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的周恩来 720202710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周恩来有着为世人赞叹不已的外交风采,以及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在那个年代里,我们的总理是怎样亮相世界舞台的呢?本书将有精彩的论述。

媒体推荐

前言
回首刚刚过去的100年,如果要评选20世纪世界上最具魅力、最有影响的外交家,不同肤色的人们可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周恩来。长期从事外交工作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说:“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袖之一,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和世界最有影响的外交家。”20世纪40年代,美国驻中国特使、五星上将马歇尔慨叹:“周恩来将军真不愧是我所见到的世界上第一流的外交家。”40年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在过去25年里我有幸会见过的100多位政府首脑中,没有一个人在敏锐的才智、哲理的通达和阅历带来的智慧方面超过他。”加拿大学者罗纳德·C·基思赞叹周恩来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外交家”、“国际上公认的完美的外交家”。
的确,作为世界顶尖级的外交家,周恩来不仅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世界外交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的外交思想和实践不仅是在中国外交吏上,而且在世界外交吏上都留下了举足轻重的印记;他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也将长期被传颂。像周恩来这样得到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人们的普遍认同和赞誉的政治家,在20世纪的历史上可谓屈指可数。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作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周恩来的足迹遍及亚洲、欧洲、非洲。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留下了他的声音,也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各种各样故事。这些故事,从不同的侧面,烘托出新中国开国总理的平凡与伟大,思想与情怀,睿智与风采,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新中国外交不平凡的历史进程。本书力求通过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细节,以纪实的笔法,多视角、全方位地立体再现周恩来走向国际社会,亮相世界舞台时,他那种炉火纯青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外交艺术,他那种为世人赞叹不已的外交风采,他那丰富的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的外交思想。

目录

卷一
1.毛泽东对斯大林说:“我想叫周恩来总理来一趟。”周恩来奉命赶往莫斯科,开始了他作为共和国总理的第一次出访。
2.中苏之间的谈判并非全是社会主义大家庭兄弟般的歌声与欢笑。斯大林终于明白了毛泽东为什么坚持要周恩来来莫斯科。
3.巨人的外交,不仅把从国民党政府手中失去的主权拿回来了,而且为新生的共和国站稳脚跟,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国际环境。
卷二
1.唇亡齿寒。周恩来临危受命,秘密赶往黑海之滨,与斯大林商谈一件事关新中国生死存亡的大事。
2.在中国盼望苏联空军援助的节骨眼上,斯大林却突然改变了主意。毛泽东雄才大略:即使暂时没有苏联空军的掩护,中国也要尽快出兵援朝。
卷三
1.1952年,周恩来带着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去苏联寻求援助。斯大林笑着说:你们取得政权晚,我们的援助是应该的。
2.周恩来说:“如果美国侵略者不要和平,那我们就准备打下去,打到它彻底认输为止。”斯大林说:“如果美国不输掉这场战争,那么中国人就永远不能收复台湾。”
3.周恩来虚心向苏联“老大哥”请教:“我们在制定计划方面还没有足够的经验。”斯大林说:“制定五年计划要留有余地。”
4.师哲说:“总理精力充沛,我们几个人都熬不过他一个人。”
斯大林说:“我们对中国了解很少,因此忌讳作指示。”
5.凝聚了周恩来大量心血的苏联援助中国经济建设的“156项”,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基立下了汗马功劳。
1.周恩来在打招呼会议上说,尽管我们过去“跟美国人吵架有经验,但那是野台子戏”,现在,我们到曰内瓦是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了,我们是登国际舞台了”。
2.周恩来抵达曰内瓦后立即成为西方新闻报道的一位中心人物。由李克农主持起草、未经周恩来而径直报毛泽东批准的对外宣传的周恩来中英文简历,首次使用他是“毛泽东最亲密的战友之一”的提法。
3.杜勒斯无可奈何地哀叹道:“我们在第一个回合中失败了”,“共产党的宣传做得好,周恩来的讲演稿做得好……”
4.周恩来朝艾登莞尔一笑,柔中带刚地说:“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联合王国,而是联合王国在联合国中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5.朋友和敌人都交口称赞:“中国人使外交成为艺术”,周恩来是“当今世界最能干的外交家”。
6.周恩来深夜鸿雁传书:“你还是那样热情和理智交织着,真是老而弥坚,我愧不及你……”
7.信仰天主教的皮杜尔喜欢喝酒,看上去整天都是迷迷糊糊的。皮杜尔被戏称为“白菜汤、木须肉”。
……

文摘

书摘
校中我们每年毕业约100万年轻工人。中国最好做些这类工作。”
周恩来又谈到空军建设中雷达方面的问题。
斯大林表示:无线电和雷达是很大的事,苏联在这方面将给予中国帮助。
周恩来说:“我们打算建专门的装配厂。”
斯大林说:“然后要建雷达器材厂。”
“现在我们还不能生产雷达器材:”
“你们提出来,我们将给予帮助。”
“中国政府想请求苏联能给以我们新的贷款,”接着,周恩来又补了一句,“当然,这会给苏联同志增加困难。”
斯大林表现得很爽快:“可以。谁叫我们取得政权早呢!如果中国同志取得政权早,我们也会提出这种要求的。”
在场的人都笑了。周恩来俏皮地说:“莫斯科是鼓舞各国人民进行解放斗争的中心。”
2.周恩来说:“如果美国侵略者不要和平,那我们就准备打下去,打到它彻底认输为止。”斯大林说:
“如果美国不输掉这场战争,那么 中国人就永远不能收复台湾。”
接下来,周恩来通报了毛泽东、中共中央对朝鲜战局和国际形势的看法。
自1950年10月19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同朝鲜人民军经过7个半月的并肩作战,取得了5次战役的胜利,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美国侵略军在这7个半月中死伤达10万人左右,约近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头一年中陆海空军损失人数的一倍。因此,美国的《纽约先驱论坛报》把 美军的失败叫做“美国陆军史上的最大失败”:发动侵朝战争的战争贩子麦克阿瑟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都不 得不承认低估了朝中人民的力量,布莱德雷在广播中公开承 认:朝鲜战争是美国所进行的一次代价最大、流血最多的战争:与此同时,世界人民,也包括美国人民,反对侵略,要求和平的呼声很高,帝国主义阵营内部以及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由于失败而引起慌乱、矛盾与日益激烈的争吵,都使美国侵略者十分狼狈。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侵略者被迫接受了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的建议,与我方进行停战谈判。
然而,美国侵略者既害怕和平,又不甘心失败,从谈判一开始,就不断提出种种无理要求,企图在谈判桌上得到它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并不时发动军事攻势和不断侵入中国东北
领空狂轰滥炸。
在一年的谈判期间,美国侵略者为拖延和破坏谈判的进行,用尽了种种可耻的无赖手段。美方从空中和地面对中立区 和我方代表团车辆进行袭击,挑衅直至谋杀我方军事警察和代
表团人员的事件,共达20次以上:在一年谈判期间,由于美方的拖延破坏,会议被迫停顿的时间达80天之久,至于美方代表制造种种借口,进行反复的无耻狡辩、抵赖或者理屈词
穷,一天只开几分钟会议就散会的情形,更占了一年谈判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发展到最后,美方代表竟在庄严的谈判桌上打瞌睡、吹口哨,甚至逃离会场:
毛泽东洞察到了美帝国主义的阴谋,提出了做好两手准备,实行打谈结合的方针:中朝方面在与美国侵略者的谈判中所采取的具体方针是: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双管齐下;争取和,也不怕战,准备拖次要耐心,打要坚决,据理力争,直到取得公平合理的停战。
斯大林听了周恩来的介绍后,赞许道:“中国人民在毛泽东和你及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派出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女,在彭德怀将军的率领下,奔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在军事上、外交谈判中已经取得了辉煌的空前胜利,挫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企图。你们这种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大无畏的精神令人钦佩和敬仰。全世界人民,包括苏联人民将永远感谢你们,记住际们为了和平、正义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所做出的这种贡献,的确感动了斯大林。
周恩来谦虚地说:“我们也衷心感谢苏联同志给我们在政冶、军事和外交上的支持。”
“周恩来同志,我想问一个问题,美国为什么不愿和谈,尽早解决朝鲜问题呢?”斯大林手里拿着大烟斗,吸了一口:朋来说:“我们中央政治局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我们队为:美国的垄断资本家利用了侵略战争来增加他们军火生产均利润。他们在1950年度获得空前巨大的224亿元的血腥利闰,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每年平均利润一倍多。他们深恐朗鲜和平的实现,将严重打击他们的扩军备战、发动战争的计划。因此,在即将举行停战谈判之前,《华尔街日报》引一位高级官员的话说:""假如和平突然实现,我们的军火生产数字实在太大了,没有法子可以停下来:当时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罗维特公开发表谈话,担心朝鲜战争的结束,将松弛人们对旷军计划的支持。美国国防动员署署长威尔德说:“国际紧张 局势的丝毫缓和,都是对美国经济的威胁:杜鲁门更加露骨说:“假如朝鲜问题的解决延缓了我们的动员计划,那就是我们国家最不幸事情这些话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侵略者。
一年来坚持拖延与破坏停战谈判的根本原因。美国侵略者拖延和破坏停战谈判的另一个目的,是想企图利用谈判进行讹诈 以便在谈判桌上取得他们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斯大林、莫洛托夫都十分赞同周恩来的分析。
斯大林说:“如果美国侵略者不要和平,那我们就准备打下去,哪怕再打一年。打到它彻底认输为止。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推迟了世界大战。毛泽东同志估计,可以推迟15年到20年不发生世界大战。”
斯大林说:“毛泽东同志的判断是正确的。美国人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战争,特别是在朝鲜战争以后。”斯大林说这句话很不容易。当初,中国请求苏联出动空军护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时,斯大林还担心弄不好会引起世界大战。
斯大林还说:“美国的全部力量在于空袭和投原子弹。英国不会为美国去打仗。对美国人要硬。中国同志应当知道,如果美国不输掉这场战争,那么中国人就永远不能收复台湾。美国人是商人:每个美国兵都是投机商,都在从事买卖交易。德国人用20天征服了法国,美国已经用了两年的时间,却不能对付一个小小的朝鲜。这是什么样的力量呢?”
斯大林还问到朝鲜国内的情况:周恩来说:“朝鲜的确受 到很大的破坏,特别是在鸭绿江电站被炸毁之后。这对朝鲜同志的情绪是有影响的,有想尽快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迫切愿忘!
斯大林说:“美国的策略是恐吓,但他们吓唬不了中国人,匡是否也可以说,吓唬不了朝鲜人?”
周恩来说:“基本上可以这样说。”
……

插图
ISBN7202027100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廖心文
尺寸32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