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教师的课程意识研究,是课程研究与教师研究的交叉领域。“公共知识”的意义在于其理论性、规律性,“个体经验”的意义在于其实践性、操作性。换言之,“公共知识”注重理论创新,“个体经验”注重实证验证。王牧华主编的《公共知识与个人经验--教师课程意识生成的实证研究》以“公共知识与个体经验”为切入点研究教师课程意识,力图为教师课程意识研究找到新的支点,以撬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本书共分为八章,分别为教师课程意识生成的基本原理、免费师范生课程意识、中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的调查研究、团体动力学视野下教师课程意识生成研究、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发展模型、当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实证研究、新课改以来中小学教师教学信念的调查研究。第一章以“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为主要内容,阐述了教师课程意识生成的基本原理、生成机制、生成路径等问题。第二章至第八章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采用了大量的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力图揭示教师课程意识生成的基本原理、现实状况、发展阶段等问题。
目录
第一章教师课程意识生成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师课程意识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机制
第三节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路径
第二章免费师范生课程意识的现状研究
第一节问卷的编制及调查过程
第二节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培养免费师范生课程意识的对策与建议
第三章中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叙事研究
第一节赵老师职业生活叙事
第二节研究结果分析及建议
第五章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发展模型
第一节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概述
第二节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研究过程
第三节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发展模型的构建
第六章中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教学信念的内涵与研究设计
第二节问卷的编制与修订
第三节问卷调查结果及讨论
第四节结论和建议
第七章团体动力学视野下教师课程意识生成研究
第一节研究的设计与过程
第二节影响教师课程意识生成的因素
第三节教师课程意识生成阶段与动力关系
第四节促进教师课程意识生成与发展的建议
第八章新课改以来中小学教师教学信念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教师问卷的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课堂观察与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ISBN | 7562172536,9787562172536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牧华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