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目录序言
作者简介
郝承敦 1958年生,山东昌乐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被评为学校“1361”人才。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从冷战到冷和——当代国际关系演变与研究》《苏南冲突研究》等专著六部,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项。现研究方向为当代国际关系史。
目录
第一章 苏南两党战时的合作与矛盾/001
第一节 战时的联合/001
第二节 硝烟中的龃龉/025
第二章 苏南两党战后的摩擦与分道扬镳/046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摩擦/046
第二节 分道扬镳/067
第三节 另类的“冷战”/078
第三章 波匈事件与苏南论战/084
第一节 苏南论战的国际背景/084
第二节 东欧地区的动荡/089
第三节 苏南论战的内容/099
第四节 苏南论战的实质/115
第四章 苏南冲突与苏南论战比较研究/117
第一节 苏南冲突与苏南论战的相似性比较/117
第二节 苏南冲突与苏南论战的差异性比较/137
第五章 苏南冲突与南阿两国关系的演变/165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南阿关系/165
第二节 苏南冲突——阿党摆脱南斯拉夫控制的历史性机遇/173
第三节 苏南论战对南阿关系的影响/181
第六章 苏南冲突与苏阿关系的演变/189
第一节 苏阿亲密关系的形成/189
第二节 苏阿冲突的原因/197
第三节 苏阿关系彻底决裂/217
第七章 苏南冲突与缓和对中南关系的影响/222
第一节 中国拒绝南斯拉夫的建交意愿/222
第二节 苏南关系改善与中南建交/235
第三节 中南关系在东欧动荡中再次变冷/246
第四节 苏南矛盾深化,中南关系借机改善/256
第八章 关于“亚洲铁托主义”问题/264
第一节 “亚洲铁托主义”的含义/264
第二节 “亚洲铁托主义”的缘由/266
第九章 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影响之比较/304
第一节 中南两国选择不结盟之路,但其内涵存在差异性/304
第二节 中南都突破了冷战藩篱,但其影响存在差异性/314
第三节 二者都是东方阵营的分裂因素, 但分裂的意义存在差异性/323
第四节 中南都抛弃斯大林模式另寻他途,但其结局天差地别/332
附 录 相关科研成果/343
后 记/345
ISBN | 9787509774793,7509774799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 郝承敦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