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赢+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工作篇(套装共2册)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生而为赢》 经典再现,权威翻译。 “最伟大的励志导师”奥里森·马登作品! 哈佛大学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最受欢迎的典藏经典! 畅销美国千万册,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30年,创全球出版史奇迹! 美国前总统威廉·麦金莱、林语堂推荐版本! 推荐搭配:《奋勇向前》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最具营销力的作品,被誉为“最伟大的励志书”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工作篇》 继《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全亚洲重印700次,大陆简体版销量冲破100万册 亚洲首席青年励志导师金兰都教授青春三部曲之工作篇 你知道你天生最适合干什么吗? 5年后,你今天苦苦选择的工作还有价值吗? 围绕工作的心结,是青春最深的疼痛, 为了寻找答案,他走遍世界, 美国、日本、意大利、荷兰、韩国…… 给出全球工作市场的6大趋势,5大应对策略 唯一一本帮年轻人如此透彻解读世界就业趋势的书 ★全球正经历一场青年失业风暴,而你无法躲避 2013年5月份欧盟25岁以下的青年失业人数为550万人,青年失业率约为23%。 其中希腊青年失业率最高,达59.2%, 西班牙为56.5%, 葡萄牙为42.1%, 意大利为38.5%, 德国最低,仅为7.6%。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目前美国25岁以下年轻人失业率高达16%, 为整体劳动力人口失业率的两倍多。 2013-07-16《中国劳动保障报》《青年就业——全球共同的难题》
名人推荐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工作篇》 在我国,青年人就业趋向于大城市和高薪水岗位,这和现在的社会价值趋向有关系。现阶段,我国青年失业的特点是:高学历失业现象开始凸显,青年自愿失业问题突出,青年失业呈现低龄化。 ——中国传媒大学 张毓强教授 全球经济复苏速度缓慢,为年轻人创造就业岗位寥寥。到今年年底,全球15岁到24岁青年人中将有7340万人失业,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12.6%。这一比率到2018年可能上升到12.8%。 ——国际劳工组织今年上半年发布的 《2013全球青年就业趋势》
作者简介
《生而为赢》 奥里森·斯威特·马登(OrisonSweltMardeng)(1850-1924),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它的主要作品有《第一本快乐心理学》《信念力》《这辈子一定要精彩》《最伟大的励志书》《一生的财富》《你能行》等70余部作品。马登的成功学著作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影响巨大。他将拿破仑·希尔、奥格—曼狄诺、安东尼·罗宾等引入当今世界著名成功学家的殿堂。同时他的成功学著作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从艾森豪威尔、尼克松、卡特、布什等美国历任总统,洛克菲勒、比尔·盖茨、索罗斯等企业巨子,到阿诺·施瓦辛格、大卫·贝克汉姆等巨星,都提到了马灯的著作推荐给全美国的青少年时,这样说道:“马登的书对所有具有高尚和远大抱负的年轻读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认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比马登的书更值得推荐给美国的每一个年轻人。”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工作篇》 (韩)金兰都 当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人生导师。 首尔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消费者研究系主任,曾任韩国总统办公室、三星集团、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等企业的专业顾问。作品《因为痛,所以叫青春》风靡全球,销量突破万册,《千万次摇摆,才能长大成人》《从小众到主流》等作品也一次次打动了中国读者。 “其实我也考过公务员,考过研究生。经历过你们正经历着的一切,爱情、梦想、挫折、迷茫、择业……25岁那年我刚毕业,父亲癌症突然晕倒住院时,又传来了乡下奶奶过世的消息,同年爷爷过世……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11个月内我主持了三次葬礼…… 这就是我的青春。”——成年人 金兰都
目录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目录: 序言一我们为什么工作 序言二学会享受你的工作 第一部分 FUTURE工作的未来 趋势一:蓝领2.0登场:褐领横扫白领 英国管家学校:微微弯曲膝盖便能够赢得世界 荷兰马蹄技术专家:少女的铁锤也格外美丽 荷兰木匠学校:在木头上雕刻人生 韩国阿迪人力车夫:让时间回到过去的有为青年 趋势二:快乐正作的力量 欧莱雅:工作时间最短国家的悖论成立 美国谷歌:边玩边工作的“fun”型企业 美国Smule公司:一周工作四天?太多了 趋势三:实行微创业 活跃在硅谷的大学生创业军团的秘密 在美国,用100美元来改变世界 波特兰快乐针织毛线店:边聊天,边享受针织 25岁波特兰姑娘的事业:陪别人逛超市并制定食谱 在首尔,没钱也要GO 趋势四:游牧王作者的理想国 在日本幸福终点站的游牧白领 英国电子自由职业者的诞生 荷兰,非正式员工的天堂 趋势五:回归本土经济时代 开始经营家庭酒庄和餐厅的意大利青年 与青春一起绽放的皮革工艺学校 济州岛:不在工作中死去,就在工作中飞翔 …… 《生而为赢》
文摘
版权页: 玩游戏的人,还有在布满沙土的运动场上渐进高潮的排球比赛。工作着的谷歌人到底藏在哪里呢?谷歌培训团队的项目经理伊维塔·布里吉向我们解释了谷歌特有的企业文化: “这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厂。大家就那样坐在沙发上玩着电脑也能工作,坐在草坪上看着书也能工作。谷歌内可以玩的地方有很多。‘fun’是谷歌企业文化的主题,它可以让员工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员工与公司越亲密,就越能减少他们在办公室里所受到的压力。员工只有在没有压力的时候,创意才会不断涌现。” 谷歌相信,自由开放比僵硬更能提高职员的工作效率。正如谷歌的内部口号“You can be serious without a suit”(不穿正装,你也可以很真诚),即使没有繁琐的固定形式也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为了摆脱固定的工作形式,谷歌允许员工拿出工作时间的20%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伊维塔说,这20%的时间就是谷歌一直以来引以为荣的变革。 20%的工作时间可做与业务无关的事 “在上司允许的情况下,在这20%的工作时间里员工可以做跟业务无关的事情,但必须做跟谷歌相关的事情。即,不是说一周内每一天都可以做跟业务无关的事,只是允许员工在业务之外可以做一些其他的跟谷歌:有关的事情。员工可以不马上做今天的工作,但必须要思考谷歌的未来,描绘谷歌的蓝图,想想怎么样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还员工以自由,这个想法真是斗个好点子,因为Gmail就是在这20%的自由工作时间里诞生的。” 谷歌有句名言:don't be evil(不要变得邪恶)。谷歌相信,在运用耀眼的技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之前,一定要先用少许的努力为员工创造一个愉快幸福的工作环境:不变邪恶也可以赚钱,不受折磨也可以取得成功。
ISBN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金兰都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