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在领导理论的阐述。以领导科学四大基本理论为核心形成一个简明硬实的逻辑框架。一是智德、仁德和勇德三个领导特质;二是决策和用人两种领导行为;三是制度和服务两大领导情境的营造;四是自新、新民和新世界三维领导变革的互动。下篇重在探讨领导艺术的运用。把新领导观和领导理论与新领导力和领导艺术对接起来,结合中国国情和领导活动的实际,分别论述领导决策艺术、领导激励艺术、领导权变艺术和新领导力修炼艺术。
编辑推荐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刘峰博士,现任同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届全同政协委员,同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享受同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同行政管理专业首批博士生导师,领导科学专业首席博十生导师。主编中组部干部培训教材《领导科学概论》和《领导力与领导艺术》,出版《领导科学新论》《领导理论与领导方法》《新领导观》《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简约领导》和《领导能力提升读本》等著作。 目录
导论
上篇
第一章领导特质理论研究及应用
第一节领导特质理论的静态分析
第二节领导特质理论的动态分析
第三节领导者的成才之道
附录
第二章领导行为理论研究及应用
第一节由“两维”风格到“两为”职责
第二节领导决策行为
第三节领导用人行为
附录
第三章领导情境理论研究及应用
第一节领导情境理论的深层涵义
第二节领导就是服务
第三节领导情境重在权变
附录
第四章领导变革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第一节领导变革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领导重在创新
第三节领导变革大趋势
附录
下篇
第五章领导决策决断艺术
第一节领导重在决策
第二节决策重在执行
第三节修正决策的艺术
附录
第六章领导激励凝聚艺术
第一节领导激励的逻辑
第二节领导激励的机制
第三节领导激励的艺术
附录
第七章领导权变艺术
第一节领导权变并非权术
第二节领导者的角色转变
第三节方圆兼顾的领导艺术
附录
第八章新领导力的修炼艺术
第一节何为新领导力
第二节新领导力定律
第三节新领导力的修炼艺术
附录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第二类是仁慈式专制。权力控制于最高领导者,但授予中下层管理者部分权力。领导者待下级比较谦和,并在一定程度上予以信任。较重要的决策均由领导者制定,中下层管理者可就一些次要问题作出决策。注意利用奖惩手段去调动下级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类是协商式民主。重大问题的决定权控制于最斋领导者,一般问题的决定权都交给中下层。上下级之间有相当程度的信任,垂直沟通协商和平行沟通协商的渠道比较畅通,上下级关系比较融洽。高度重视采用奖惩手段进行激励。
第四类是参与式民主。职工参加对团体活动的全面管理,上下级基本上处于平等地位。领导者与下级互相信任、沟通频繁,遇有问题即通过各方面的充分协商进行解决。在几种方案相持不下时,由最高领导者作出决断。
李克特认为,参与式民主这种领导风格被认为是效果最好的,能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能达到工作效率和心理满足的统一。
4.基于性别差异的领导风格理论
20世纪90年代,赫尔格森(Helgesen)提出女性领导风格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经验,女性较男性具有更好的人际交往技能、教养和敏感性,因此女性可以成为很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朱迪·罗珊娜(Judy B.Rosener),她指出,女性领导者从作为女性的经历中演变出一种不同于男性的领导方式,这一方式显著地增强了组织在不确定环境中生存的机会。男性领导者更倾向于使用组织所赋予的职位权力,而女性领导者采用的是一种变革式的领导方式,即通过设计一个更宽的组织目标,将下属的个人兴趣融合到组织当中,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女性领导者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权力来自于个人魅力、勤奋工作以及与下属之间的个人关系,而不是来源于在组织中的地位。女性领导者通过鼓励下属参与、提高下属的自我价值实现及调动、激励下属等手段,形成了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的领导方式。
ISBN |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 | 刘峰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