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巴黎永无止境》讲述了作者本人在2世纪7年代离开故乡西班牙,为追寻成为新一代海明威的美丽梦想而蛰居巴黎,专心从事第一部小说创作的艰辛历程,以及在巴黎与许多著名作家、知识分子、演艺圈名人、艺术家和普通老百姓接触交往的种种逸事和生活经历。
作者简介
作者:(西班牙)恩里克·比拉·马塔斯(Enrique Vila-Matas) 译者:尹承东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Enrique Vila-Matas)(1948—)西班牙当代最的作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角逐者。比拉一马塔斯出生于巴塞罗那,1968年为逃离佛朗哥政府的独裁统治移居巴黎。一生笔耕不辍,至今已出版二十余部小说和散文集,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曾荣获多个知名文学奖项,如法兰西美第奇外国小说奖、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市文学奖、西班牙文学批评奖、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等,并因其杰出的文学成就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文摘
版权页:
“马拉梅还是兰波?”她问。
一口咖啡把我呛住了。
我根本没明白她在跟我说什么。我曾花了些精力倾心阅读过这两位作家的作品,却远远不知道他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写作方式——定居坐下来写作和到处流浪写作。马拉梅终生没有离开他在巴黎的居所,从没有放弃过他的写字台,他认为语言的能量更多的是用于改造和创造人间之谜,而不是把人间之谜说清楚;兰波在很年轻时就离开了巴黎,写作使他在非洲的历险生活中迷失,变成了一个商人,他“特别喜欢吸烟和喝浓得像熔化的金属一般的烈性酒”。
跟我们一起吃饭的阿道弗·阿列塔看到我惶恐不安的脸色,赶快过来帮我解围,用了简短的几秒钟给我解释清楚了玛格丽特,杜拉斯刚才提出的选择是什么意思。那种选择跟随了我一生。那一天,我的第一个冲动是选择兰波的道路,这条道路近乎是赞美海明威基于历险的几种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也基于缓解一些男性的生存观念。这种选择让我受到历险的诱惑,站在兰波的一边,“他写无言的静穆,指明难解的事物,关注迷惘的心境”。但是,我立刻又想到,兰波的著作我觉得平淡无味,令人腻烦,最好我还是选择马拉梅的道路。因为,如果我兴趣盎然地宣称喜欢在流浪中写作的原则,那玛格丽特杜拉斯可能马上就会卖弄地问我,见什么鬼了,既然我那么喜欢阿比西尼亚和兰波,干吗不离开巴黎,把她的阁楼给腾出来!
ISBN | |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 (Enrique Vila-Matas)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