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视觉分散特征识别及检测方法 978711150151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地研究了驾驶员视觉分散特征,非常适合从事汽车设计、主动安全性能研究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及汽车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驾驶员视觉分散研究历程 13视觉分散对驾驶能力影响研究现状 131评测方法 132实验方法 14驾驶员视觉分散检测研究现状 141特定作业检测 142认知分散检测 143视觉分散检测 15本书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视觉分散对驾驶能力影响分析及检测模型 21概述 22视觉分散影响机理 23基于实车实验的视觉分散影响分析 231实验用车及场地 232实验内容 233实验过程 234结果分析 24驾驶员视觉分散检测模型 241驾驶员注意特征评价 242驾驶员视线特点 243视觉分散检测模型 2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多姿势下驾驶员面部精确定位 31概述 32基于运动信息的头部区域检测 321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322基于帧间差分法的驾驶员头部检测 33建立肤色混合高斯模型 331彩色空间选择 332YCbCr空间下的肤色混合高斯模型 34驾驶员面部预定位 341基于图像分解和MSR算法的光照补偿 342肤色区域检测 343驾驶员面部预定位 35驾驶员面部精定位 351联合投影函数 352眉毛上边缘定位 353嘴唇检测 354驾驶员脸部精定位 36驾驶员面部图像归一化 3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基于核主元分析的驾驶员面部姿势估计 41概述 42核主元分析 421基本原理 422实现方法 423核函数及其参数选择 43基于核主元分析的驾驶员面部姿势估计 431驾驶员面部姿势模型 432图像样本采集 433建立姿势曲线 434面部姿势估计 44实例分析 441面部横摆角估计 442核函数对估计精度的影响 443面部俯仰角估计 4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基于MultiPCA的驾驶员眼睛视线方向识别 51概述 52MultiPCA 521KL变换 522PCA实现方法 523MultiPCA算法 53基于MultiPCA的眼睛视线方向识别 531驾驶员眼睛区域定位 532建立特征空间 533测试重构误差及特征空间相似度 534MultiPCA与PCA比较与分析 5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驾驶员转向行为识别 61概述 62转向类型 63驾驶员手部检测及位置分析 631手部检测 632手部位置分析 64粒子滤波跟踪 641粒子滤波跟踪原理 642序贯重要采样 643重采样 644基于直方图的粒子滤波算法 65驾驶员手部跟踪 651状态转移模型 652颜色特征及其观测模型 653手部跟踪 66驾驶员转向行为识别 6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车道检测研究 71概述 72结构化道路检测 721图像预处理 722车道标志线分区投影 723标志线特征点检测 724车道标志线拟合 725车道标志线跟踪 726实验分析 73非结构化道路检测 731图像预处理 732彩色图像分割 733纹理特征分析 734图像恢复 735边缘拟合 736实验分析 74车辆偏离分析 741车辆轨迹模型 742车道偏离率 743车道偏离量变化率 744实验分析 7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员疲劳检测 81概述 82信息融合 83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驾驶员疲劳检测 831粗糙集理论 832驾驶疲劳相关条件属性分析 833疲劳程度判断 8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检测系统设计与检测实验 91概述 92视觉分散检测实验 93驾驶疲劳检测实验 94本章小结 第10章结论与展望
ISBN978711150151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路玉峰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