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皮书”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出版了一大批外国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著作作为配合“反修”斗争的重要参考资料,这批书被称为“灰皮书”,实际上是供少数人阅读和使用的“禁书”。后来,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流入社会,成为有关研究的重要资料和青年人的启蒙读物。书稿所收录的文章对“灰皮书”的历史与研究现状等作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介绍,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也是对中国出版史相关研究的重要补充,值得相关研究者参考、借鉴。编辑推荐
本书对当代文化史上的“灰皮书”来源、过程及影响均有全面的介绍,由“灰皮书”工作而产生的研究与认识成果也有编入。书内文章均来源于当事人的撰述,较为真实详细,包含大量一手资料,对中国出版史上独特的“灰皮书”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回顾研究,在立意、材料、方法和结论上都严格依据学术标准,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郑异凡,中央编译局研究员,全国资深翻译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际共运史研究所苏东处处长,长期从事苏联史的研究。曾参加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的“灰皮书”的编译工作。主要著作有:《布哈林论》《天鹅之歌——关于列宁后期思想的对话》《不惑集》《史海探索》《新经济政策的俄国》(《苏联史》第3卷)等。编译《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论争资料》《“一国社会主义”问题论争资料》。
查看所有商品描述
ISBN | 9787540774660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作者 | 郑异凡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