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职场沟通汇报工作指南(全二册)详细分析了职场汇报程序和注意事项,让你不栽跟头智慧经验总结。都是从血淋漓的事实经验总结。是职场菜鸟成长为骨灰级职场老鸟的超完美蜕变攻略!
作者简介
李宗厚,深谙中国职场官场运行规则的第一人,将职场那些见不得人的灰规则用深入浅出的话呈现给广大读者!
骐羽,快速消费品行业资深职业经理人。曾就职于伊利集团、上海观唐、上海伟太、广东省广、北京宣亚国际、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北京盛堂营销管理咨询公司等企业,历任产品经理、客户总监、品牌总监,转战企业人、咨询人、顾问等角色,最擅长与不同背景的客户、企业沟通。
目录
《听不懂领导讲话,你就默默干到老》目录:
第一章和领导打交道的第一堂必修课:倾听
听到≠听懂:你的倾听有效吗?
听懂就是节省领导的时间
有效倾听是打开职场上升通道的秘诀
良好的倾听是对领导的尊重
会听,才会执行
先听后说,倾听比说服更重要
第二章听领导说话的必备心态
从容地听:领导也是普通人
诚心地听:对领导表现出应有的尊重
全面地听:不要漏掉领导谈话的重点
一切都是为了工作:不要对领导心存偏见
假如你是领导:换位思考去倾听
与领导为善:对领导的讲话不能抵触
学做灭火器:领导发火很正常
先听领导倒苦水,再听领导说精髓
第三章 如何正确理解领导的话
听懂领导的肢体语言
根据时间和场合领会领导的话
领导性格决定说话风格
领导批示后,仍要动脑“听”纸外之言
听懂领导含蓄的期望,把握进步机会
弦外之音认真听,做领导的贴心人
听懂领导的“随口话”
与领导秘书多交流:全面了解你的领导
第四章领导讲话的几种特殊情境分析
充分理解领导一反常态的嘘寒问暖
领导一言不发意味着什么
表扬的潜在意义
领导为什么会先赞后贬
学会理解领导的当众批评
领导的背后表扬
听懂最难懂的话:领会领导的无声指令
别只听自己想听的,要听领导想表达的
领导征询意见的潜台词
领导为什么会越级指挥
迟疑不决是领导无言的否定
第五章听领导讲话的回应技巧
谨慎回应,完成听的互动
得体微笑,化解听的误会
下属情绪饱满,领导才会畅所欲言
没有反馈的倾听是最糟糕的倾听
……
《不会汇报工作,还敢拼职场》
序言
《不会汇报工作,还敢拼职场 》
混职场“孺子牛”不如“望天猴”!?
在这个流行拼爹的时代,作为平民百姓的子弟,你靠什么获得成功?
“拼不起爹,咱只能拼自己了。”这是诸多80后、90后职场新人不二的回答。
可是,“拼自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孺子牛”(拼命工作不请示不汇报),另一种是“望天猴”(认真工作常请示勤汇报),你到底要做哪一种呢?
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孺子牛”,信奉书山有路勤为径,职场有路拼才行。还是拼命更靠谱。
可是混职场,“孺子牛”绝对敌不过“望天猴”。
有这样两个年轻人,一个是“孺子牛”,一个是“望天猴”。
他们俩在大学毕业后同时进入了一家公司,两人专业知识都很扎实,工作也很勤奋,也有好的工作业绩。可是,一年以后“望天猴”成了业务主管,“孺子牛”却依然默默无闻。
为此,私下里有许多的议论,甚至有人说“望天猴”是老板的亲戚。
有人就问他们的上司,但上司只说了一句话:“只是有的人让你放心而已!”
原来“孺子牛”只知道埋头工作,却很少主动向上司汇报工作。而“望天猴”非常懂得汇报的重要性,定期向上司汇报。每次出去谈项目都要在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给自己的上司,遇有一些特殊情况,也总是先请示上司有什么样的意见和想法,再作决定。每次出差在外都要报告工作情况,回公司的第一件事是先向上司作汇报。所以,上司对这个“望天猴”很放心,也愿意安排给他一些重要的项目和外出任务。如此下来,这位下属就掌握了很多的资源,建立了广泛的人际关系,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在公司的地位和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提升他做业务主管也就水到渠成了。
努力工作能取得职场成功是多数人的普遍想法。但是,埋头苦干并不意味着能在职场中取得自己想要的那一份成功,以甘当“孺子牛”、极力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取悦老板的做法已经不是现代职场的晋升妙招,识别和把握新类型的机遇才是成功的关键。
可见,“汇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可轻可重,可有可无。
有很多的老板不放心。在家不放心,出门在外不放心,就是因为自己的下属不懂得汇报工作,让他很心焦。追随松下辛之助30年的江口克彦在《我在松下三十年——上司的哲学下属的哲学》中曾经专门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对于上司来说,最让人心焦的就是无法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度……如果没有得到反馈,以后就不会再把重要的工作交给这样的下属了。所以要知道,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汇报,却能让你得到上司的肯定。”
《听不懂领导讲话,你就默默干到老》
不仅讲“听”,更是讲其背后之道。“听”是沟通中最首要的问题,由此还能延伸出很多外延,用老子的观点看,是由我及他、及宇宙的道理。在整个沟通过程中,看似以“我”为主,实则需要先放空“我”再聆听“他人”,例如碗、茶盅、房子都是以空为用,达到有和无的统一。在这本书里,在常规的沟通方法之外,读者还能体会到“听”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体会到超越这些之上的精妙——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决于每个人的悟性。
骐羽是一个有慧心的作者,她植根传统,升华总结出“听”的文化和技巧。我和她共事多年,共同见证了所属行业的腾飞,也目睹了她将传统文化、现代管理和沟通理念融会贯通的过程。由于工作关系,她时常与咨询方、客户方打交道,她洞彻“听道”,运用聆听的技巧,成为了一名最受人欢迎的客户总监。充满灵性的文字与干练的职业风格相结合恐怕唯她才有。大家可以分享用她的文艺素养和多年工作经验共同酿造的醇香美酒。她请我来写序,我就简单说说这些年我在职场的一些心得:
居善地,与善仁,事善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场
进入职场,你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个人不论是刚刚毕业选择工作时,还是工作不满意准备跳槽时,都要充分想好几件事: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怎么样?这家公司怎么样?老板是什么样的人?身边配合的人怎么样?自己都准备好了吗?以上几个问题都能回答OK时,那就不要犹豫,选择进入这个行业,加入这家公司,跟定这个老板,干好这个岗位,轰轰烈烈地投身进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学而时习,处处有师——工作是个人继续学习的一种方式
文摘
版权页:
听到≠听懂:你的倾听有效吗?
我们对“听”字进行拆解:左边是个“口”字,右边是个“斤”字——说者嘴里有分量,犹如千斤之重。会听的下属能接得住、扛得起听话的重任。
“会听话”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信息流转的关键。每个职场人都是信息网的重要节点,犹如江河之水滴,虽微小却能汇聚万千力量。如果将职场上流通的信息比作循环流动的水,把公司比作地球,那么只有水正常循环,地球才能生生不息。“听话”作为最基础的沟通形式,看似平凡,实则很重要。
我们用20—30—40—50这一组数字来描述倾听的重要性。倾听在20项重要的经营技巧中排第一位,占了中层管理者30%的时间,占了高层管理者40%以上的时间。我们在沟通中有50%的时间用在倾听上,甚至有时还会超过这个数字。职场是追求效率的地方,如果每个人都不修炼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信息在自己的岗位上停滞不前,那么领导、下属以及团队的时间成本犹如层层涟漪荡漾开来,会波及整个公司的“水面”,最终的结果是损害公司利益。如果不想成为公司的绊脚石,或者不甘于停滞不前,那就不妨看看以下能实现有效倾听的三个重要步骤:
首先是“听到”。要开放地接受信息,让信息运行通畅,达到良性循环。“听到”这个词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让一个人开放地听另一个人讲话,在小学时期也许比较容易,那时人尚处于新鲜懵懂的状态,接受起信息来就很主动。随着年龄的增加,经历和经验在头脑中形成了定式,我们有了很多自我判断,就不那么好清空磁盘,轻易接受信息了。
曾昉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面试了几家单位,最终被其中一家录用。他高兴地上了班,完成的工作基本每次都能使领导满意。同事马新易对此很不理解:论资历自己比他早来一年,论学历自己的学校比他的学校牌子响,何况自己进来时是人力资源部高部长亲自批的,怎么都轮不到这新来的小子争头彩。他的优越感很受打击,于是就观察起曾昉的日常工作情况,看看他到底用哪些手段博得了领导的欢心。
他观察了个把月,也没觉得曾昉有什么特别之处。正在疑惑不解时,高部长来了个电话,让他下班过去一趟。马新易一听是高部长的召唤,想必有什么重要事情,就这样满腹疑问地挨到了下班。一下班,他一溜烟地来到了人力资源部。高部长告诉他,马新易的部门领导破格提拔新人曾昉。本来马新易想平级出任的肥缺,却被新人先得了。
这一来马新易上了心,仔细观察对手的一举一动,观察之下不禁大吃一惊——令他处于下风的不是领导的偏心,抑或曾昉的阿谀,而是曾昉每次倾听领导讲话时都格外认真,做了详细的笔记,执行时还常找领导沟通磋商,这样一来,他的任务完成得正合领导的期望,有时还能超出领导的期望值。这个发现让马新易反思良久。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就是:还像以往一样保持莫名的优越感,听不到别人说什么?还是学习曾昉,改进求新,博得领导的赏识?
ISBN | 9787214132215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骐羽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