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看透孩子在想什么+是什么伤了孩子的心(套装共2册)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用一个个真实的事例告诉你如何读懂孩子的心,让你与孩子更亲近,更明白如何有效地教育孩子。常言道:“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教育孩子,一定从了解孩子开始。本书采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作者自己教育女儿的实践活动和身边的教育案例,将复杂的亲子读心术讲解得通俗易懂,简单实效。本书告诉读者:如何通过孩子的肢体语言,快速了解孩子的心理;如何通过孩子的生活细节,准确解读孩子的性格;如何通过孩子的说话方式,敏锐判断孩子的想法。使用书中的技巧,每个家长都能够轻松、简单地了解孩子,更准确地解读孩子的行为。这是一本解读孩子心理暗示的书,更是一本具有魔力的亲子沟通读本。
作者简介
邓培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江大学客座教授、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国际CEAP中国区候选人。 舒闻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荆州市政协委员、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会长、长江大学心理学客座教授、荆州市图书馆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主任、荆州市困境人员心理援助中心主任、荆州市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主任、荆楚心理健康社社长、原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和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曾在部、省、市级刊物和学术团体发表和获奖心理学方面论文100多篇。曾出版《工业企业安全管理心理100问》《企业文化与职工心理咨询》《漫谈家庭成员的融洽关系》《青年成功新思维》《青年成功训练》等多部作品。 成墨初 河北邯郸人,家教畅销书作家,亲子教育研究者和践行者,多家教育机构顾问,多种刊物特邀撰稿人。 以“有感动、有感悟”为创作原则,开发出集实用性、阅读性于一体的故事化新文体,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教育人”。其作品以故事见长,说理精辟,让读者在“悦读”中学到教子智慧。出版《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把话说到孩子心窝里》《再忙,你也能做个好爸爸》《管教:决定孩子一辈子的事》《杰出男孩培养全书》《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等亲子教育作品50多部,上百家媒体报道过其人其作。
目录
《是什么伤了孩子的心》目录: 第1章亲子读心术——成功父母的第一项修炼 去你喜欢的地方——亲子读心术,解决孩子问题的万能法宝/1 她的笑不真诚——弄明白孩子在想什么,是教育真正的开始/6 我不想当作家——看透孩子的意图和想法,才可能进行有效引导/11 我怎么了——孩子的一切信息都在那儿明摆着,只是你不会“阅读”/16 你心里想支持爸爸——熟练“阅读”孩子是一门需要训练的技术/21 第2章控制话题,掌握主动——让孩子主动讲出他的心里话 你怎么进步这么快——跟孩子说话前,要做好准备,制订策略/26 你今天不想聊也得聊——给孩子创造舒适、轻松的谈话环境/31 今天你说话时少了个手势——善于倾听,听懂孩子的“弦外之音”/35 爸爸想穿你画的长裤——鼓励孩子把真实的想法都说出来/39 你的布娃娃好可爱——寻找共鸣点,打开孩子的情感防线/44 听完故事就睡觉吗——剥茧抽丝,用封闭式提问引导孩子讲出真话/49 你真喜欢写作文吗——强力控制话题,莫让谈话主题任意游走/54 第3章察言观色,相由心生——从孩子面部表情洞悉心理 不想去就不要勉强——眼部变化是孩子心理活动瞬间变化的体现/59 我皱眉是不舒服——眉毛的动作暗示孩子不同的心态/64 你的审美观点提高了——嘴部动作透露孩子心底的秘密/68 我并没有答应——鼻子会说话,依此来观察孩子的心思/72 我真没骗您——变幻的笑容展露孩子隐藏的内心世界/76 用冷漠筑起爱的保护墙——面部表情变化暗示孩子内心的喜怒哀乐/81 第4章举手投足,尽显本色——孩子身体姿势泄露心里秘密 他低头是掩盖沮丧情绪——孩子不同的头部姿势表达不同的心思/85 你心情焦虑时会紧握双手——孩子双手的动作泄露心中小秘密/89 你对我的话不感兴趣——孩子不同的手势透露出不同心态/94 紧握拳头是在控制怒火——从孩子双臂的动作中读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98 做个可怜的姿势给她看——孩子手肘的动作所隐藏的小秘密/103 我喜欢听你讲话——身体角度的改变是孩子心理波动的表现/107 第5章站立坐走,信息显露——从孩子腿部动作洞察他的内心 为买这支钢笔,我同事差点误了车——从孩子不同的站姿中解析他的内心/112 咱们以后再讲——孩子的脚部动作传达心情/117 今天你先讲——孩子随性的坐姿暴露他的心思/122 是不是在等人——从走路姿势了解孩子当时的心态/126 第6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孩子的生活习惯透露内心愿望 吃饭挑剔是因为讲究——从孩子的饮食习惯观察他的心理/131 你丢什么东西了——从擦嘴习惯辨别孩子当时的心理/136 你遇到什么事情了吗——从孩子看电视的习惯看懂他的内心/141 你有权处理自己的事情——从刷牙的习惯辨别孩子的内心/146 好话暖人心——从说话习惯了解孩子的心灵特征/150 第7章业余爱好,彰显本性——从孩子的兴趣爱好看他内心 你今天心情不好吧——从孩子喜欢的运动方式猜他的心理/155 爸爸会无条件地支持你的决定——从孩子喜欢的旅游方式猜透他的心思/160 和猫在一起有安全感——孩子养的宠物能折射出他的内心需求/165 妈妈想和你聊聊——孩子迷恋的音乐风格暗含着他的性格情感/169 我相信你的能力——从孩子看的电视节目类型解读他的心理/173 第8章心口相应,言为心声——从孩子的言谈中读懂他的心语 不是规矩多,是你修养好——从孩子的说话声音看透他的心/178 拣最重要的话说——从孩子说话的语速破解他的心灵密码/183 你善解人意,相信你会改的——从孩子的说话方式获悉他心里的秘密/188 这件事妈妈得听你的——孩子的说话态度反映真实的内心/192 一定能考好——口头禅最能反映孩子的内心世界/197 后记/202 《30秒看透孩子在想什么》目录: 1.男孩太女性化怎么办 2.孩子在家任性,在外胆怯怎么办 3.怎样纠正孩子爱嫉妒的毛病 4.独生女处处依赖别人是何原因 5.孩子成了后进生怎么办 6.孩子很虚荣怎么办 7.孩子很偏激是怎么回事 8.如何辅导孩子克服暴躁心理 9.孩子爱猜疑怎么办 10.孩子总是很害羞怎么办 11.孩子不爱做作业怎么办 12.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13.让孩子懂得输与赢 14.孩子爱与伙伴打架怎么办 15.发现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16.离异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 17.孩子常感到悲观失望是怎么回事 18.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正确地奖惩孩子 19.女儿害怕上学怎么办 20.独生子女总爱乱花钱怎么办 21.如何对待儿童说谎 22.棍棒打不回逃学的孩子 23.独生子为何虐待小动物 24.孩子口吃怎样矫正 25.独生子女不尊敬爷爷奶奶怎么办 26.让爷爷奶奶带孩子好吗 27.孩子为何越打越犟 28.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29.怎样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 30.家长如何面对青少年的网瘾问题 31.困难家庭的孩子,该如何去教育 32.有钱人家如何教育你的孩子 33.为什么好学生也会厌学 34.亲子沟通为什么重要 35.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如何有效 36.孩子为什么会犯罪 37.为什么会出现恋母情结 38.怎样矫正孩子性别偏差 39.为什么会出现恋父情结 40.如何辅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1.少男少女如何交往 42.如何辅导孩子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43.如何辅导孩子锻炼自己的意志 44.如何辅导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45.如何辅导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46.如何辅导孩子克服马虎心理 47.如何辅导孩子克服迷信心理 48.如何辅导孩子克服空虚心理 49.如何辅导孩子克服抑郁心理 50.如何引导孩子鉴别真、善、美 51.父母如何面对孩子的性早熟 52.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53.如何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54.快中考了,我的问题挺严重 55.如何正确对待手淫 56.如何对失足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57.如何对残疾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58.溺爱不是教育 59.乖孩子的弊端 60.父母教育态度不统一对孩子的影响 61.如何辅导孩子克服心理定式错位 62.如何辅导心理落后的孩子 63.家长为什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64.家长为什么要多给孩子一些信任 65.孩子不想上语文课怎么办 66.女生不如男生聪明吗 67.女儿为何一考试就怯场 68.如何提高听课效率 69.如何做好预习 70.如何制订学习计划 71.如何提高记忆力 72.如何搞好复习 附录一心理咨询师的好帮手——图像排列心理治疗 附录二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捷径——家画疗法
文摘
版权页: 第1章亲子读心术——成功父母的第一项修炼 去你喜欢的地方——亲子读心术,解决孩子问题的万能法宝 当你对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都有清楚的认识时,你会惊喜地发现,他的肢体动作原来如此丰富,竟然也会“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用身体来表达他内心的想法。 一年前,在一次亲子座谈会上,有位母亲难过地对我说,她儿子正在青春期,经常为一件小事发脾气,她和丈夫稍微表示点不满,儿子就和他们争吵。 最让她和丈夫不放心的是,儿子后来交了一些不好的朋友,成绩下降很快。以前志向很大的他,现在都开始厌学了。她忧心忡忡地问我:“成老师,你能帮我们劝劝他吗?” 我向她了解了她儿子的其他一些情况后,就提出要见见这个曾经想着当将军的男孩。 见面那天,当我看到那男孩时,心里一惊,这男孩外形很帅,是那种极具男性味道的帅,威武的身材,不胖不瘦,浓眉大眼,五官长得非常好。但漂亮的外表下却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 “成老师好,你写的书,我几乎全看过。”男孩的声音带着一种磁性,这声音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好感。 我微笑着说:“哦,谢谢。” 简单的客套话后,我就拣他平时最感兴趣的话题开了头,满以为他会像别的孩子那样,充满兴致地和我谈。没想到,他只是静静地听,面部平静得像一尊优美的雕像。 那次谈话几乎是我一人在说,在我讲的过程中,他只用“嗯”、“啊”、“是”回应我,然后伴着简单的点头、微笑的表情。 看到他这个样子,我心里对自己说:“这个男孩太有主见了,我的话可能打动不了他。” 谈完后,他母亲让他先走,然后高兴地对我说:“成老师,谢谢你。我估计,您和他的这次谈话对他影响很大。” 我只笑了笑,不置可否。她好像看出我对她说的话有怀疑,坚定地说:“您放心,或许他不可能一下子和那些朋友断交,但我想他会想办法疏远他们的。” 我说道:“但愿如此。不过我觉得他好像没听进去我的话。” 她立刻说:“不,他对你说的话,心里非常认同。” 见我不解,她分析道:“你说话时,他的坐姿和双手摆放的位置和你完全一致。你端起茶杯喝水时,他也用和你同样的动作端起了茶杯。” 我更困惑了,问:“你说他在模仿我?” 她笑了,说道:“不是刻意模仿,而是身不由心。当我们赞成对方的话时,会不由自主地姿势和对方保持一致,而我们自己并没有感觉。” 为了让我相信她的话,她又说:“以前我和儿子谈话时,当他表现出这种状态时,我就知道他听进去我的话了。他上中学后,在我面前,几乎没有表现过这种状态了。”
ISBN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邓培军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