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9787534379413,753437941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许多父母对孩子说,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是“教育荒废”的宣言,也是教育失败的悲剧之源。人类的发展得出一个沉甸甸的结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 我之所以反复强调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是因为有健康人格的人,才是走遍天下都可以让人放心的人;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康,他就是表面上再辉煌,都可能随时崩溃。 教育的核心是一个人字,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这是作者30多年来从事教育研究工作所得出的重要结论。他建议都是和父母要把孩子当做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东路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充分发掘孩子身上的种种潜能,培养他们的种种良好习惯,养成他们快乐向上的健康心理,为幸福人生奠基。
媒体推荐
书评 许多父母对孩子说,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是“教育荒废”的宣言,也是教育失败的悲剧之源。人类的发展得出一个沉甸甸的结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 我之所以反复强调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是因为有健康人格的人,才是走遍天下都可以让人放心的人;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康,他就是表面上再辉煌,都可能随时崩溃。
作者简介
孙云晓,1955年2月8日生于山东青岛,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 孙云晓自1972年起从事青少年教育与研究至今。1993年7月,他采写的报告文学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发表后震撼全国,引发一场社会各界参与的教育大讨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12集专题片《改革开放20年》,称《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的大讨论成为“教育改革的前奏曲”。 1999年以来,他先后主持了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向孩子学习、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系列调查等多项课题研究,尤其是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他出版个人专著三十余部,较有代表性的教育著作有《我的家怎么了》、《好父母 好方法》、《好孩子 好习惯》、《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孙云晓儿童教育12讲》、《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我的教育自述》等。儿童文学代表作有《16岁的思索》等。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目录
云晓的儿童世界 一位跨世纪新教育的忠实守望者 孙云晓:童年的捍卫者 作者的话 第一章 健康人格决定幸福人生 一 教育荒废与新人才观 二 没有孝心就没有爱心 三 诚信与做人 四 成长与责任 第二章 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空间 一 给孩子们自由支配的时间 二 给孩子自己解决冲突 三 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四 改变“标准”的评价体系 第三章 捍卫孩子的权利 一 尊重儿童的权威 二 保证儿童的参与权 三 分数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四 过度保护是对儿童权利的剥夺 五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第四章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一 尊重孩子首先应尊重规律 二 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三 注意孩子的真实动机 四 教育的命命是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 第五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 心理健康的7条标准 二 心理不健康的10大症状 三 健康心理12字秘诀 四 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人格之师 第六章 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 一 无批评教育等于让孩子在危险面前信马由缰 二 教育惩戒是培养心理健康的良方 三 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第七章 如何教孩子学会交往 一 孩子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更严重 二 警惕孩子的攻击性 三 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四 引导孩子与异性友好相处 第八章 学会消费是孩子的必修课 一 光有金钱买不来现代的教育 二 商场里的较量 …… 第九章 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刻不容缓 相关文论 附录
ISBN9787534379413,7534379415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尺寸16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