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心灵全人生命教育:历史、理论与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英国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台湾生命教育的开展与推动;台湾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取向;台湾生命教育的教学实施;台湾生命教育的资源建设;生命学与生命教育;身心灵全人生命结构;身心灵全人生命教育目标等。
编辑推荐
《身心灵全人生命教育:历史、理论与应用》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汪丽华,1963年9月生人,女,四川绵竹人,哲学学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副教授,浙江传媒学院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研究,同时从事心理咨询与生命辅导的实务工作。
目录
上篇 历 史
第一章 阿南达与生命教育的产生
第一节华特士与阿南达村
第二节生命教育在于让人的“生命成熟”
第三节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
第四节生命教育的课程与学习
第二章 英国公民教育与生命教育
第一节《柯瑞克报告书》与公民教育
第二节公民教育
第三节PSHE教育
第四节英国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
第三章 台湾模式与华人生命教育
第一节台湾生命教育的开展与推动
第二节台湾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取向
第三节台湾生命教育的教学实施
第四节台湾生命教育的资源建设
中篇 理 论
第四章 身心灵与全人生命教育目标
第一节生命学与生命教育
第二节身心灵全人生命结构
第三节身心灵全人生命教育目标
第四节全人生命教育的三重意义
第五章 精神断奶与大学生生命成长
第一节人生三次断奶与生命成长
第二节精神断奶与大学生精神成人
第三节大学生的生命困顿与生命教育
第六章 心理危机的应对与生命教育
第一节生命意识与心理危机
第二节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第三节生死关怀与生命意义
下篇 应 用
第七章作为生命教育的“身”的教育
第一节身体健康与健康生活
第二节 自然生理生命的保全
第三节身外之物的管理
第四节 肉身的非肉身意义
第八章 作为生命教育的“心”的教育
第一节和谐人际的建构与确立
第二节善待爱情与性
第三节学习与生涯规划
第四节网瘾与网络生活
第五节重视心理困惑与障碍
第九章 作为生命教育的“灵”的教育
第一节以灵来引导心的健康
第二节自我形象的统合与确立
第三节直面人生挫折
第四节灵性觉醒与精神成人
第五节欣赏生命与创造意义
第六节生命道德与生命信仰
文摘
版权页:
尽管宗教、哲学、心理学、生命科学等为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学前提,但是这些知识的分散、学科的不同以及知识类型E的区别,不足以作为生命教育可以直接依赖的理论逻辑。因此,还必须依照生命自身的“历史逻辑”将这些不同的知识整合为可以作为生命教育的“理”的“生命学”。这样的“生命学”按照生命自身的“历史逻辑”大体应该包括:生命起源学、生命诞生学、生命成长学、生命意义学、生命境遇学、生命死亡学。
生命起源学是从宇宙视域探索和思考生命尤其是人类生命的起源问题,可以将宗教对人类起源的神学性思考、现代宇宙学的基本理论、哲学家对宇宙起源及生命起源的思考进行知识学介绍与对比,在这种对比思考中,我们会发现,宗教、哲学、科学,依据他们各自的思考逻辑,对于个体生命在宇宙中的地位有着不相同的论述和论证。但是,从这些不同的思考中,我们更为重要的是要寻找认识个体生命与宇宙的基本立足点,以及由此而必须确立我们面对个体生命的基本态度。这就是:从生命的起源看,弱小单一的个体生命,具有强大无限的宇宙性。也就是说,个体生命不是孤零零悬空存在的,而是有一个宇宙性的根基!这个宇宙性根基,宗教家把它叫做神或者神性,科学家将它叫做自然或者物性,哲学家则视其为本体或者宇宙精神或者天(理)。正是因为人的个体生命有这样一个宇宙性的根基,个体生命才不只是属于个体的脆弱肉体生命,而是值得敬畏的宇宙神性生命!这样的“生命学”可以在生命教育中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感。
生命诞生学是从人类视域探索和思考生命尤其是个体生命的诞生问题。生命起源学解决的是天人关系,或者说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关系。但是,宇宙生命、天、自然抑或神,并不是我们每个个体生命的直接当下的缘起所在,而只是根源性的缘起所在。当最早的个体生命以及人类的祖先被天、自然抑或神创造后,人类个体生命便有了他独特的一代一代的诞生模式,并由此而将所有个体生命关联为一个作为类的存在体。
ISBN | 9787504371386 |
---|---|
出版社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作者 | 汪丽华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