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言直语:Boss&Manager的那些事》内容简介:怎样才能让怀揣理想、初进职场的你,或者已经摸爬滚打、几经风霜的你,能够以乐观的心态,理性的分析来面对职业选择、职场人际关系、自我心理调节等诸多问题与矛盾?怎样借一双慧眼,穿透职场中的一切迷雾与障碍。
编辑推荐
《职言直语:Boss&Manager的那些事》编辑推荐:怎样才能让怀揣理想、初进职场的你,或者已经摸爬滚打、几经风霜的你,能够以乐观的心态,理性的分析来面对职业选择、职场人际关系、自我心理调节等诸多问题与矛盾?怎样让理想的风帆在起伏的职场波涛中,经风雨、见世面,乘风破浪?怎样借一双慧眼,穿透职场中的一切迷雾与障碍。《职言直语》替你一一解惑。 媒体推荐
本书涵盖了现在公司常见的各种人的困境的分析与解脱之法。作为管理者,要关注员工的发展;作为员工,不踏实地练好本领,跳来跳去就成了职场“青蛙”了——有皮无肉。
——齐善鸿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精神管理和道本管理的创立者
本书集合众多企业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的直接实践经验,在交流讨论中,职场中某些共性的规律性、确定性也就跃然纸上了。其指导意义自然浮现出来。
——徐一冰国家外汇管理局杂志社副社长
同样一个问题,由于角度不同,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很容易造成误解,从而引发矛盾,影响企业发展,影响员工发展。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员工与管理者交流的平台,彼此沟通、互相了解。
——白萍天狮集团副总裁 作者简介
罗直,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管理系,现为中轩猎头首席顾问、合伙人;曾在多家合资、独资、民营企业任高层管理职务;在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组织诊断与规划、制度设计、流程设计、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规划、企业人才配置解决方案等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经验和体会。社会活动:天津滨海广播《职场人生》栏目特约主持人天津每日新报功勋通讯员,特约撰稿人天津电视台滨海频道《今天我面试》节目特约顾问: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特聘讲师2009年中国猎头业10位知名顾问中国猎头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多家企业人力资源顾问及管理顾问座右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经营理念:谋求与优秀企业的合作与发展:致力于与合作企业间文化的匹配与融合:期望在更高层次上成为企业的人才顾问和合作伙伴! 目录
第一章 管理是一门摸不到底的学问
80后该怎么管人?
没有人,企业拿什么去竞争!
国庆阅兵带来的管理思考
老板为何总是最后得知坏消息?
小企业也该有战略吗?
我的员工被竞争对手盯上了,该怎么办
怎么对付挖墙角的人?
第二章 处理好与上司、老板的关系
国美争权,我们不只是围观者
老板对与错,需不需要你来论证?
当遭遇“美女老板”时
你会不会跟着上司一起跳槽?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为何一再上演
猎人与猎狗的故事
第三章 处理好与同事、下属的关系
“新官”上任该不该换下属
窝里斗,该怎么办?
鱿鱼有多少种“炒”法
职业化的职场恶人
要不要为职场空降兵留片空地?
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如何留住你的核心员工
第四章 用人选人,打造有吸引力的团队
从华为颠覆工号文化看“论资排辈”这件事儿
酒店人才为何难找又难留
职场“烫手山芋”,你敢接吗?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用人不疑还是疑人不用
为何你的团队没有吸引力了
团队攻陷企业,到底谁是铁打的营盘?
第五章 谙熟不同企业的经营之道
民营企业是专业化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
民营企业如何走好多元化经营之路
海底捞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带给我们哪些启发?
竞合时代的竞合理念
中国的家族企业为何往往富不过三代?
企业到底需不需要明星CEO
小企业,大文化
第六章 经理经理,事事都要理
资源是宝,手中的资源一定要用好
读懂离职率逐年增高里面的玄机
经理人为什么一到年底就犯傻
怎样才能做好民企的CFO(首席财政官)?
你过的幸福吗——中国CEO痛苦榜
总经理的下一站是……?
赵本山都去上学了,你呢?
女强人,该如何平衡生活的秤 序言
飞速发展的中国,有无数企业在迅猛成长。职场的工作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身在职场的人们,无论是青春年少、还是风华正茂,无论是基层员工,还是中层管理人员,都必须面临过或者正面临着各种职业问题。
怎样才能让怀揣理想、初进职场的你,或者已经摸爬滚打、几经风霜的你,能够以乐观的心态,理性的分析来面对职业选择、职场人际关系、自我心理调节等诸多问题与矛盾?怎样让理想的风帆在起伏的职场波涛中,经风雨、见世面,乘风破浪?怎样借一双慧眼,穿透职场中的一切迷雾与障碍。我想天津电台滨海广播《职场人生》就是这样一档可以充当职场“慧眼”的节目。
《职场人生》节目每次播出,都会收到很多职场人士的积极反馈。每期节目真切实用的选题和个案,嘉宾睿智独到的点评与建议,每每让有相同困扰的职场人士得以舒展眉头。
因此,我们决定把栏目中的最精华部分,收录编辑成这本《职言直语》,让《职场人生》节目中全面的视角和恰如其分的见解,可以为更多被职场问题所困扰的职场人答疑解惑。
最后,要感谢本栏目的嘉宾,中轩猎头总经理罗直先生和节目编辑吴天晟,感谢所有为《职场人生》节目与本书付出心血努力的人们。希望这本职场指南书,能够为职场人当个参谋,让每位职场人都有一个愉快轻松的职业人生!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总编辑李英华 后记
分享与共勉
罗直/文
前两天,跟几个朋友讨论“什么是职场”。说实话,我还真没有想过该如何定义它。有人说,职场是名利场,钱权名利囊括其中;有人说,职场如战场,适者生存,赢则声名显赫,输则一败涂地;也有人说,职场是另一种政治形式体现。不过我倒是认为,职场是一个见仁见智、可以实现理想的地方,只要你肯付出、能坚持,虽然未必每个人都会成功,但却一定能有所回报。
从求职到创业,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十几年,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不免感叹职场中的起落沉浮。这些年,有成功也有失败,我经历过茫然、被选择、甚至四处碰壁,在创业初期,一间屋子就是一个公司。我有过痛苦,但从未放弃,虽然过程是漫长的,但最终是走过来了。
作为一个多年的职场HR从业者,我有过无数次的面试经历;作为混迹职场江湖已久的“猎头”,我也可算上个资深行家。对于职场人在不同类型企业中生存和发展、烦恼及喜悦,有着较深的感受和理解,尤其作为众多合作企业重要“人事”的参与者,对于“Boss&Manager的那些事”,感受颇多。因此,我们邀请了众多商业企业界的朋友,做客天津滨海广播“职场人生”节目现场,他们中很多人不乏职场精英、成功老板,亦或是知名企业家,在各自不同的行业位置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人则有着令人瞩目辉煌的成就!在这个节目中,我们共同探讨人生、探讨职场、探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近两年来,中国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事情:从国美控股之争到“3Q大战”,从德云社“内讧”到华为被调查事件,无一例外地说明了“职场变幻莫测”。在《职言直语——Boss&Manager的那些事》中,我们针对目前所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进行深度剖析,让大家更全面、更客观地看职场。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关于职场人际交往、办公室政治、升职加薪、提升发展、跳槽转型、就业创业等不同侧面,为大家打造一套全方位的职场攻略。
此次在天津滨海广播的支持下将“职场人生”节目汇编出版,目的只是想与大家说说这些年来,各自职业生涯中走过的路、碰过的壁,让今后的职场人有个借鉴,了解职场的禁忌和处事方式,以此来跟大家共勉。这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不同理念的碰撞,也有趋同观点的欢呼。我们希望借鉴这些“过来人”的经验,通过事实案例,给更多“后来者”和“现在时”的朋友一些启示。 文摘
如今,80后大批涌进管理层,并成为新一代有活力的年轻管理者,其中不乏企业的栋梁,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执行层。然而,从员工到管理者角色转变的过程中,80后管理者们必定要面临很多压力和艰难地挑战:
一、两个标准的检验
80后管理者处于管理的“夹心层”,不得不同时接受两个“标准”的检验:一个是60后、70后的标准,另一个是80后自身的标准。这对80后管理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锻炼的最好机会。
达到前者的标准并不难,以前辈为榜样,学会对尊重领导、尽职尽责、知恩图报;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然而,若想建立一个让80后员工喜爱的标准并不容易,一定要做到刚柔并济、甚至以柔克刚,才能有效果。对80后员工,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80人”的角度说话,做“80人”利益的捍卫者;要充当80与60后、70后的沟通桥梁。具有“桥梁意识”对80后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往往有这种意识的人比较少。
要快乐工作。快乐工作的模式虽然已经提了很长时间,但对于已不再年轻的60后来说,更多的只是个抽象的概念。80后管理者应利用自己的新知识、新眼界,将新鲜事物传递给老前辈们,把这些快乐资源转化、整合为管理资源,如运用MSN族群、工作博客、团队微博等能够“寓教于乐”的方式,使老人能够接受,使新人不觉得沉闷。
作为80后管理者,要懂得放低姿态,不能硬来,因为他们“吃软不吃硬”。与80后管理者沟通时,不要假定“我是对的”,要有逆向思维,真正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沟通方式。
有一个很时髦的词叫“迎领”——能迎合才能领导,这个方法对管理80后员工很凑效,同时也适合于80后管理者本身。
然而,作为60后、70后管理者,他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迎接、培养80后管理者。要加强建设公司法制化平台,建立一个团队、一种文化、一种机制,在这个前提下放权给80后管理者,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才能。也就是说,用制度去管人,通过业绩平台建立交往方式。
二、团队组建后的持续管理问题
80后管理者虽然具备高学历、高创新能力、思维敏捷不死板等优势,但缺乏经验。即使团队组建起来了,也没有足够的管理经验做支撑。因此,在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就成为80后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三、与创业者的矛盾冲突
80后管理者很难与创业者或个性十足的老板合作,但与职业经理管理是一门摸不到底的学问人的合作则相对容易些。创业者容易情绪化,往往会主观臆断,对人不对事;而职业经理人对员工缺点的容忍度更大一些,他们一般只看最终结果,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只看个人的优缺点。80后们需要相对平等、平和的相处方式,职业经理人恰恰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80后及80后管理者很难在创业型民营企业中得到生存和发展,这也是他们不喜欢去民企的原因。
80后本身有着很多市场经济的特点,而职业经理人又代表着市场经济,所以很容易默契合作;创业者更多地代表着创新与随意性,与80后的独立自我、个性散漫很相像,也很难相处,因此他们会觉得80后不容易合作。所以,企业要想网络人才得到更大地发展,就要改变自己,朝着制度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
ISBN | 9787509333044,7509333040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作者 | 罗直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