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超大、超清晰骨骼图,搭配超简单取穴法,让你轻松找穴不出错。
真人穴位按摩图,明确告诉你用什么按效果最好,按多长时间,力度要多大。
穴位按摩加辅助疗法,双管齐下,让祛病养生更快速、更有效。买了这一本,从按摩到食疗,让你随时随地摆脱疾病困扰。
100种常见易患疾病。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工作性质,列出不用去医院就能轻松解决日常小病小痛,而且完全无副作用。
按摩工具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拿来就能用,且效果显著。
附录按照人体不同部位划分常用穴位,同时配以人体骨骼图,让读者找穴取穴更方便。
名人推荐
经络穴位是疏通五脏六腑的通道,通过按摩、刮痧等方法将人体的通道疏通,很多病症也就随之减轻或者消失。
——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家级名中医 张杰教授
穴位才是人体最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大药库,动动手指就能轻松摆脱常见小病痛。
——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术带头人 谢英彪教授
近100种常见疾病,从选穴、取穴到用穴,拥有这一本,就如同给自己找了一个如影随形的“保健医生”。
——新浪网中医频道编辑 宋琪
作者简介
王东坡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坐诊专家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他是一位拥有30余年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经验的名老中医,师承国家级著名老中医王琦教授,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其主编的取穴养生类书籍多为畅销书籍,并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在他几十年的职业生涯里,一直主张穴位是人体的大药库,只要用对穴位就可以健康长寿,平时只要多动动手,多按按穴位,人体的大药库就会打开,不用去医院一样可以祛病养生。
目录
第一章极简按摩赶走日常小病痛
感冒
咳嗽
扁桃体炎
咽喉肿痛
牙痛
口臭
打嗝
口腔溃疡
鼻出血
头屑
晕船晕车
心悸
鼻炎
头痛
耳鸣
醉酒
恶心、呕吐
腹胀
腹泻
便秘
痔疮
胃痛
岔气
水肿
落枕
皮肤瘙痒
狐臭
打鼾
脚气病
第二章 简单巧治中老年常见病
糖尿病
高血压病
高脂血症
冠心病
心绞痛
脂肪肝
动脉硬化
脑卒中后遗症
更年期综合征
痛风
老花眼
哮喘
白内障
尿频
尿失禁
前列腺增生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咽炎
骨质疏松
闪腰
类风湿性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
足跟痛
第三章 男女祛病养肾极简小秘招
月经不调
痛经
经前期综合征
闭经
白带异常
乳腺增生
产后缺乳
阴道炎
手脚发凉
腰痛
阳痿
早泄
遗精
前列腺炎
性欲减退
第四章捏捏按按孩子生病不发愁
发热
遗尿
厌食
小儿腹泻
过敏
湿疹
流口水
夜间哭闹
第五章 动动手指解除职场疲劳
失眠
压力大
焦虑
眼疲劳
健忘
偏头痛
神经衰弱
鼠标手
颈背酸痛
肩周炎
腰肌劳损
坐骨神经痛
第六章快速掌握日常养生美容法
养心安神
提神醒脑
补肾壮阳
疏肝解郁
健脾和胃
除脂减肥
祛斑美容
缓解疲劳
防治粉刺
减少皱纹
丰胸美乳
附录
人体常用穴位对症速查表
序言
学会取穴和用穴,学会用手和身体沟通,不再一生病就打针吃药,做自己的医生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知道宜忌再按摩
人群宜忌
一般人群按摩前清洁双手。
室温以15~~29℃为宜,室内空气要通畅,光线要柔和。
将手腕分别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360°,时间1~~2分钟。
随时调整姿势,使自己处于舒适的体位上。
按摩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
按摩后注意避风、保暖。
按摩后宜喝一杯温开水,并休息10分钟。
胸腹部按摩的力度要轻。按摩时不宜留长指甲,以免掐破或划破皮肤。
忌佩戴戒指、手链、手表等硬物饰品。
饱餐之后不可立即按摩。
按摩后不可立即洗澡。
忌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按摩。
经期不宜按摩。
酒后不宜按摩。
持续高热且未查明原因者不宜按摩。
严重心脏病、精神病、高血压病及脑、肺、肝、肾等病患者均不宜按摩。
中老年对于慢性病,按摩的时间宜适当加长。一般以每次30分钟,每周3~~4次,4周为一疗程。借助敲击槌敲打背部时,用力要轻,以免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有严重心血管病者不宜按摩。
不宜在晨起后立刻按摩。
孕妇力度宜先轻后重。
范围宜先小后大。
腹部穴位宜用热敷来代替。不宜使用拍击法进行按摩。
按压合谷穴会导致催产素分泌,未到分娩时不可按压。
对肩井穴刺激太强会导致休克,同时对胎儿不利,不宜按压。
体弱者每次按摩时间宜短,以10分钟以内为宜。
按摩力度要得当,速度要缓慢。
手法要轻柔。体弱者进行按摩时,不宜用力过大,按摩时间根据身体情况而定,不宜过长。
正确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手法要领注意事项功效
指按法用拇指指面或指端按压体表。按压力的方向要垂直向下。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感充分达到机体深部组织。切忌用迅猛的暴力。指按法结束时,不宜突然放松,应逐渐递减按压的力量。对全身各部的经络穴位都可以应用,具有开通闭塞,散寒止痛等作用。
拍法五指并拢,拍打体表或穴位。腕关节放松,灵活摆动。动作连续而有节奏。主要用于背部、肩部、腰臀部及下肢外侧部,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摩法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或手掌在皮肤上做柔软性摩动,称为摩法。其中以指面摩动的称指摩法,用掌面摩动的称掌摩法。手法轻柔,压力均匀。指摩法宜稍轻快,每分钟摩动约120次。掌摩宜稍重缓,每分钟摩动80~~100次。常用于胸腹及胁肋部,具有理气和中,消积导滞,调节胃肠蠕动等作用。
推法用拇指或手掌贴近皮肤,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移动,按而送之,称之为推法。用力要均匀。应先在治疗部位涂抹少量精油等起到润滑作用的物质,使皮肤有一定的润滑度,以利于操作,并防止推破皮肤。可直接作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加强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消肿止痛,舒筋通络。
ISBN | 9787553738215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王东坡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