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铅暴露的来源解析 978751111621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环境铅暴露的来源解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概述;第二章铅的来源、排放及分布;第三章铅的暴露评价;第四章铅的健康风险评价;第五章铅暴露来源解析;第六章铅的风险防控对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编辑推荐
《环境铅暴露的来源解析》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铅的理化性质 1.2铅的用途 1.2.1 铅酸蓄电池 1.2.2汽油防爆剂 1.2.3铅颜料 1.2.4铅管和铅板 1.2.5铅防护容器 1.2.6 电气与无线电通信 1.2.7印刷 1.2.8工程与电子设备 1.2.9其他用途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铅的来源、排放及分布 2.1铅的来源与排放 2.1.1 铅矿 2.1.2煤 2.1.3石油 2.2环境介质中的铅 2.2.1 室内外空气中铅污染水平 2.2.2土射尘中铅的污染水平 2.2.3水中铅的污染水平 2.3铅的迁移转化 2.3.1 水体中铅的迁移转化 2.3.2土壤中铅的迁移转化 2.3.3 空气中铅的迁移转化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铅的暴露评价 3.1铅的健康效应 3.1.1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3.1.2对消化系统的损害 3.1.3对血液系统的损害 3.1.4对泌尿生殖系统的损害 3.1.5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3.1.6对骨骼系统的损害 3.1.7对内分泌系统的损害 3.1.8对免疫系统的损害 3.2铅的人体暴露 3.2.1暴露评价简介 3.2.2暴露途径及特征 3.2.3铅的暴露评价 3.3铅的生物标志物 3.3.1 生物标志物简介 3.3.2铅的暴露生物标志物 3.3.3 铅的效应标志物和易感性生物标志物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铅的健康风险评价 4.1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简介 4.1.1环境健康风险 4.1.2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 4.1.3环境健康评价的计算过程 4.2铅的危害识别 4.2.1基本信息 4.2.2毒性资料 4.3铅的剂量一反应关系 4.3.1铅的剂量 4.3.2铅的效应 4.4铅健康风险评价中常用的暴露参数 4.4.1暴露参数的简介 4.4.2健康风险评价中的暴露参数 4.4.3我国人群相关暴露参数 4.5基于环境介质铅的健康风险评价 4.5.1矿区土壤铅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 4.5.2 大气铅污粢的健康风险评价 4.5.3饮用水铅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 4.5.4食物铅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 4.6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健康风险评价 4.6.1模型评价方法 4.6.2直接评价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铅暴露来源解析 5.1统计学/模型推断方法 5.1.1基本原理 5.1.2 方法介绍 5.1.3 应用 5.2空间分析方法 5.2.1基本原理 5.2.2方法介绍 5.2.3 应用 5.3同位素示踪方法 5.3.1 基本原理 5.3.2方法介绍 5.3.3 应用 5.4其他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铅的风险防控对策 6.1 国外经验 6.1.1 美国 6.1.2 1次盟 0 1.3 日本 6.2我国现状 6.2.1政策、法律、法规 6.2.2有关标准 6.2.3有关措施 6.2.4存在的问题 6.3我国铅风险防控的必要性 6.4我国铅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6.4.1 继续开展全国范围内铅污染导致健康损害的专项调查 6.4.2健全环境与健康监管体制 6.4.3 补充环境标准确立保障人体健康的中心地位 6.4.4构建重金属(铅)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 6.4.5依据土壤污染水平积极推动土壤修复工作 6.4.6加强铅污染环境与健康信息公开及宣传教育 本章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3.3.2.7铅生物标志物的应用 血铅水平并不能充分反映个体的铅相关毒性的全部危险。这种想法主要基于以下认识: (1)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人体的铅蓄积在骨骼中,构成成人90%~95%的铅负荷和儿童80%~95%的铅负荷。 (2)在评判预料某种形式的慢性铅中毒时,蓄积铅可能比当前铅暴露更具有实际意义。 (3)血铅水平通常与当前铅暴露有很好的相关性,但骨铅与当前铅暴露的相关性却很弱。当铅暴露处于稳定状态时,血铅水平保持稳定而骨铅水平持续上升,并且一旦暴露终止,血铅水平虽已经下降,骨铅水平仍在持续增加。 目前的研究报告中常用的另一个指标是脐带血铅水平。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孕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脐带血铅一般低于孕妇血铅,脐带血铅水平作为反映胎儿期铅暴露状况的指标,已经得到肯定并广泛应用。但是,脐带血铅水平只能反映孕末期较短一段时间内胎儿的铅暴露水平,难以反映整个妊娠过程中胎儿在所暴露环境中铅的变化情况,整个妊娠过程已经结束,铅暴露以及铅对胎儿的损伤可能已经发生,即具有评价的滞后性、损害的不可避免性。所以,测定脐带血铅水平在预防医学中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近年开始使用的x射线荧光分析(XRF)技术可以无痛苦测定活体骨骼中的铅含量,用此评价体内铅负荷,特别是对育龄妇女进行骨铅测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孕期血铅的变化情况,对预防出生前铅暴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由于目前尚未完全掌握孕妇血铅变化规律和骨骼铅浓度对孕妇血铅变化的影响,因此,要想及时准确评估出生前铅暴露的水平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血铅(Pb—B)是反映机体近期铅接触的敏感指标,它与空气中铅浓度有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与红细胞中锌原卟啉及游离原卟啉相关性良好,评价其他指标时常以血铅为准。不足之处是分析的条件要求较高,易引起误差。脱离接触后,血中铅转移到骨骼或随排泄而降低,与铅中毒病情不相平行。由于经济状况、吸烟、饮酒等不同,血铅正常值也不尽相同。
ISBN9787511116215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作者赵秀阁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