义
一、向死而生?
二、人类生命的终结
三、人类生命的拯救
四、人类生命的意义
第八章人类生命与政治
一、生命视野下的政治
二、懂得生命的政治家
三、人的三重生命欲望的政治能量
四、生命观与“腐败”的关系
第九章人类生命与真、善、美
一、三重生命视野下的真
二、三重生命视野下的善
三、三重生命视野下的美
第十章生命与“自由”
一、生命是一个被规定的存在
二、自由的多种解释
三、反思“自由”这个概念
四、人的生命不自由
结语三重生命学说是生命哲学的一次创新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这四种理论,在人类追寻美的踪迹的历史上此起彼伏,各自都可以从一个方面比较深入地揭示某些规律,但无论哪一种,都难以全面解释人类审美现象,总存在其余方面的显然漏洞,不具有彻底的说服力。
原因就是,单说人是精神、或社会存在、或动物,都有一定的道理,都能找到相应的丰富证据,但都不能充分涵盖人的所有本质属性。找到一个能包容人的全面本质属性的定位十分重要。这个定位,必须把人的方方面面的本质属性包含进去。它首先应该能够解释人是动物的属性,其次能够解释人是社会性存在的属性,同时,能够解释人具有精神世界和精神活动这个属性。
究其实,人就是生命。人的本质和现象,精神和物质,社会与动物,都可以在生命这里找到合理的定位。当然,仅仅说“人是生命”一句简单的话,尚不能解决这个概念本身带来的传统认识局限。只有对“人是生命”这个命题作系统深入的辨析和求证,回答“人是生命”这个庞大命题下的所有追问和所有疑惑,构成真正的关于人的生命的哲学,才能为关于人的所有学科研究提供基础。
二、关于生命哲学
有人存“生命哲学”这个命题下对人类生命做过系统深入的思考吗?我一直在寻找。最近读到一则对“生命哲学”的名词解释。
ISBN | 9787100103855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 封孝伦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