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代管理与治疗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本书阐述了世界范围内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领域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的最新研究、技术和临床应用。内容涉及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在病理生理方面,涉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标志在冠脉粥样硬化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诊断方面涉及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和侵入性诊断方法;治疗方面则重点阐述各种类型病变的治疗策略、算法、方法等。
编辑推荐
阿兰巴西斯主编的这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代管理与治疗)(精)》恰当地开始于基本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第二部分讲的是影像和诊断,先是非侵入性方法再是侵人性方法,后者包括了当下时常谈论的设备,如心肌血流储备分数和光学相干断层摄影。这样可以使从事介入和非介入工作的读者都能够学到许多见解。第三部分讲的是治疗,从一级预防开始,接着是一些相关的课题,比如危险分层、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微血管性心绞痛。本书以心血管领域突出方面的不同视角结尾,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血管再通术的选择、长期疗效及治疗进展等。
作者简介
作者:(希腊)Chourmouzios Arampatzis 等 主编 张奇 徐波 主
目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学 1.斑块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之当代概念 2.传统危险因素筛选普通人群和识别高危个体 3.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在识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4.患者风险的评估:生物标志物的当前作用和未来发展的途径研究 5.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定义、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方法:非侵入性方法 6.胸痛患者的临床评估 7.运动负荷试验、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心肌放射性核素显像: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检查 8.多排CT在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9.磁共振成像在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10.PET/CT诊断冠心病和预测血运重建术疗效的作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方法:侵入性方法 11.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到三维冠状动脉造影:潜在的临床启发 12.血流储备分数在指导临床决策中的作用 13.血管内超声在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14.冠状动脉光声成像:现状及临床前景 15.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斑块影像学:目前状况和潜在临床作用 1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热分析:现况及临床应用前景 17.使用NIRS-IVUS结合系统进行脂质核心斑块结构与组成成像:当前状态及潜在临床应用 18.内皮剪切力在冠状动脉斑块失稳定性中的作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斑块迅速进展 19.使用虚拟组织学与iMAP判断组织学特征:目前状况及潜在临床应用 20.血管内镜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中的作用:现状和潜在临床价值 21.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佳影像工具 22.优化一级和二级预防 23.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的药物治疗 24.冠心病患者抗血栓形成药物治疗 25.临界冠状动脉狭窄的侵入性评估及治疗 26.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流程 27.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流程 28.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流程 29.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处理 30.合并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治疗流程 31.晚期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临床治疗展望 32.进展性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展望 33.严重稳定型冠状动脉病变的手术治疗展望 34.杂交治疗及其未来展望 3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决定因素 36.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远期预后的决定因素 37.斑块进展和预防的最新治疗方法
ISBN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K_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Chourmouzios Arampatzis 等 主编 张奇 徐波 主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