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通背拳教程 7122236064,978712223606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本书采用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在简要介绍洪洞通背拳基本技法的前提下,以层次递进的方式用基本动作构建了洪洞通背拳完整的技术体系,同时提供规定套路供大家进一步研习,以期能帮助传统武术研习者和广大武术爱好者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最快地掌握洪洞通背拳的精髓。编辑推荐 1.“练打结合”,再现传统武术的本来面目 既可单练,又可对打,还能实战,即每级段位技术套路,既能单练,拆分后又能作为对打套路进行练习,还能以拆招形式体现实战技法,改变了以往武术套路的操化形式,突出了传统武术“打练结合”的特色和攻防含义,再现了传统武术的本来面目。 2.逐段增加武术技术元素 按照逐段增加武术基础技术元素——打、踢、拿、靠、摔,提出了1~6段的创编思路,既满足了拳种传承的需要,也保证了中华武术固有的技术体系得以保护和继承,同时为段位考评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打………………………………………………一段技术元素 打、踢…………………………………………二段技术元素 打、踢、拿……………………………………三段技术元素 打、踢、拿、靠………………………………四段技术元素 打、踢、拿、靠、摔…………………………五段技术元素 综合(打、踢、拿、靠、摔)………………六段技术元素 3.逐段增加动作数量和动作难度 在逐段添加技术元素的同时,逐段增加动作数量,并通过逐段变换同一技术元素的表现形式,加大动作难度。例如,“打”是武术运动中最为基本、最为简易、最为广泛的技术元素,是1~6段都包含的技术内容。而“打”的技术有冲、劈、推、撩、托、盖等多种表现形式及向前、后、左、右、等不同方位的动作。按照从基础到衍生、从简易到繁难的顺序,将“打法”依次分为6份,分别编入6个段级。这样,通过逐段变换技术元素的表现形式来加大单个动作或组合动作的难度,从而实现逐段增加技术难度的目的。 作者简介 侯介华,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尧都人,受当地尚武风气的影响,自幼习武,专注于传统拳术的研习,尤其专注于当地流传的洪洞通背拳的习练。1983年考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系,现任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主授武术专业课。 刘剑,洪洞通背拳第九代传人,中国武术六段; 樊汉武,洪同通背拳第八代传人,中国武术六段。 查看所有商品描述
ISBN7122236064,9787122236067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侯介华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