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心理学》分为七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绪论、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领导心理、非人力因素管理心理及案例分析等 ,主要介绍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点、意义、方法及发展;论述了个体、群体、组织、领导以及非人力因素管理心理的特点;心理学与管理的关系;在管理中如何有效实施心理调节等。
编辑推荐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企业中人的心理及行为活动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是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本教材的编写基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遵循以下编写原则:内容安排循序渐进;理论选取精练适用;文本力求生动可读。本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管理课程的各专业使用尤其适合高职高专管理或服务类专业,如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也适用于院校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及自学者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
陈红,女,浙江杭州人,副教授职称,心理学硕士。现任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任教师,主要研究领域有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等,讲授的课程有《人力资源管理(双语)》、《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心理学》。近年主编出版教材1本、参编3本;发表论文26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近3年来已有1篇文章被《人类工效学》等CSSCI权威期刊录用及发表;主持研究项目7项,参研8项。
目录
第一章导论1
本章导学1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概览3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9
第三节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心理学18
本章小结24
讨论与思考24
第二章需要、动机、激励与管理25
本章导学25
第一节需要与管理27
第二节动机与管理33
第三节激励与管理39
本章小结48
讨论与思考48
本章团队游戏49
第三章个性心理与管理51
本章导学51
第一节个性概述53
第二节气质差异与管理57
第三节性格差异与管理62
第四节能力差异与管理66
本章小结70
讨论与思考70
本章心理测试71
第四章社会知觉与管理77
本章导学77
第一节社会知觉概述79
第二节社会知觉效应与管理80
第三节自我知觉与管理88
本章小结94
讨论与思考94
本章心理测试94
第五章情绪、态度、压力与管理99
本章导学99
第一节情绪与管理101
第二节态度与管理109
第三节压力与管理116
本章小结124
讨论与思考124
本章心理测试124
第六章群体心理与管理127
本章导学127
第一节群体的内涵与分类129
第二节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137
第三节团队管理152
本章小结159
讨论与思考159
本章案例分析160
第七章挫折、沟通、冲突与管理163
本章导学163
第一节挫折与管理165
第二节人际沟通与管理170
第三节冲突、谈判与管理183
本章小结189
讨论与思考189
本章团队游戏190
第八章领导心理与管理191
本章导学191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和影响力193
第二节领导有效性的规律研究196
本章小结213
讨论与思考213
本章心理测试和案例分析214
第九章组织心理与管理221
本章导学221
第一节组织心理概述223
第二节组织发展与变革231
第三节组织文化心理242
本章小结250
讨论与思考250
本章团队游戏251
参考文献253
文摘
版权页:
四、气质差异与人员的合理安排
(一)正确认识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不能简单地认定某种气质类型是积极的,某种气质类型是消极的。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不足的一面。气质只影响人的活动的方式,不影响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大小。我们了解了气质类型的各方面特点后,要充分发展和利用人的积极的气质特征,抑制和改造消极的气质特征。
(二)气质差异与人员的合理安排
应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用人,使个体的气质类型和工作要求最大限度地互相配合和相互协调。不过,气质类型各特点的补偿作用使气质类型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变得不甚显著。
应根据员工不同的气质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培训。对多血质应采取严厉批评的方法,而且表扬、批评可以经常进行。对胆汁质应采取冷静、克制、以静制动的冷处理方法。对黏液质应采取热情、细致、耐心的说服教育方法,而不可操之过急。对抑郁质应采取小心谨慎、不求全责备、不公开批评、多肯定多关心的方法。根据对气质的认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此外,还应掌握气质测评方法。气质测评主要有问卷法、行为评定法和实验法。
第三节 性格差异与管理
一、性格的含义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具有稳定性和习惯性。
构成性格的特征可以依据态度、情绪、意志、理智等来划分。
(1)性格的态度特征,指对待和处理社会关系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情绪特征,指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3)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目的性、纪律性与散漫性、独立性与易受暗示性、自制力与冲动性、主动性与被动性、镇定与惊慌、果断与优柔寡断、勇敢与怯懦、坚韧性与动摇性等。
(4)性格的理智特征,指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ISBN | 9787567516793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陈红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