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作者立足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历史渊源的追溯和逻辑结构的分析,指出它由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要素构成,即作为内在动力的自否定的努斯精神和作为反思形式的逻各斯精神。通过与中国哲学的比较,《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深入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中这两大精神的运作方式及相互关系,阐明了由此形成的黑格尔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统一的体系特征,展示了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一个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编辑推荐
《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目录
再版前言 序 导 言 第一章 黑格尔辩证法的两个起源 第一节 语言学的起源 一、语言的追寻 二、哲学语言的建立 三、语言之成为真理 第二节 生存论的起源 一、生存的突围 二、生存与环境 三、生存目的论——善 第三节 从中、西古代辩证法的比较看黑格尔辩证法 起源的特征 一、生存论上的差异 二、语言学上的差异 第二章 黑格尔哲学的辩证开端 第一节 析《逻辑学》的开端 一、怎样确定逻辑学的开端? 二、逻辑学怎样开端? 三、作为开端的终结 第二节 析《精神现象学》的开端 一、《精神现象学》开端的历史辩护 二、《精神现象学》怎样开端? 三、为什么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第三节 《精神现象学》与《逻辑学》的方法之比较 一、间接性与直接性 二、“怀疑之路”与“真理之路” 三、语言学的杠杆与生存论的杠杆 第三章 黑格尔辩证法的灵魂——否定 第一节 否定与肯定 一、黑格尔“否定”概念的文化背景 二、否定之否定 三、否定与目的性 第二节 否定与主体性 一、否定作为自我意识 二、否定作为自由 三、否定作为理性及其异化 第三节 “否定”在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地位 一、否定作为飞跃 二、否定作为矛盾 三、否定作为概念发展的圆圈 第四章 黑格尔辩证法的形式——反思 第一节 “反思”概念的内涵 一、黑格尔“反思”概念的文化背景 二、反思的一般含义 三、黑格尔“反思”的特殊含义:“对反思的反思” 第二节 反思与理性 一、反思作为知性 二、反思作为否定的理性 三、反思作为肯定的理性 第三节 反思的逻辑功能 一、反思与颠倒 二、反思与必然性 三、反思与综合 第五章 黑格尔辩证法作为逻辑学、认识论、本体论的统一 第一节 黑格尔的辩证逻辑 一、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 二、辩证逻辑与体验 三、辩证逻辑与认识论的一致 第二节 黑格尔的辩证认识论 一、辩证理性的含义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 1.生命 2.真 3.善 三、辩证认识论与本体论的一致:论黑格尔思维和存在同一的学说 1.存在是思维 2.思维可以认识存在 3.思维产生存在 第三节 黑格尔的辩证本体论 一、实体作为本体的根据 二、主体作为本体的生成 三、辩证本体论与逻辑学一致 1.自由和必然 2.现实的与合理的 3.历史的与逻辑的 结 论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阿那克西曼德的哲学恰好证实了我们的上述分析。一般史家(从古代的亚里士多德、辛普里丘到近代的黑格尔本人,直到现代的解释者们)都没能揭示古希腊早期哲学的上述内在矛盾,正是因为这一点,阿那克西曼德的学说在他们面前就成了一个难解之谜。据记载,阿那克西曼德把世界的本原称作“阿派朗”,却没有给它作出任何定性的说明。亚里士多德解释说,本原之所以是本原就在于不能用另一个本原来对之加以规定,否则它就不是本原,而是受限制的东西了,因此真正的本原只能是不受限制的东西,即“无定形”的东西。但这样一来,这无定形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也就成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谜。亚里士多德似乎是有意回避了对阿那克西曼德的“阿派朗”作定性规定。辛普里丘认为,阿派朗应为水、气等等之外的另一种没有说出来的无定形的基质。第欧根尼·拉尔修则指出,阿那克西曼德并没有指明阿派朗是气、水还是别的东西,艾修斯也正因此而认为阿那克西曼德应当受到责备。今人叶秀山先生在考察了各家观点之后认为,阿那克西曼德并没有提出不同于泰勒斯的始基,他的“阿派朗”只是“水”的一种属性;相反,范明生先生在《希腊哲学史》中认为阿派朗不是属性,而是本体,可译作“无定体,一。我以为,这些解释都太拘泥于一些可靠和不可靠的史料,同时又加上了后人的理解(如实体和属性的严格区分),而未能把握到思维矛盾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ISBN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邓晓芒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