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卫生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规划教材:微生物检验技术(案例版)(供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使用) 978703046234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高等卫生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规划教材:微生物检验技术(案例版)(供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使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篇微生物学及检验概述
第1章绪论
第2章细菌的基本性状
第1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2节细菌的生理
第3节细菌与环境
第4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5节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第3章细菌的感染
第1节细菌的致病性
第2节细菌感染的发生发展
第3节医院感染
第4章细菌检验技术
第1节细菌形态检验
第2节细菌接种与培养
第3节细菌生化鉴定技术
第4节细菌的非培养检测技术
第5节细菌检验自动化技术
第5章细菌耐药性检测
第1节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第2节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第3节细菌耐药性检测
第6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1节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2节生物安全技术
第7章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保证
第1节检验前质量保证
第2节检验中质量保证
第3节检验后质量保证
第二篇微生物检验
第8章常见病原性球菌
第1节葡萄球菌属
第2节链球菌属
第3节肠球菌属
第4节奈瑟菌属
第9章肠杆菌科
第1节概述
第2节埃希菌属
第3节志贺菌属
第4节沙门菌属
第5节克雷伯菌属、耶尔森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
第10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第1节假单胞菌属
第2节其他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第11章弧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弯曲菌属、螺杆菌属
第1节弧菌属
第2节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
第3节弯曲菌属
第4节螺杆菌属
第12章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第1节嗜血杆菌属
第2节鲍特菌属
第3节军团菌属
第4节布鲁菌属
第13章常见革兰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杆菌
第1节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
第2节革兰阳性需氧芽胞杆菌属
第14章分枝杆菌、放线茵与诺卡菌属
第1节结核分枝杆菌
第2节非结核分枝杆菌
第3节麻风分枝杆菌
第4节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15章厌氧菌
第1节概述
第2节梭状芽胞杆菌属
第3节厌氧球菌
第4节无芽胞厌氧杆菌
第16章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第1节螺旋体
第2节支原体
第3节衣原体
第4节立克次体
第17章真菌
第1节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第2节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3节真菌感染的检验方法
第4节常见病原性真菌及检验
第18章病毒概述
第1节病毒基本特性
第2节病毒的分类
第3节病毒感染的检验
第19章常见病毒
第1节呼吸道病毒
第2节肠道病毒
第3节肝炎病毒
第4节疱疹病毒
第5节黄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第6节反转录病毒
第7节朊粒及其他病毒
第20章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概述
第1节临床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第2节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
第21章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第1节血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
第2节脑脊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
第3节尿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
第4节粪便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
第5节痰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
第6节脓液(病灶分泌物)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
第7节生殖道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
第三篇微生物检验常用实验指导
实验一生物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观察
实验三革兰染色法
实验四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五细菌接种与培养技术
实验六细菌生长现象观察
实验七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
实验八常用细菌生化鉴定反应
实验九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实验十病原性球菌鉴定
实验十一肠杆菌科细菌鉴定
实验十二假单胞菌鉴定
实验十三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性状观察
实验十四常见病原性真菌鉴定
实验十五临床常见标本微生物检验
实验十六细菌检验自动化技术
参考文献
《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大纲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1.一级生物安全水平(BSL—1)实验室属于基础实验室,多为基础教学和研究实验室。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人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危险度1级)。实验室不需要特殊选址,没必要和建筑物中的一般活动区分开,一般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在开放的实验台面上开展工作,操作人员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防护装置和设备。实验人员在实验流程方面受过专业培训,持有上岗证。作为普通的微生物实验室,对外来人员的进入不特别禁止,也不需要使用生物安全柜。
2.二级生物安全水平(BSL—2)实验室属于基础实验室,多为诊断、研究实验室。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危险度2级),实验人员都接受过致病因子处理方面的特殊培训,并且由有资格的工作人员指导。在进行实验时,限制进入实验室;要特别注意被污染的锐器。一些可能产生传染性气溶胶或飞溅物的过程,也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BSL—2实验室需配置生物安全柜和高温消毒灭菌装置。遵循标准化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且配备个人防护装备。
3.三级生物安全水平(BSL—3)实验室属于防护实验室,为特殊诊断、研究实验室。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设备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感染上严重的甚至是可危及生命的致病微生物(危险度3级)和毒素,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在BSL—2防护基础上,增加了特殊防护服、进入制度、定向气流。实验人员在处理致病性的和可能使人致死的致病因子方面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并且由对该致病因子有工作经验和有资格的工作人员监督。非实验室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实验室送风须经过三级过滤,排风须独立设置。
4.四级生物安全水平(BSL—4)实验室属于最高防护实验室,为危险病原体研究。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暂时没有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毒素。实验人员在处理特别危险的传染源方面应受过特殊和全面的训练,且了解标准和特殊操作中生物安全柜的作用、安全设备和实验室设计性能。实验应由在致病因子方面受过训练并有工作经验、有资格的工作人员监督。在BSL—3防护基础上,增加了人口气锁、出口淋浴和污染物品特殊处理。实验室操作应在Ⅱ级B2型生物安全柜或Ⅲ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工作人员穿正压防护服,非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ISBN9787030462343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剑平
尺寸16