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网络工程师教育丛书》的第4册,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TCP/IP协议体系结构和主要的应用程序、构件和协议,以及访问因特网所需的链路。全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TCP/IP体系结构、TCP/IP应用程序、子网划分、TCP/IP协议、TCP/IP服务、下一代网际协议、TCP/IP路由技术、TCP/IP应用程序原理,以及网络协议分析和故障诊断。为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应对认证考试,各章均附有小结、练习题及测验题,并对典型题型给出解答提示。
编辑推荐
《网络工程师教育丛书》全面规划了网络工程师应该掌握的技术,架构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工程技术知识体系。丛书共6册,在知识设计上层次分明、由浅入深,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图书进行学习,然后逐步进阶,无论是网络培训、网考还是自学,一切都变得轻松自如。作者简介
刘化君: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学院院长、教授,电子工业出版社优秀作者。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及多项省市重点计算机网络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著作二等奖1项。目录
第一章TCP/IP体系结构(1)
概述(2)
第一节OSI模型简介(2)
OSI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2)
物理地址(3)
逻辑地址(4)
地址总结(6)
练习(7)
第二节TCP/IP协议体系(8)
TCP/IP协议体系概述(8)
TCP/IP协议体系各层协议(8)
IP协议的版本(11)
TCP/IP通信(12)
练习(14)
第三节IP编址(14)
IP地址(15)
IP地址格式(17)
编址规则(18)
A类地址网络示例(19)
典型问题分析(20)
练习(21)
本章小结(22)
第二章TCP/IP应用程序(25)
概述(26)
第一节TCP/IP应用程序简介(26)
访问TCP/IP应用程序(27)
常见的TCP/IP应用程序简介(28)
应用程序及其协议的分类(31)
练习(33)
第二节Web(34)
Web的基本概念(34)
Web的关键组件(36)
搜索引擎(39)
博客(40)
移动Web(40)
练习(41)
第三节文件传送服务(42)
FTP服务的用途(42)
文件传送命令(43)
如何使用FTP(44)
练习(47)
第四节电子邮件(47)
电子邮件的主要功能(48)
电子邮箱与地址(48)
电子邮件协议(49)
邮件服务器配置(51)
基于Web的电子邮件(52)
练习(53)
第五节网络管理(54)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55)
被管理结点/设备的类型(55)
网络管理模型(56)
网络管理模式(58)
RMON标准(60)
练习(64)
第六节其他应用程序(65)
远程登录程序(65)
域名服务系统(66)
动态主机配置程序(67)
即时通信程序(68)
普通文件传送程序(69)
练习(71)
本章小结(72)
第三章子网划分(75)
概述(76)
第一节子网划分基础(76)
何谓子网(76)
子网划分的意义(77)
网络掩码(78)
建立子网(80)
最大可用子网数和主机数(81)
IP前缀(83)
确定子网需求(84)
IP广播地址(85)
练习(86)
第二节C类网络子网划分(88)
确定地址范围(89)
典型问题解析(96)
练习(99)
第三节B类网络子网划分(100)
确定地址范围(101)
典型问题解析(106)
练习(111)
第四节A类网络子网划分(112)
确定地址范围(112)
典型问题解析(118)
练习(120)
第五节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121)
CIDR的主要作用(121)
CIDR的工作过程(123)
建立超网(124)
典型问题解析(128)
练习(129)
本章小结(130)
第四章TCP/IP协议(135)
概述(136)
第一节网际协议(136)
网际协议概述(137)
IP数据报(138)
区分服务(140)
分段(141)
生存时间(144)
协议类型(144)
寻址(145)
选项(145)
IP数据报封装(146)
练习(147)
第二节地址解析协议(147)
地址解析协议概述(148)
ARP的工作原理(148)
ARP缓存表的查看(153)
逆地址解析协议(154)
典型问题解析(155)
练习(156)
第三节用户数据报协议(157)
用户数据报协议服务(157)
基于端口号的多路分解(158)
用户数据报格式(159)
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熟知端口(161)
UDP服务的操作(161)
练习(162)
第四节传输控制协议与连接的建立(163)
TCP特性(163)
TCP接口(164)
TCP报文段(165)
基本操作(166)
序列号(168)
端口(169)
套接字(170)
建立连接(171)
典型问题解析(172)
练习(173)
第五节传输控制协议与数据传送(175)
连接建立(175)
数据传送(177)
窗口管理(181)
流量控制(182)
连接终止(183)
连接复位——紧急恢复(184)
TCP报文段封装(184)
典型问题解析(185)
练习(185)
第六节TCP/IP网络的信息传送(187)
信息传送(187)
网络各层的主要功能(187)
计算机网络寻址(188)
获取逻辑地址(189)
获取物理地址(190)
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连接(190)
传送信息(190)
终止连接(190)
练习(191)
本章小结(191)
第五章TCP/IP服务(195)
概述(196)
第一节域名系统(196)
DNS概述(197)
DNS的层次结构(198)
一致性命名体系(201)
域名系统的树状结构(202)
域名授权(203)
区域(203)
域名服务器(206)
授权区域信息(206)
主文件(207)
域名解析(208)
练习(210)
第二节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211)
ICMP概述(212)
ICMP封装(212)
ICMP报头格式(213)
ICMP消息类型(214)
典型问题解析(216)
练习(216)
第三节因特网组管理协议(217)
IP多播(217)
多播寻址(218)
IP多播地址到物理多播地址的映射(219)
IGMP消息格式(220)
练习(221)
第四节动态主机配置协议(221)
DHCP的基本概念(222)
DHCP消息格式(223)
DHCP的工作原理(225)
DHCP客户机租用更新(231)
DHCP中继代理(231)
DHCP客户机——DHCPRELEASE消息(232)
练习(232)
第五节网络地址转换(234)
网络地址转换概述(234)
IP地址转换(236)
增强的网络安全性(240)
NAT配置实例(240)
练习(242)
本章小结(244)
第六章下一代网际协议(249)
概述(250)
第一节IPv6(250)
IPv6地址(251)
IPv6地址类型(254)
IPv6数据报格式(257)
从IPv4向IPv6的过渡(260)
典型问题解析(262)
练习(263)
第二节移动IP(264)
移动IP概述(264)
移动IPv4(265)
移动IPv6(270)
练习(272)
本章小结(273)
第七章TCP/IP路由技术(275)
概述(276)
第一节路由的概念(276)
何谓路由(277)
路由表(278)
IP数据报路由操作过程(281)
直接路由(284)
间接路由(284)
路由选择示例(288)
管理位距(289)
练习(290)
第二节路由算法与协议(291)
路由选择协议(292)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294)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297)
网关协议(299)
练习(301)
第三节路由信息协议(RIP)(302)
RIP概述(302)
RIP报文格式(303)
RIP的稳定特性(307)
典型问题解析(311)
练习(313)
第四节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315)
链路状态路由概述(316)
OSPF报文格式(317)
OSPF路由区域(318)
区域路由的组件(320)
邻居和邻接(323)
路由服务类型(326)
典型问题解析(327)
练习(329)
第五节边界网关协议(BGP)(332)
边界网关协议概述(332)
BGP—4(333)
典型问题解析(336)
练习(337)
本章小结(338)
第八章TCP/IP应用程序原理(343)
概述(344)
第一节Web工作原理(344)
Web的工作模式(345)
超文本传送协议(348)
超文本置标语言(354)序言
出 版 说 明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我国互联网技术已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然而,我国互联网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重要的是如何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要建设网络强国,就要有自主、过硬的技术,还要有自己的网络工程师人才;但我国现有的网络工程师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基本需求。
为适应网络工程技术人才教育、培养的需要,电子工业出版社组织本领域教授学者和工作在一线的网络专家、工程师,按照网络工程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要求,以及近年来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的要求,共同编撰了这套《网络工程师教育丛书》。
《网络工程师教育丛书》全面规划了网络工程师应该掌握的技术,架构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工程技术知识体系。丛书的编写立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为目标:
先进性——比较全面地展示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做到知识内容的先进性。例如,对无线网络技术(包括WiMAX、WiFi)、移动IP、千兆以太网、万兆以太网、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
系统性——注重加强学科基础,努力拓宽知识面,各册内容之间密切联系、有机衔接、合理分配、重点突出,按照“网络基础→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TCP/IP基础→网络互连与互联网→网络设计与应用”的进阶式顺序分为6个课程,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
实用性——注重工程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应用。遵循“理论知识够用,为工程技术服务”的原则,突出网络系统分析、设计、实现、管理、运行维护和安全方面的实用技术;书中配有大量网络工程案例、配置实例和实验示例,以提高读者的实践能力;每章还安排了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近年网络工程师考试题,并对典型试题和练习给出解答提示,以帮助读者提高应试能力。
丛书内容涵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各个方面,并具有平台中立性;编写时力求文字简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在内容编排上既系统全面,又切合实际。
《网络工程师教育丛书》共6册,在知识设计上层次分明、由浅入深,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图书进行学习,然后逐步进阶:
第1册为网络基础,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以及计算机之间如何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传送;
第2册围绕局域网讨论其原理和组网技术;
第3册介绍城域网与广域网的概念、技术、构件和协议;
第4册为TCP/IP基础,比较全面地介绍TCP/IP协议体系结构和主要的应用程序、构件和协议,以及访问互联网所需的路由技术;
第5册重点讨论网络互连设备以及采用这些设备进行网络互连、配置的方法,并涵盖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技术;
第6册介绍网络设计与应用。
本丛书是一套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教育和学习方法先进的网络技术教育培训教材,适合作为不同层次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各类网络技术培训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正在网络管理、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工程建设、网络系统维护等岗位工作的技术人员,或希望将来走上这些工作岗位的人员自学或参考使用。我们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对于弥补国内高质量、高水平网络技术培训教材的短缺与不足,对于培养国家建设所需的网络专业人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本丛书还将根据读者的需求适时更新、完善。在使用本丛书的过程中,读者如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与本丛书的策划编辑联系、沟通。联 系 方 式:zhangls@phei.com.cn或者zhagls@vip.163.com。
当今世界,网络无处不在。无论是政府机构、学校还是企业,都采用了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可以说,网络工程师代表着广泛的网络技术和应用,具有比一般职业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更远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时代如今已来临,或许明天,在互联网大潮的“弄潮儿”当中,就有你!
电子工业出版社
前言
在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发生在不同系统的实体之间。实体就是任何能够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东西。但是两个实体并不是简单地将二进制比特流发送给对方,同时还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这个比特流。要进行通信,这两个实体必须统一使用一种协议。协议定义了要传送什么,怎样进行通信,以及何时进行通信。在网络环境中,有许多用于网络通信的协议。TCP/IP协议体系是互联网中基本的通信协议,它定义了电子设备(如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除了TCP/IP之外,其他体系结构都被看作专有技术。因此,TCP/IP已经成为目前网络环境中最重要的协议族。尽管TCP/IP已经问世很长时间,但仍然被大多数计算机网络选为自己的体系结构,因而得到广泛应用。TCP/IP正在支撑着互联网的正常运转。TCP/IP协议体系是一个计算机网络工业标准,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例如:
TCP/IP的非专利技术特性;
因特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和外联网(Extranet)的高速发展;
操作系统软件中包含TCP/IP。
与其他网络体系结构不同,TCP/IP是“开放”的。就是说,描述TCP/IP的规范和相关协议对普通大众是开放的、免费的,只要登录到因特网就可下载其中每一个协议规范。
TCP/IP被广泛接受并被大多数机构采用的另一个原因,是因特网的发展以及连接到因特网的机构和用户数量的增长。由于因特网是基于TCP/IP的,因此访问因特网的用户可通过计算机使用TCP/IP。还有一个原因就是UNIX和Linux等操作系统已将TCIP/IP作为其整个结构的一个集成部件,而Windows和Macintosh(Macintosh OS)等操作系统中也包含了TCP/IP。
《TCP/IP基础》是《网络工程师教育丛书》的第4册,是一种关于TCP/IP协议的课程。它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TCP/IP体系结构、底层应用程序、构件和协议,以及访问因特网所需的链路。本书先修课程包括《网络基础》、《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等,熟悉这些课程的知识将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
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掌握TCP/IP协议体系结构、构件和功能,了解TCP/IP所提供的服务及其工作原理,熟悉网络协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网络故障的诊断处理技术。全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
TCP/IP体系结构;
TCP/IP应用程序;
子网划分;
TCP/IP协议;
TCP/IP服务;
下一代网际协议;
TCP/IP路由技术;
TCP/IP应用程序原理;
网络协议分析及故障诊断。
本书适合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应用参考,适用范围较广,既可用作网络工程师教育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为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信息技术、自动化等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同时可供从事网络工程的科技人员、网络管理人员、网络爱好者阅读和参考使用。
本书由刘化君、张文、刘枫、解玉洁、顾礼峰、施颖佳、周君和马建宁编著。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支持和帮助,他们提出了许多编著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囿于编著者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书中可能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斧正。
编著者
2015年3月18日文摘
版权页:
插图:
ISBN | 7121262266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刘化君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