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全球视野与中国实践》完整涵盖了西方主流领导学理论,包括领导的基本概念、文化与领导、权力、个体差异与特质、领导风格与情境、基于关系的领导、团队式领导、女性领导、领导发展与继任。在写作风格上,全书遵从主流领导学理论的正统性和教科书的严谨性,并以清晰的条理、简洁的语言来表述艰涩的理论。
编辑推荐
《领导学:全球视野与中国实践》案例涉及古今中外,背景贴近中国读者,内容生动有趣,源自正式出版物、主流媒体以及笔者自编。此书定位为“领导科学与艺术”课程的教科书,以及“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学”等核心课程的辅助教材,也可用作政府和企业高管的培训教材。
作者简介
施冬健,1970年生,江苏启东人,雏鹰工场创始人,江南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加拿大麦吉尔大学HBA,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所硕士,执教同济大学、南京大学HBA/EHBA,曾任职乡镇企业、中科院华罗庚小组和国家机关,曾任北京新东方留学移民业务总经理。
目录
第一章 领导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
第二节 领导工作的特征与角色
第三节 领导工作的重要性
第四节 领导与管理
第五节 领导有效性
第六节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化与领导
第一节 文化概述
第二节 民族文化与全球化
第三节 群体文化与多样性
第四节 组织文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权力
第一节 权力的内涵与来源
第二节 权力的效果与策略
第三节 权力与政治
第四节 授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体差异与特质
第一节 人格
第二节 智商与情商
第三节 价值观
第四节 特质
第五节 技能
第六节 领导者是天生的吗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领导风格与情境
第一节 领导风格理论
第二节 权变领导理论
第三节 情境领导理论
第四节 目标—路径理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关系的领导
第一节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第二节 交易型领导
第三节 变革型领导
第四节 魅力型领导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团队式领导
第一节 团队的内涵
第二节 团队角色理论
第三节 团队发展阶段
第四节 团队式领导模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女性领导
第一节 女性领导的真相
第二节 女性晋升的障碍
第三节 女性“迷宫”的根源
第四节 女性领导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领导发展与继任
第一节 领导者的层次
第二节 领导者的发展
第三节 领导力的发展
第四节 领导力的继任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一)职业生涯初期
中心任务:建立适当的权力基础
许多初入职场的年轻精英未能客观和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和优缺点。他们必须尽快地找到与个人的价值观和能力高度匹配的组织和具体岗位。在权力基础的建立过程中,这种“契合”的程度对实现良好开局至关重要。
在职业生涯初期,大部分人至多掌握了一些领导技能,并没有掌控足够的权力资源。他们需要充分利用最初的契合点,逐步崭露头角。具体的措施包括:拓展人际技巧,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从长远角度战略性地寻找并持续“投资”某些权威人物),大力提升领导技能和专长,积累大量的相关信息,设法控制重要的组织资源,逐渐占据组织中更具战略意义的岗位,管理一些更具有挑战性并引人注目的项目等。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开局良好”的领导者并没有建立和保持权力基础、持续开发领导技能。他们错误地选择了超出自身能力的快速晋升和加薪,导致较差的工作绩效,有些人甚至滥用权力,最终毁灭了他们的成功潜质。
(二)职业生涯中期
中心任务:善用而不滥用权力
那些在职业生涯初期打下了牢固权力基础的领导者,通过正式头衔和其他身份象征取得一定程度的法定性权力,确立了自己的信誉和能力。为在职业生涯中期发挥巨大影响力,他们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精心构建包括上级、同级及下属的人际网络,以应对更为丰富复杂的人际关系;
| ISBN | |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作者 | 施冬健 |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