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测试: 原理、方法与管理》首先为读者建立完整的软件测试生命周期的概念体系,进而详尽地给出测试文档的编制说明和应用实践指导;然后从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个方面详细说明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技术和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并从缺陷管理的角度强调了软件质量的重要性,培养读者从软件测试计划到软件测试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紧接着,对软件业界主流的各种软件测试工具进行分类介绍,帮助读者理解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基本概念。最后,介绍了软件测试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实施过程,为读者深入学习测试团队管理和组建、测试过程监控及测试过程改进等软件管理知识域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辑推荐
《软件测试:原理、方法与管理》编辑推荐:《软件测试:原理、方法与管理》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软件测试:原理、方法与管理》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软件测试生命周期、测试文档、静态测试、测试设计、缺陷管理、测试工具与自动化、测试管理等。《软件测试:原理、方法与管理》适合高等院校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参考,也适合软件测试人员和希望未来从事软件测试的其他专业人员阅读。
目录
第1章软件测试生命周期
1.1软件测试基础
1.1.1软件测试的目的
1.1.2软件测试的定义
1.2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关系
1.2.1软件开发模型
1.2.2模型中的测试
1.2.3敏捷测试
1.3软件测试过程
1.3.1测试计划阶段
1.3.2测试设计阶段
1.3.3测试执行阶段
1.3.4测试监控阶段
1.3.5测试结束阶段
1.4软件测试级别
1.4.1单元测试
1.4.2集成测试
1.4.3系统测试
1.4.4验收测试
1.4.5回归测试
1.5软件测试发展概述
1.5.1软件测试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5.2我国软件测试产业的现状
1.6小结
1.7习题1
第2章测试文档
2.1测试计划文档
2.1.1测试对象
2.1.2测试范围
2.1.3测试方法
2.1.4测试管理
2.2测试规格说明文档
2.2.1测试设计文档
2.2.2测试用例文档
2.3测试报告文档
2.3.1缺陷报告文档
2.3.2测试总结报告文档
2.4测试文档实践
2.4.1指导原则
2.4.2常用模板
2.5小结
2.6习题2
第3章静态测试
3.1评审
3.1.1评审作用
3.1.2评审基本原则
3.1.3评审基本过程
3.1.4角色和职责
3.1.5评审类型
3.2静态分析
3.2.1控制流分析
3.2.2数据流分析
3.2.3编码标准一致性检查
3.2.4代码质量度量
3.3静态测试实践
3.3.1指导原则
3.3.2实践案例
3.4小结
3.5习题3
第4章测试设计
4.1经典测试设计
4.1.1白盒测试
4.1.2黑盒测试
4.2基于质量特性的测试设计
4.2.1功能测试
4.2.2非功能测试
4.3基于经验的测试设计
4.3.1基于缺陷分类的测试
4.3.2探索性测试
4.4测试设计实践
4.4.1指导原则
4.4.2实践案例
4.5小结
4.6习题4
第5章缺陷管理
5.1缺陷的特点
5.1.1雪崩效应
5.1.2成本放大效应
5.1.3集群效应
5.2缺陷管理生命周期
5.2.1缺陷状态
5.2.2严重程度
5.2.3优先级
5.2.4相关角色
5.2.5软件缺陷的种类
5.2.6软件缺陷的产生
5.2.7软件缺陷的数目估计
5.2.8软件测试效率分析
5.2.9软件缺陷的分布
5.2.10基于缺陷模式的软件测试
5.3缺陷管理实践
5.3.1指导原则
5.3.2实践案例
5.4小结
5.5习题5
第6章测试工具与自动化
6.1测试工具类型
6.1.1测试管理工具
6.1.2缺陷管理工具
6.1.3静态分析工具
6.1.4黑盒测试工具
6.1.5单元测试工具
6.1.6负载测试工具
6.1.7测试执行和评估工具
6.1.8测试设计和开发工具
6.1.9软件测试工具分类
6.1.10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测试工具
6.2测试工具引入
6.2.1使用测试工具的益处
6.2.2测试工具引入过程
6.2.3影响测试工具引入的因素
6.3测试自动化
6.3.1录制和回放
6.3.2录制、编辑和回放
6.3.3编程和回放
6.3.4数据驱动的自动化测试
6.3.5关键字驱动的自动化测试
6.4测试工具实践
6.4.1指导原则
6.4.2实践案例
6.5小结
6.6习题6
第7章测试管理
7.1建立测试管理体系
7.2测试管理的基本内容
7.2.1测试组织管理
7.2.2测试过程管理
7.2.3资源和配置管理
7.2.4测试文档管理
7.3测试管理原则
7.4测试管理实践
7.5小结
7.6习题7
参考文献
查看所有商品描述
ISBN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张剑波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