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玛丽·布朗·布洛克所著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与协和模式》对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模式及起源、洛克菲勒家族及基金会在其中的角色以及该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在其创建人的构思中,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模型引入中国的,集中体现了二十世纪初美国医学教育的最高成就。而当协和在积贫积弱的中国独树一帜时,美国模式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最终能否实现初创者的理想?本书对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模式及起源、洛克菲勒家族及基金会在其中的角色以及该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读者对象:医学史研究者、与协和相关的全体人士。 作者简介
作者:(美)玛丽·布朗·布洛克 译者:张力军、魏柯玲
玛丽·布朗·布洛克,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理事长,曾任艾格尼丝斯科特学院院长、埃默里大学中国研究特邀教授、伍德岁·威尔逊中心亚洲项目主任,在斯坦福大学获中国历史学博士。 目录
绪言
致谢
缩略语
第一章 揭幕典礼
第二章 给中国的约翰霍普金斯
第三章 北京的中间——顾临
第四章 油王府
第五章 为我们古老的中国服务
第六章 医学布尔什维克——兰安生
第七章 赤脚医生和助产士
第八章 战争的挑战
第九章 尾声
附录A 协和医学院(1924~1933)毕业生1937年职位
附录B 协和医学院毕业生名录,1934-1943
参考目录
索引
ISBN | |
---|---|
出版社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