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研究生规划教材:牙髓病学(第2版)(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彭彬【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9787117211765,711721176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研究生规划教材:牙髓病学(第2版)(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历史回顾 一、牙髓病学的形成 二、我国牙髓病学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节研究现状 一、牙髓病的预防 二、牙髓微生物学和炎症反应机制研究 三、诊断方法 四、根管治疗技术 第三节发展与创新 一、牙髓病治疗创新现状 二、根尖周病治疗创新现状 三、牙髓腔解剖研究 四、干细胞与牙组织工程 五、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牙本质形成 六、免疫学研究 第二章牙髓腔解剖 第一节回顾与展望 一、体外研究 二、体内研究 三、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 四、研究热点 第二节牙髓腔基本组成及变化 一、牙髓腔的基本组成 二、髓腔空间的变化及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各牙的髓腔解剖形态特点 一、切牙的髓腔解剖形态特点 二、尖牙的髓腔解剖形态特点 三、前磨牙的髓腔解剖形态特点 四、磨牙的髓腔解剖形态特点 第三章牙髓病病理 第一节回顾与展望 一、形成与发展 一、经典研究 三、研究热点 第二节宿主防御反应 一、牙髓炎症与免疫防御反应 二、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修复反应 第三节牙髓病病理及特征 一、牙髓病分类 二、各类牙髓病病理 第四章根尖周病病理 第一节回顾与展望 一、概述 二、科学研究及经典案例 三、研究热点 第二节宿主防御反应 一、细胞 二、细胞因子 三、花生四烯酸衍生物 四、抗体 第三节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发病机制 一、急性根尖周炎 二、慢性根尖周炎 第四节根尖周病损的特殊病理学表现 一、暂时性根尖周炎 二、致密性根尖周炎 三、胆固醇与根尖周炎 四、根尖周放线菌病 五、根尖周异物反应 第五章牙髓病微生物 第一节回顾与展望 一、牙髓病与微生物的联系 二、科学研究与典型案例 三、研究热点与展望 第二节根管感染相关微生物 一、产黑色素菌群 二、梭杆菌 三、放线菌 四、螺旋体 五、粪肠球菌 六、真菌 七、古细菌 第三节微生物学知识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一、感染症状与微生物间的关系 二、术后反应的预防 第六章根管治疗难易度分析 第一节回顾与展望 一、概述 二、科学研究 三、研究热点及展望 第二节国外根管治疗难度评估系统 一、美国牙髓病学会的评估系统 二、加拿大牙髓病学协会的评估标准 三、荷兰的评估系统 四、英国的评估标准 第三节国内根管治疗病例难度评估系统及其应用 一、评估系统的考察指标及评价 二、根管治疗难度评价系统 第七章根管预备 第一节根管预备理念的建立和发展 一、历史回顾 二、经典研究 三、三维预备的现代概念 第二节根管预备技术 一、基本概念 二、目的和原则 三、技术要点 四、基本方法 第三节复杂根管的预备 一、钙化根管 二、细小弯曲根管 三、C形根管 第四节CBCT在三维根管预备的应用 一、疑难根管诊断 二、根管预备评估 第八章镍钛根管预备器械 第一节回顾与展望 一、诞生及演变 二、科学研究及经典案例 三、研究热点 第二节常用种类及操作程序 一、PmFile 二、ProTaper 三、K3、K3XF 四、Mtwo 五、TF 六、WaveOne、Reciproe 第三节器械折断的分类和预防 一、分类 二、预防要点 第九章根管冲洗 第一节回顾与展望 一、历史回顾 二、经典研究 三、研究热点 第二节根管冲洗剂 一、氯制剂 二、螯合剂 三、氧化剂 四、其他 第三节根管冲洗方法 一、注射器冲洗法 二、超声冲洗法 三、声波冲洗法 四、其他冲洗法 第十章诊间封药 第一节回顾与展望 一、根管消毒药物的发展与演变 二、科学研究及经典案例 三、研究热点 第二节常用根管消毒药物 一、氢氧化钙 二、氯己定 第三节窝洞暂封 一、理想暂封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二、暂封材料的种类及临床使用 第四节诊间急症及其处理 一、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标准 二、原因及影响因素 三、处理和预防 …… 第十一章根管充填 第十二章根管治疗失败后的再治疗 第十三章显微根尖外科手术 第十四章根管治疗患牙的修复 第十五章牙髓病学临床科研设计与循证医学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按相关标准确定工作宽度:研究发现根管直径本身存在较大差异,初尖锉并不能准确反映根尖孔的直径,预备器械直径小于根管直径是导致根管不能有效清理的重要原因,并且根尖孔形态的不规则性提示主尖锉比初尖锉大3个号时,根尖孔清理效果存在不确定性,也不能将所有根管横断面预备成圆形。因此,许多学者对离体牙根尖孔的大小进行了测量,提出了不同牙根管预备宽度的推荐标准。例如上颌中切牙距根尖2mm处的直径为0.19~0.94mm,推荐直径预备到70~90号即0.70~0.90mm为宜。Kasahara等推荐上前牙根管预备到60号,下前牙根管预备到40号。而Green认为,25号器械可以将细小根管如前磨牙颊根和腭根,磨牙近中根充分预备,粗大根管如下颌远中根和上颌腭根则需预备到45号,甚至需要更大号的器械。 研究发现,虽然根管预备直径越大清理效果越好,但过度切削牙本质会导致牙根抗力的下降。当根尖出现炎性吸收时,根尖孔直径会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临床进行根管预备前应测量根管的直径,不能过分追求通过大号器械的机械预备来获得根管的彻底清理,应结合超声冲洗和根管内用药等方法加强根管清理效果。 (3)将根管预备至解剖根尖孔:当根尖预备的终止点设定为解剖根尖孔时,操作时应谨慎,应维持解剖根尖孔的大小不变,防止扩大根尖孔。根管下段可预备成较大的锥度,便于冲洗液进入根管尖部,并防止充填材料超充。 有关根尖预备大小和根管治疗成功率的关系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临床上,有的主张根管预备时主尖锉比初尖锉大3个号,也有主张按照相关标准确定预备号数,以往的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2012年Saini等进行了一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纳入167名下颌第一磨牙首次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分为A、B、C、D、E组,根尖预备号数分别比初尖锉大2、3、4、5、6号,并对其中129名患者进行了1年随访,结合X线影像学评分和临床表现评估疗效,结果发现A~L组根管治疗成功率分别为48%、71.43%、80%、84.61%和92%,而统计学分析显示仅A组的影像学改善与其他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他组组间差异不明显,因此Saini认为主尖锉比初尖锉大3个号已经足够,继续扩大预备号数并不能带来额外的益处。
ISBN9787117211765,7117211768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彭彬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