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指数理论与实务 [平装] 978750497236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价格指数理论与实务》不仅涵盖了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等传统的价格总指数,而且还包括与一般商品价格指数编制方法不同的房价指数,社会关注度日渐高涨的国际商品价格指数,以及金融市场价格指数等,涵盖面较广。不仅如此,《价格指数理论与实务》进一步将视野扩展到劳动力、服务等特殊项目领域,对编制难度较大、重要性日益上升的劳动力价格指数和企业服务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可以为有关部门编制此类特殊项目价格指数提供借鉴。此外,《价格指数理论与实务》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价格指数测度的概念,对核心通胀、综合物价指数的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编辑推荐
《价格指数理论与实务》以价格指数理论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实务部分全面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和我国的价格指数编制实践,不仅为社会公众了解主要价格指数内涵服务,也为指数应用等实务工作者提供了方法指引。同时,《价格指数理论与实务》对比研究各种指数编制方法的优缺点,融合了撰写者身体力行参与物价统计实践的体会,对我国现有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的思路,对物价测度的具体方法都是编写者工作实践中成果的体现。
目录
第一章价格指数绪论 第一节价格指数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价格指数的概念、功能与种类 第三节中国价格指数发展概况 第二章价格指数编制方法 第一节第一代指数 第二节第二代指数 第三节编制方法比较 第三章价格指数评价分析 第一节价格指数的偏误理论 第二节价格指数的检验理论 第三节价格指数的评价标准 第四节价格指数因素分析法研究 第四章价格指数编制实践 第一节价格指数编制流程 第二节商品样本的确定 第三节权重数据的标准 第四节计算公式选择 第五节价格指数展现 第五章消费者价格指数 第一节消费者价格指数概述 第二节消费者价格指数的编制流程 第三节消费者价格指数篮子调整 第四节消费者价格指数编制专题讨论 第五节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编制实践 第六章生产者价格指数 第一节生产者价格指数概述 第二节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编制技术 第三节我国生产者价格指数编制实践 第四节我国企业商品交易价格指数编制实践 第七章对外贸易价格指数 第一节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概述 第二节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编制 第三节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的国际编制概况 第四节我国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编制实践与运用 第八章房价指数 第一节房价指数概述 第二节简单方法 第三节特征价格法 第四节·分层法/综合调整法 第五节重复交易法 第六节基于评估的方法:交易价一评估价比率法 第七节世界主要国家及我国房价指数 第九章金融市场价格指数 第一节金融市场价格指数的特征和分类 第二节股票市场价格指数 第三节债券市场价格指数 第四节商品期货市场价格指数 第五节外汇指数 第十章国际商品价格指数 第一节国际商品价格指数概述 第二节路透商品研究所指数 第三节标准普尔高盛商品价格指数 第四节国际石油价格指数 第五节波罗的海运价指数 第十一章其他重要领域价格指数探索 第一节劳动力价格指数 第二节企业服务价格指数 第十二章物价指数的测度 第一节物价指数测度的缘由 第二节核心通胀的测算 第三节综合价格指数的测算 第四节货币条件指数和金融条件指数 第十三章价格指数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价格指数的监测分析 第二节价格指数的预警分析 第三节价格指数的计量模型预测方法 第四节价格指数的动态因子预测方法 第五节价格指数的投入产出预测方法 第十四章宏观调控与价格稳定 第一节宏观调控目标与价格稳定 第二节货币政策与价格稳定 第三节财政政策与价格稳定 第四节政府价格管制 附录通货膨胀测量偏差及质量调整 第一节通货膨胀测量偏差相关概念 第二节质量变化偏差与质量调整 第三节Hedonic方法在质量调整中的应用 第四节Hedonic法在汽车质量调整中的实证研究
文摘
版权页: 第三节编制方法比较 价格指数,因采用的方法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不同方法的不同结果,用以分析物价总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他经济现象,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一、简单指数法和加权指数法 价格指数的发展过程就是从不加权到加权逐渐完善的过程。简单指数法是不用权数编制价格总指数的方法。加权指数法是对各个项目依据其相对重要性,乘以相应的权数,计算出指数。 简单指数法是把各种不同商品的价格等量齐观,不考虑各自物量的影响,而加权指数法则可以克服这种缺点,反映的价格动态更为准确和客观。 价格是商品交易活动的结果,具有现实经济意义,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多种变量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简单指数法没有考虑不同商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加权指数法则是在考虑各商品项目重要程度的前提下,研究其价格综合变动的情况。它不仅可以反映其价格的相对变动情况,而且可以反映由于价格变动对商品销售量、销售额的影响。 简单指数表面上没有加权,实际上是隐含加权,即等权数,相当于对各个项目一律平等看待,它的计算结果与对每个项目赋予一个相等的权数加权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这种加权并不与商品的重要性相一致,是不合理的。 例如,一种单价百元的衬衣价格上涨了10%,其销售量保持在1万件,另一种单价千元的衬衣价格下降了20%,其销售量保持在500件。用简单指数法计算,衬衣价格下降了5%,普通消费者不会认可这个结果;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用销售量做权数则是价格上涨了8.6%,用基期销售额做权数是价格未变化,用报告期销售额做权数是上涨了2%。 二、加权综合指数法与加权平均指数法 一般认为,加权综合指数法是编制价格总指数的基本形式,而加权平均指数法则是加权综合指数法的变形,实际上不能这样简单理解。加权综合指数法与加权平均指数法都是编制价格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ISBN9787504972361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杜金富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