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记忆——一个火热年代的烙印(华商传媒集团系列丛书) 978701015510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由李杰著的《三线记忆——一个火热年代的烙印》共设计了十个章节,其中图片300余幅,文字4万左右。该书作者在准备阶段,足足用了10年时间,足迹遍布重庆、贵州、陕西、青海四个省份的15家三线厂的遗址,走访了30余位三线人物,以一个三线之外的人的身份,用影像去真实客观的记录和还原三线人们的点点滴滴——细节如一门一窗、一个符号,一个窗钩。目的想通过这样的记录手法,去追忆,去引导所有的读者从中感悟和关注三线人当年的生产生活,从而了解这段历史。
作者通过对三线建设企业、三线建设者过去、现在的追踪,不仅仅是从表象上记录三线,而是通过与时代对话,与人物对话,深刻理解那个时代,那一代人,对他们的过去和现在给予深深的理解和同情,与他们产生共鸣,与他们用心交流,文字震撼心灵,图片撞击视野。

目录

总序
看见中国周怀忠
前言
永远的青永远的红李杰

序一看到了“三线”建设的明天王春才
序二做一头有思想的“活驴”孙强
第一章激情岁月·回首
一场规模空前的生产力新布局
“三线”窗口:“三线”座标
第一节建设战天斗地
“三线”窗口:“三线”战果
第二节留影时代印象
“三线”窗口:“三线”数字
第二章砥砺奋进·符号
“三线”是一本永远耐读的历史书
第一节票证票证时代
“三线”窗口:“三线”收入
第二节标语豪言壮语
“三线”窗口:“三线”广播
第三章人物记述·表情
特定的历史时期造就神秘的“三线人群”
“三线”窗口:“三线”方言
第一节王振来:遥望回乡的路
第二节陈绍霖:89岁的修表工
第三节倪同正:一个“三线人”的缩影
第四节张栓娃:土生土长的“三线人”
第五节韩阜新:坚守的门卫
第六节邬建坤:当年风雷厂有名的热压工
第七节崔梅英:带着上四年级的女儿调离故乡
第八节绥阳的三位“老三线”
第四章青春回响·爱情
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线”窗口:“三线”厂族
第一节孙秀莲:当季正是采蜜时
第二节张玉英:不离不弃照顾患帕金森病的老公
第五章两代之间·传承
在山沟里的长大的“三线”二代
“三线”窗口:“三线”童年
“三线”窗口:“三线”电影
第一节刘常琼:天星沟的那朵雾中花
第二节杨喆:返聘回来的“三线”二代
第三节余泓:西湖往西
第四节刘世建、王山林:当年那个小伙盼君来
第六章“三线”忠魂·铭记
这里有53位烈士
第七章历史风貌·坚守
那些不容忘却的记忆
第一节坚挺屹立
第二节岁月留痕
第三节窗里窗外
第四节信件心声
第五节拆迁记忆
第八章中国崛起·重生
“三线”厂闲置房的重生
第一节陕西法士特
第二节探秘中国最大的地下核工厂816
第三节西安上海村
第九章城市记录·标志
“三线城”的新生
第一节六盘水——黔之秀
第二节中国钒钛之都——攀枝花
后记
ISBN978701015510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杰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