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智慧六讲 978730815135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作者从2010年开始,为本校的本科生开设了《人生哲学智慧》这门课程。几年下来,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卓有成效,在修课学生中反响不错。2013年,学校把这门课程列为校级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2014年,经过专家评选,该课程又被选定为浙江省高校德育精品选修课重点资助建设。本书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围绕“人”与“人生”这个核心主题,主要从哲学的维度与层面,对“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境遇”、“人生价值”和“人生艺术”诸方面内容,分六讲展开讨论。 编辑推荐目录文摘 编辑推荐 《人生哲学智慧六讲》由张伟胜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讲人与人生 一、智慧难得 二、认识你自己 三、困惑与迷思 四、学习者与思想者 五、“是”与“应当” 六、千年不变的经典问题 第二讲人的本质 一、在野兽与天使之间 二、“性相近”与“习相远” 三、天条与良知 四、需要与贪婪 五、崇高与堕落 第三讲人生理想 一、源自灵魂深处的生命神光 二、“夸父逐日”神话的启示 三、皇宫里的人与茅屋里的人 四、去看山顶上的风景 第四讲人生境遇 一、我们都是境中人 二、顺境与逆境 三、物境与心境 四、“潜龙”、“飞龙”与“亢龙” 五、怨妇、懒汉与战士 第五讲人生价值 一、灿烂星空与道德法则 二、“小人物”与“大英雄” 三、在腐朽中堕落,在燃烧中升华 第六讲人生艺术 一、潇洒生活,诗意栖居 二、让生命充满灵性,让生活别样精彩 三、以出世之心,做人世之人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当人的肉体本身(特别是脑组织结构)发育到一定程度,人的主观意识在人的感觉器官与外在世界的交往接触中开始逐渐形成。此时,人不再仅仅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了,他同时又对自我产生了兴趣。人自觉地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意识到了“我”的存在,意识到了“我”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人学会了反观自我,并将对自我的认识以及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各种关系纳入了意识的范围。人发现自己既是独立于这个世界的,又是依赖于这个世界的。 逐渐地,人学会了如何与这个外在的世界打交道,以应对复杂环境,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然后,人将这种处世的经验不断地储存积累到自己的意识之中,并形成了最初的意识结构或认知图式。于是,人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内在精神世界,也就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独特本质。这时候,人就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演变成了人类学意义上的人。 在正常情况下,生存于现实世界的人,其精神世界总是处于一个或快或慢的变化过程中。从儿童到成人之初的这个阶段,与人的肉体迅速成长相伴随,人的精神世界也在不断地丰富起来。这是一个人的意识结构或认知图式都未定型的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但还不成熟稳定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即使是一母所生的双胞胎,两个人先天条件完全一样,但如果出生以后,他们分别在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由于学习、生活与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习性,就有可能差异会很大。时间越久,这种差异会表现得越明显。古人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ISBN978730815135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伟胜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