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书系清代沈复所写的一部回忆录。《浮生六记》原有六记,现存四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后两记《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已失传。作者以朴实的文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真切动人。其中他与妻子芸的爱情故事,是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部分。编辑推荐
清代充满生活趣味的自传体随笔
真挚动人的爱情告白
林语堂 陈寅恪 俞平伯 冯其庸 众多名家快意阅读
文白对照
中英双语,买中文版送英文版
名人推荐
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复《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陈寅恪
沈复习幕经商,文学非其专业。今读其文,无端悲喜能移我情,家常言语,反若有胜于宏文巨制者,此无他,真与自然而已。言必由衷谓之真,称意而发谓之自然。虽日两端,盖非二义。其闺房燕昵之情,触忤庭闱之由,生活艰虞之状,与夫旅逸朋游之乐,即各见于书,而个性自由与封建礼法之冲突,往往如实反映,跃然纸上,有似弦外微言,实题中之正义也。
——俞平伯
《浮生六记》俨然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俞伯平
我喜欢这本书,第一是因为作者沈三白写得很坦率真实,不论是哪一章,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而且,作者的思想是很自由的,尤其是开头第一篇就是写夫妇生活的《闺房记乐》,而且写得那么大胆和自然……我读《浮生六记》, 一直把它作为我国古典散文中最美好的一种散文来读的,事实也确是如此。
——冯其庸
我读《浮生六记》并不很早,却是好几回用这本书作语文教材,读得很细;我曾用它教美国学生,效果很好。
——曹聚仁
父亲的理想女人是《浮生六记》的芸娘。他爱她能与沈复促膝畅谈书画,爱她的憨性,爱她的爱美。
——林太乙(林语堂之女,作家)
我们看见这书的作者自身也表示那种爱美爱真的精神,和那中国文化最特色的知足常乐恬淡自适的天性。
——林语堂
像《浮生六记》中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
——林语堂
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她只是我们有时在朋友家中遇见的有风韵的丽人,因与其夫伉俪情笃令人尽绝倾慕之念,我们只觉得世上有这样的女人是一件可喜的事,只顾认她是朋友之妻,可以出入其家,可以不邀自来吃午饭,或者当她与她丈夫促膝畅谈书画文学腐乳卤瓜之时,你们打瞌睡,她可以来放一条毛毡把你的脚腿盖上。也许古今各代都有这种女人,不过在芸身上,我们似乎看见这样贤达的美德特别齐全,一生中不可多得。
——林语堂
查看所有商品描述
ISBN |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 沈复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